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打擊罪惡
書名: 我在紐約當總督作者名: 321蝦頭人本章字數: 2148字更新時間: 2025-07-22 22:22:00
“看來您賭贏了。”瑪麗安走到托馬斯身旁,遞上一杯熱咖啡。
托馬斯接過杯子,熱氣模糊了他的視線:“這不是賭博,瑪麗安。商人或許不關心公共衛生,但他們絕對關心自己的錢袋。”
他指向大廳角落,那里,幾個曾經反對自由貿易的小商人正搶著填寫認購單。
“當一個人每天要花兩小時排隊打凈水時,他會很樂意付幾個銅板換取直接到家的水管。”
果然,不到三小時,一千股就被搶購一空。
甚至出現了加價求購的場面,每股價格從兩百英鎊飆升至兩百三十英鎊。
當阿斯特敲響收盤鐘時,總投資額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三萬英鎊——遠超預估的二十萬。
“先生們,”阿斯特向沸騰的人群宣布,“明年春天,紐約將擁有北美最先進的供水系統!”
歡呼聲幾乎掀翻屋頂。
平安夜,紐約迎來了入冬后的又一場大雪。
托馬斯站在總督府的書房里,面前攤開著兩份剛收到的文件:
第一份來自倫敦——東印度公司董事會全票通過了對紐約港的追加投資,并特意贊揚了格雷家族的“卓越遠見”。
第二份是富蘭克林博士的親筆信,詳細列出了波士頓醫學院愿意派駐紐約的醫生名單,以及一套完整的防疫預案。
窗外,雪花無聲地覆蓋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遠處工地上,圣三一教堂的新地基已經澆筑完成,像一只等待破繭的蝶。
托馬斯輕輕呼出一口白氣,在玻璃上凝成一片霧。
他用手指畫出一條線——那是明年將要鋪設的第一條排水管道的走向。
從教堂廣場到碼頭區,從富人宅邸到移民棚屋,最終匯入哈德遜河,奔向廣闊的大西洋。
就像紐約的未來,終將流向更遠的地方。
1833年1月5日,紐約總督府。
壁爐中的火焰噼啪作響,托馬斯坐在書桌前,指尖輕輕摩挲著一封來自倫敦的信箋。
諾森伯蘭伯爵那熟悉的筆跡在羊皮紙上舒展,字里行間透著難得的贊許:
“吾兒托馬斯:
東印度董事會昨日晚宴上,老霍華德當眾宣讀了你關于紐約港的年度報告。諸位董事驚嘆不已,克勞福德爵士甚至提議舉薦我進入董事會……”
托馬斯嘴角微揚。
父親一向內斂,能寫下這樣的字句,說明格雷家族在倫敦的影響力正悄然攀升。
他繼續往下讀:
“威廉在近衛軍的晉升已成定局,而你在大洋彼岸的建樹更令家族榮耀。保持警惕,勿讓商業繁榮掩蓋潛在危機——移民、幫派、勞工矛盾,這些倫敦曾經歷的陣痛,紐約亦難避免。”
信紙在火光映照下泛著微黃,托馬斯的眉頭卻漸漸皺起。
父親的話像是一記警鐘——就在今早,市政廳剛收到碼頭區的械斗報告:愛爾蘭工人與意大利移民為爭奪卸貨權大打出手,造成三人重傷。
他放下信件,走向窗前。
夜色中的紐約燈火如星,港口的桅桿如林。
這座城市的活力毋庸置疑,但在這光鮮表象之下,暗巷中的陰影正悄然蔓延。
翌日清晨,市政廳的緊急會議氣氛凝重。
“過去兩周,惡性案件增加了七成。”阿斯特將警長報告摔在桌上,“五點區成了法外之地,連征稅官都不敢單獨進入!”
富蘭克林博士推了推眼鏡:“新移民大量涌入,工作機會卻增長有限。饑餓的人會為面包拼命。”
“不僅僅是饑餓。”威廉姆森醫生補充道,他袖口還沾著血跡——昨夜剛為兩名被砍傷的碼頭工人縫合傷口,“不同族裔的移民各自抱團,形成了幫派。意大利人的‘紅手黨’,愛爾蘭的‘綠帶幫’,甚至華人勞工也組成了‘堂口’。”
托馬斯翻看著案件記錄:酒館斗毆、倉庫失竊、保護費勒索……
最棘手的是昨晚那起案件——一名猶太商人的女兒在回家路上被擄走,綁匪索要五百英鎊贖金。
“治安隊人手不足,”警長擦著冷汗解釋,“那些幫派分子熟悉街巷,我們的人剛趕到東區,他們就已經逃到西區的移民窩棚……”
托馬斯突然合上文件:“不是人手問題,是情報問題。”
他走向墻上的紐約地圖,手指從碼頭區劃到五點區:“我們需要眼睛和耳朵——安插線人,建立舉報網絡,精準打擊核心人物。”
“像您在防疫時做的那樣?”阿斯特若有所思。
托馬斯點頭,目光掃過眾人:“但這次,我們要給毒瘤做個徹底的手術。”
凌晨三點,情報系統如約而至:
【今日情報(1/3)】
【“紅手黨”將于明晚在科西嘉酒窖分贓,首領安東尼奧將親自到場】
【今日情報(2/3)】
【被綁架的猶太女孩藏匿于珍珠街裁縫店地下室,守衛僅兩人】
【今日情報(3/3)】
【綠帶幫計劃在供水工程招標中縱火,阻止意大利承包商獲勝】
托馬斯立即召來查爾斯和麥克萊恩中校。
“兵分三路,”他在地圖上畫出三個紅圈,“查爾斯帶便衣救女孩,麥克萊恩埋伏科西嘉酒窖,至于供水工程……”
他看向阿斯特:“提前把招標地點改到市政廳,加派雙倍守衛。”
雖然好奇托馬斯的情報來源,但總督大人素來信息精準,大家也就立馬按照計劃行動起來。
黎明時分,行動悄然展開。
珍珠街裁縫店外,查爾斯扮成富商模樣,以定制禮服為由進入店內。
當守衛的意大利人剛掀開地下室門簾,就被埋伏的便衣一槍托砸暈。
被綁三天的猶太女孩獲救時,手里還緊緊攥著一枚銅紐扣——那是她趁綁匪不備從對方外套扯下的證據。
“看紋路,”查爾斯端詳著紐扣上細小的錨鏈圖案,“是碼頭倉庫管理員的制服。”
這條線索直指幕后黑手——掌控碼頭倉儲的費根家族,一個表面經營正當生意,實則操控半個地下世界的英格蘭移民家族。
與此同時,科西嘉酒窖的突襲更是收獲頗豐。
當“紅手黨”首領安東尼奧正清點偷來的絲綢時,第42高地團的士兵破窗而入。
這個留著濃密八字胡的西西里人試圖從密道逃脫,卻被提前埋伏的士兵堵個正著。
從他身上搜出的賬本,記錄著每月向費根家族上供的金額。
“有意思,”托馬斯翻著賬本冷笑,“原來所有幫派背后,站著同一個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