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經濟學入門:清晰思考、告別偏差的83個知識
- 賈潤英
- 1263字
- 2025-07-09 17:19:27
09 為什么選擇越多,我們反而越困惑?
決策癱瘓
選擇過多會妨礙人們做出決策,還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誤認為選錯的風險更高。
人在什么時候最幸福?西方工業社會有一個篤信不疑的信條:人們的選擇越多,自由就越大;自由越大,人們就越幸福。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身處在這個物質豐盈的時代,數不盡的饕餮美食、應有盡有的生活用品、方便快捷的電子產品,以及看不完的海量信息,選擇空間幾乎是無限的,我們有沒有感覺更幸福呢?說起來有些矛盾,過多的選擇帶給我們的并不是自由與暢快,而是無所適從的困惑,以及動不動就冒出來叨擾平靜的懊悔。
你可能會想,有什么關系呢?只是一款蛋糕而已,下次還有機會!
沒錯,選擇品嘗哪一款蛋糕或是觀看哪一部話劇,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決策,成本不高,風險有限,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然而,這種困境卻不只出現在甜品店和劇院,它也會出現在個人與家庭的重要問題上——買房、孩子教育、報考專業、做哪份工作、選哪只股票、要不要跳槽……面對這些重要的決策,權衡利弊是應該的,謹慎為之也沒錯,可若總是糾結徘徊,遲遲不知道該怎么選擇,就會引發另外的問題,要么錯失良機,要么后悔莫及。
為什么我們會陷入“決策癱瘓”之中?
傳統經濟學認為,“選項越多越好,這樣就能選出最好的那個”。然而,上述實驗證明,選擇過多并不會讓人們感到更滿意,反而會導致信息超載,增加更多后悔的機會。
信息過載是做出“非理性決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信息增加不代表有效信息增加,當信息泛濫時,我們從中篩選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會增加,而真正需要的核心信息也更容易被超載的信息所遮蔽。那些沒用的信息,反而可能被當成決策依據,導致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策。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在面對諸多選擇時,人們總覺得“難以取舍”,即使做出選擇也常常會陷入“我不知道為什么選了這個”的困惑中。
決策依賴信息,但并不代表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做出正確的選擇。當面對大量的信息時,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核心訴求,以此為基礎去篩選信息,這樣可以有效地剔除無用信息,甄別出最重要的信息,減少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