第76章 流血事件
- 在線等,穿成崇禎之后該怎么辦
- 六朝悟道
- 3624字
- 2025-08-18 12:44:24
三日后,趙宸再次單獨召見了張若谷。
“愛卿傷勢如何了?”
“回陛下,已無大礙。”張若谷的氣色比之前好了許多。
“這說到底還是朕的失誤,朕沒想到那些人竟敢真的對你動手,而且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京城亦是如此,那別處豈不是更加猖獗。”
“陛下莫要這么說,民田之事乃積弊已久,若想整改非一時之功啊,還需從長計議。”
“不過張愛卿,朕倒是做了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派你作為朕的第一位清田使,大興縣為朕推廣新政開了個好頭。”
“不過,后面還有更硬的骨頭。”
“陛下盡管吩咐,微臣必將殫精竭慮。”
趙宸走到御案前,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
張若谷的目光順著皇帝的手指看去,所指的地方正是固安縣。
此地雖為“縣”,但占地較廣,土地肥沃,又是位于京城的后面,許多朝廷權貴于此處都有田產,所以在民間被稱作“后花園”。
而兵部侍郎張縉彥的祖宅,就在固安,張家在固安經營數百年,族人遍布,門生故吏盤根錯節,其名下的田產,據說連張縉彥自己都數不清有多少。
去固安清田,針對性顯而易見。
“陛下,固安縣中勢力涉及朝廷,我等若去,恐怕遇到的阻力將遠非大興可比。”
“愛卿不必擔心,朕再給你加派二百神機新軍,你有權調動地方衛所的權力,你大可在固安安心調查。”
“朕這次再給你派幾個精通算學的幫手,同你一起清查田畝。”
士為知己者死,既然皇帝如此信任,張若谷還有什么可畏懼的?
“微臣領旨!”張若谷重重地叩首,“臣定不辱使命!”
......
五日后。
這次張若谷的隊伍比去大興縣時要龐大得多,二百名神機新軍護衛著他浩浩蕩蕩地向固安縣進發。
不過這一次的情形與之前在大興時面對的截然相反:
當張若谷抵達時固安縣門口時,知縣劉光已經帶著縣衙所有官吏,早早地便在城門口列隊等候。
看似是一副十分和諧的畫面,但張若谷心里知道,這次把清田地點選在固安其實并沒有太多人知道,但這小小知縣卻能提前得到消息并早早列隊迎接。
這哪里是什么歡迎儀式,分明就是一種警告。
“下官固安知縣劉光,率合縣官吏,恭迎張大人!”
“劉知縣不必多禮。”張若谷邁出官轎,神情泰然自若。
“張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已在酒樓備下薄酒,為大人接風洗塵。”
“接風就不必了。”張若谷擺了擺手,“本官奉皇命而來,公務在身,不敢耽擱,還請劉知縣立刻備齊縣中所有田畝黃冊,本官即刻就要查閱。”
“是,是,下官早已備好!”劉光依舊是畢恭畢敬。
一切似乎都順利得有些出奇。
縣衙的書庫里,一排排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各式卷宗,劉光親自引著張若谷,指著那些落滿灰塵的賬冊說道:“張大人請看,自本縣上任以來,我固安縣的所有田畝記錄,全都在此了,一本都不少。”
張若谷隨手拿起一本,翻看了幾頁,字跡清晰,記錄詳盡,看起來毫無破綻。
接下來的幾天,張若谷便一頭扎進了這堆冊子里,他與那幾名精通算學的幫手夜以繼日地核對著賬目。
然而,越是核對,他心中的疑惑就越大。
這些賬冊,太干凈了。
干凈得就像是有人特意重新抄寫過的一樣,每一筆田產的交易,每一次人口的增減,都合情合理。
而且就算是張若谷最想調查的張家,其名下田產雖然多,但每一畝都記錄在冊,并且都按規定繳納了賦稅。
這怎么可能?
如果都如此奉公守法,那大明朝也不至于糜爛到今天的地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背后一定是張縉彥在搞鬼,這個老狐貍比郭霸那樣的人物要難對付百倍。
......
“那張若谷查的如何了?”張縉彥穩坐太師椅,聽著手下匯報著固安縣的消息。
“回大人,張若谷一連幾日沒有出門,居前去送飯的人說,他那屋子里已鋪滿圖冊,整日來回翻看連飯也吃不上幾口,怕是一點線索也沒查出來。”
“哼,讓他查去吧,我交代給你的另一件事怎么樣了。”
“回大人,已經辦妥了。”
“好,那咱就看看他張若谷如何收場!”
張縉彥起身站起,他深知偽造賬目的手段只是拖延一時,而要想將張若谷徹底趕出這里,還需要其他的手段。
既然皇上喜歡煽動民眾,那何不自己也利用這一點。
張縉彥派人暗中聯絡了固安縣周邊幾個縣的糧商,讓他們停止向固安縣供應糧食,同時他又讓下人將莊園里囤積的糧食以數倍的高價賣給縣內的糧店。
短短幾天之內,固安縣的糧價便開始瘋漲。
城里的百姓開始出現恐慌。
緊接著,又有一批人開始在城里散播謠言:
“聽說了嗎?糧價之所以漲,都是因為那個京城來的清田使!”
“他一來,就把咱們固安的地主都得罪了,人家都不肯賣糧了!”
“再讓他查下去,咱們都得餓死!”
謠言迅速傳遍了全城。
百姓們不懂什么國家大計,也很難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們只知道,自己家的米缸快要見底了。
而那一日日陡升的糧價更是令人苦不堪言,怨氣無處發泄。
而這股怨氣,在謠言的煽動下全都涌向了張若谷。
......
