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金融反擊
- 桃源巷:逆流而上的青春
- 無名小子新手上路
- 2064字
- 2025-07-12 15:45:00
夜風呼嘯,趙陽站在廠區辦公室窗前,手里攥著那塊BB機碎片。玻璃碴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刻著“1983.7.15”的字樣清晰可見。他心頭沉甸甸的,仿佛壓著一座山。
王磊剛才說得沒錯——這不是巧合。
李悅已經聯系了她在銀行工作的夜校同學,答應明天一早送來近期的匯率走勢表。趙陽低頭看了看桌上攤開的訂單合同,眉頭緊鎖。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持續,盧布貶值嚴重,原本利潤可觀的俄羅斯訂單現在幾乎成了賠本買賣。如果不盡快找到對策,工廠的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
他嘆了口氣,將碎片小心收進抽屜,轉身走出辦公室。夜色深沉,廠區門口老張頭帶著人還在巡邏,幾個工人靠在墻邊抽煙,煙頭的紅光一閃一閃,像是某種無聲的信號。
第二天一早,李悅準時帶來了匯率表。她穿著洗得發白的碎花連衣裙,馬尾辮隨著動作輕輕晃動。她將表格鋪在趙陽辦公桌上,指著其中一行數據:“你看這里,最近三個月盧布兌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很大,特別是七月十五號那天,蘇方突然匯了一筆大額資金。”
趙陽盯著那個日期,心跳微微加快。
“如果我們能用盧布結算一部分貨款,”李悅繼續說,“就能對沖匯率風險,至少不會虧太多。”
趙陽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他從不懷疑李悅的能力,只是沒想到她能在這么短時間里想到這個辦法。
“但問題是,外匯市場操作門檻高。”李悅皺眉,“我打聽了一下,需要專業人員指導,或者……有經驗的人幫忙。”
趙陽沉默片刻,忽然想起什么:“你媽留下的俄語筆記本呢?”
李悅愣了一下,隨即從帆布包里取出一本老舊的筆記本,封皮有些泛黃,邊角也有些卷起。她翻開幾頁,里面密密麻麻記滿了數字和公式,還有一些俄文注釋。
“這是我媽以前做外幣兌換時整理的筆記。”她輕聲說,“她總說,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得更遠。”
趙陽接過筆記本,翻了幾頁,果然看到一些關于匯率計算的記錄。他心中一動,抬頭看向李悅:“能不能幫我找一位懂外貿的老會計?”
李悅點頭:“我知道紡織廠有個退休的外貿會計,以前常來車間查賬。我去問問。”
當天下午,李悅帶著趙陽見到了那位老會計。老人姓劉,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坐在藤椅上慢悠悠地翻著李悅帶來的筆記本。
“這做法,我年輕時聽一個蘇聯工程師講過。”劉會計抬起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回憶,“那時候我們跟蘇聯專家合作,他們為了規避匯率風險,會提前用盧布結算部分貨款,再通過內部賬戶進行對沖。”
趙陽眼睛一亮:“也就是說,只要能找到愿意配合的外匯窗口,就能操作?”
劉會計點點頭:“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具體操作起來麻煩不少。你們有沒有熟悉的人脈?”
趙陽和李悅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這樣吧,”劉會計合上筆記本,“我可以幫你們寫一份建議書,給你們推薦一個熟人。他在人民銀行退休,現在偶爾還去外匯科幫忙。”
趙陽連忙道謝,心里卻明白,這只是第一步。
與此同時,王磊正獨自走在舊書店的街道上。昨夜倉庫沖突后,他一直惦記著那塊BB機碎片上的日期。他總覺得,這一切背后隱藏著更大的秘密。
書店老板是個瘦高個,戴著金絲眼鏡,正在柜臺后整理書籍。王磊走進去,環顧四周,目光落在角落的一排舊報紙合訂本上。
“老板,我想看看1983年的《工人日報》。”他說。
老板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找這個做什么?”
“寫作素材。”王磊笑了笑,從帆布包里掏出陳芳寫的介紹信,“圖書館那邊讓我來查閱點資料。”
老板接過介紹信看了看,點了點頭:“行吧,不過只能在這兒看。”
王磊點點頭,在角落坐下,翻開1983年7月的合訂本。一頁一頁翻過去,他的手指忽然停住。
一張泛黃的報紙上,赫然印著一則新聞標題:
“蘇聯專家離奇失蹤,桃源巷事件引關注”
他屏住呼吸,仔細閱讀內容。報道中提到,蘇聯專家原定于7月15日離開桃源巷,但在當天夜里突然失聯,相關部門展開調查,但始終沒有結果。
王磊的心跳加快。他又翻了幾頁,在同一期報紙的右下角,發現了一行模糊的鉛筆字:
“7月15日,夜班結束,人已轉移。”
他猛地合上報紙,腦海中浮現出父親的身影。那一天,父親值夜班。而母親的日記中,也提到了那天發生的事。
他隱隱覺得,自己正在接近某個真相。
回到家中,王磊將報紙內容抄錄下來,又把BB機碎片小心翼翼放進帆布包夾層。他決定去找趙陽談談。
傍晚時分,王磊來到趙陽的辦公室。趙陽剛送走劉會計,正坐在桌前看著那份建議書。
“你來了。”趙陽抬頭看他,“有什么事?”
王磊沒有繞彎子,直接從包里拿出那張抄錄的報紙內容:“我發現了一些東西。”
趙陽接過紙條,目光掃過上面的內容,臉色漸漸變得凝重。
“7月15日,蘇聯專家失蹤。”王磊低聲說,“和我媽日記里的記錄完全一致,也和BB機上的刻字吻合。”
趙陽沉默了很久,終于開口:“你覺得……這背后到底藏著什么?”
王磊搖頭:“我不知道,但我感覺,這些線索之間一定有關聯。”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疑問。
窗外天色漸暗,夕陽的余暉灑進屋內,映照在桌上的匯率表和那張泛黃的報紙復印件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趙陽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廠房輪廓。他知道,眼前的金融危機只是表面,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而這場反擊,不只是為了工廠,也不只是為了生存。
更是為了揭開那段被塵封已久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