這天下午,張若谷正在房間中里研究固安縣每年的土地稅賦情況,突然外面傳來一陣巨大的喧嘩聲。
“滾出固安縣!”
“我們要吃飯!我們要活命!”
張若谷走到門口一看,只見縣衙之外黑壓壓地聚集了數千名百姓,他們手里拿著鋤頭、扁擔,已經將整個縣衙圍得水泄不通。
知縣劉光連滾帶爬地跑了過來,臉上滿是汗水。
“張大人!不好了!百姓突然把整個縣衙給圍了!”
張若谷眉頭緊皺,很明顯這是沖他來的。
“隨我出去看看!”
張若谷一邁出房間門,周圍的新軍守衛立馬迎了上來。
“大人,外面十分混亂,還是暫避鋒芒為妙。”
“無妨,我是為百姓生計而來,如今百姓找上門來,我若避而不見豈不失了民心。”
說罷,張若谷便徑直向縣衙外走去。
剩下的衛士們見狀也不敢怠慢,便緊緊跟了上去。
張若谷徑直走出衙門外,四周的百姓一見到他便立刻圍了上來,而他身邊僅有幾名衛士擠進了包圍圈。
衛士們能做的也僅僅是為張若谷撐開一片能站得住人的地方,畢竟這些只是百姓,若是出手傷了人,那免不了激起更大的民憤。
四周的民眾還在高喊著。
“張大人,您來清查田畝為何要將我們這些百姓逼上絕路呢。”
“您一頓三餐自然是有人伺候,您可知現在的一斗米有多貴了么?”
“國庫又缺銀子了?那也不能從我們這平頭百姓上拿啊。”
“大家保護好大人!”
然而,就在這混亂之中,誰也沒有注意到有幾個穿著普通百姓衣服的人,正不斷地在人群中鉆來鉆去,向著張若谷身旁靠近。
在他們的手中,正握著已經淬了毒的匕首。
“大人!快回去吧!百姓們的情緒快要失控了!”護衛焦急地說道。
張若谷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自己不能躲,如果這次躲了,就正中了對方的下懷。
“父老鄉親們!請靜一靜!聽我一言!”
“我知道,大家都在為糧價發愁!”張若谷高聲說道,“但大家想一想,這糧價為何會漲?”
“是因為有人在囤積居奇!在發國難財!他們寧愿讓糧食爛在倉庫里,也不肯平價賣給大家!他們這么做,就是為了逼走本官,好讓他們繼續霸占著你們的土地,繼續吸你們的血!”
張若谷的話在民眾聽起來也有幾番道理,人群的喧嘩聲漸漸小了一些。
然而,就在這時,那幾個偽裝成百姓的刺客已經擠到了張若谷身邊。
“哎呀,擠什么啊,你踩我腳了!”
這一聲倒是吸引了一名護衛的目光,轉眼看去,自然也發現了其中一名刺客。
雖說那刺客手中武器并未顯露,但那充滿殺氣的眼神已經證明了此人來者不善。
“有刺客!保護大人!”
就在叫喊的同時,已經擠到張若谷身邊的刺客暴起向張若谷刺去。
神機新軍的士兵們也立刻行動,第一時間揮刀迎了上去,欲將刺客斬殺。
雖說將一名刺客之手斬落,但也因此將所有護衛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過去,就給了另一名刺客可乘之機。
此時他離張若谷的距離已不足兩尺,眼看那淬毒的匕首,就要從張若谷的背后刺入。
“大人小心!”
一個年輕的護衛動作麻利,一個轉身,直接用自己的身體護在了張若谷的背后。
“噗嗤!”
一柄匕首從背后深深地刺了進去。
那護衛大叫一身,轉身將那刺客一劍斬殺,隨即便撲倒在了地上。
一眾護衛這才反應過來刺客不止一人,紛紛背靠在一起,將張若谷與那中刀的護衛圍在一起,并始終面朝著群眾,企圖找出其他刺客。
毒發的效果非常快,不消一刻鐘,那護衛的臉已成了絳紫色,在留存的最后時刻,他看著張若谷,張嘴吐出了幾個字:
“大人......危險,還請.....速速......回避。”
說完,他的身體便軟了下去。
“要是留了活口,咱們回去也是個死!”
人群中突然冒出這么一句話,眾護衛立馬打起了精神,緊張的環視著四周。
僵持十幾秒后,突然從人群的四面八方中踏出數名刺客,各個手持匕首,向著中間撲去。
新軍護衛身經百戰,馬上反應過來準備反擊。
“鐺!”
隨著一聲兵器相撞的脆響,雙方交戰開始。
一開始,狹小的空間令護衛們很難施展的開,只得被動抵擋。
但隨著周圍群眾不斷向后拉開空間,新軍衛士終于占了上風,將攻擊悉數擋下之后終于開始了反擊。
正規軍比起刺客來,不說是單方面碾壓,也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不消片刻,一眾刺客便被衛士們砍翻在地,最后僅有一人被活捉了下來。
“張大人!”
縣衙門口血流成河,身后的縣令劉光這才匆匆湊了過來,看到張若谷依舊是安然無恙,臉上飄過一陣復雜的表情。
張若谷跪在地上抱著那名護衛,聽到有人喊他,他緩緩地抬起頭,目光掃過周圍的百姓,又掃過那個被死死按在地上的刺客,最后死死鎖定在了劉光身上。
看到張若谷這樣的眼神,劉光本要說出的話也是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
就在當天,趙宸便收到了一個包裹。
打開包裹,里面正是一柄匕首物證,是從刺客手中繳獲的那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