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劉焉之死
- 三國:我衛青,讓大漢再次偉大
- 涼血青年
- 2188字
- 2025-08-10 08:10:00
府門外,龐羲滿面倦容,眼中布滿血絲,身邊只有幾名疲憊不堪的護衛,和數名少年——正是劉焉的孫輩。劉循也在其中,看見父親劉璋攙著祖父出來,驚喜地想要上前,卻被劉璋示意不要亂動。還有一校尉,雙膝跪地,背負荊條,似有請罪之意,正是僥幸被龐羲所救的孫肇。
“州牧!”龐羲見到形容枯槁、被攙扶出來的劉焉,悲呼一聲,搶步上前。
“龐羲吾友!”劉焉一把抓住龐羲的手臂,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他嘴唇劇烈顫抖著,目光急切地在龐羲身后搜尋,又在那些驚恐的孫輩臉上掠過,卻始終不見他最想見的人。最后的希望也逐漸破滅,劉焉眼中淚水涌出,卻怎么也說不出話。
龐羲心中了然,亦是悲從中來。他緊緊握住劉焉冰冷的手,說:“州牧節哀……左中郎將與治書侍御史,他們為除國賊,被李傕逆賊擒獲,確實已經遇害了!龐羲無能,只拼死護得幾位小公子歸蜀。幸而,校尉孫肇,逃出戰陣,恰好被我尋得……”
那個背負荊條的校尉抬起頭來,剛想請罪,沒想到劉焉此時根本顧不上他了。
“啊——”
一聲凄厲的慘嚎從劉焉喉嚨中迸發而出,他雙目圓睜,死死盯著龐羲,下一刻,便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父親!”“州牧!”驚呼聲四起!眾人人手忙腳亂地將昏死過去的劉焉抬起,慌忙送回內室臥榻。
臥榻旁,醫官施救,眾人焦急守候。劉璋專心看著劉焉的面色,卻聽見身后有呼吸聲越來越粗重。他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突然想起劉瑁的狂疾,猛然醒悟,向后一看,只見劉瑁似乎已經承受不住最近的變故,偏偏在此刻即將發病!
“是你!都是你!”劉瑁赤紅的雙眼死死盯住劉璋,“若非你回來!父親怎會如此焦急憂慮!若非你要爭嗣位!兄長們也不會死!”
劉瑁語無倫次,讓劉璋不知所措。他口中辯解,但此時劉瑁已經聽不進去任何話語。突然劉??窠兄鴵湎騽㈣埃_如雨點般落下!
劉璋猝不及防,被打得連連后退,臉上瞬間掛了彩。他卻不敢還手,只是抱著頭,驚恐地四處躲避,口中連呼:“兄息怒!兄息怒!弟不敢!弟不敢?。 ?
龐羲看著劉璋一副懦弱驚惶、逆來順受的模樣,想起他在長安時偶爾流露出的真面目,皺起眉頭若有所思。
“滾開!”劉瑁似乎是累了,他猛地推開劉璋,又將擋路的奴婢一掌打倒,接著如同失控的瘋牛般沖出內室,一路狂吼著奔向府院深處!眾多仆役侍從緊隨其后,卻不敢動手阻攔。
龐羲想要跟上去,卻放心不下在病榻上的劉焉,只得留在原地。不到半盞茶的功夫,一名侍從連滾爬爬地沖了進來,驚恐地說:“公子?璋公子,龐……龐議郎!不好了,三公子他搶了馬廄的火把,四處放火!馬廄燒起來了,車駕庫也被點著了,上千乘車,火勢蔓延,吳校尉和王治中正帶人拼命救火!請議郎與四公子速帶州牧,速速轉移至后園水池邊!那里空曠,可暫避火勢!”
此時龐羲和劉璋也聞到了木頭燃燒產生的煙塵味。他們立刻動手抬起劉焉,迅速轉移。劉璋特意命十余歲的兒子劉循,去叫上諸位兄弟,一起奔水池之處。
綿竹城中,一枚煙柱滾滾而起直沖蒼天,令城中士民指指點點,搖頭嘆息。
……
趙韙到綿竹時,已是州牧府大火撲滅后的第四日,空氣中依舊彌漫著焦糊與煙塵的氣息,昔日恢宏的州牧府邸,如今大半化為斷壁殘垣。
府中仆役、士卒正緊張地清理廢墟,只有水池旁不多的屋舍得以保全。
龐羲聞報趙韙已至,也親自迎出府門。兩人在殘破的府門前相見,望著對方同樣憔悴的面容,回想起當年同在長安為官,意氣風發,后又不約而同追隨劉焉入蜀,如今劉焉的狀況不言而喻,二人心中同時涌出一股酸楚。一時間,東州士與益州人的派系之分,似乎也沒那么重要了。
龐羲忍不住抽泣幾聲,接著拭去眼角淚痕,低聲道:“兄隨我來,州牧……怕是等不了太久了。”
兩人穿過殘破的回廊,來到一處相對完好的偏院。這里成了劉焉最后的容身之地。屋內彌漫著濃重的藥味,劉焉趴在病榻上,身上覆著錦被,面色灰敗如紙,氣息微弱得難以察覺。
一個巨大的癰疽在他背上發作,即便隔著衣物和薄被,也能看出那駭人的隆起,膿血浸透了數層布料,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腥臭。幾名醫官束手無策地侍立一旁,搖頭嘆息。
王商也顧不上政事了,得空就來劉焉塌前侍奉,順便也在等待趙韙歸來。見趙韙已至,匆匆見禮,便引趙韙至榻前,聲音低沉悲切:“州牧聞聽兩位公子噩耗,緊接著府邸又遭此橫禍,外感熱毒內有急火,這背疽一發不可收拾。醫官用盡良方亦無用,如今,已是水米難進,言語不能了……”
趙韙看著榻上奄奄一息的州牧,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俯身輕喚:“州牧……州牧……趙韙至此?!?
就在這時,已經三日未曾睜眼的劉焉,緊閉的眼皮竟緩緩裂開了一條縫隙。他渾濁無神的眼珠,吃力地轉動著,依次掠過王商、趙韙和龐羲。
“趙……趙中郎”極其微弱的聲音從劉焉口中艱難擠出。
“下臣在!”趙韙答道。
劉焉緩緩青筋畢露的手,抓住趙韙和王商的手放置在一起,又抓住龐羲的手疊放于上。
“王商,趙韙,益州重臣,一文一武。無有汝等,益州不安……”劉焉每說一個字都在消耗最后的生命。
“龐羲,吾……吾與汝為友數十載,汝與趙韙……又同朝多年,萬望……東州士與益州大族相安……”
都是要緊事,這幾句便夠了。三名臣下連連答應,請劉焉放心。
“今……吾命……不久矣……益州……州郡……士民……托付……托付于卿等……望……望卿等……念……念舊誼……同心……戮力……共……共輔……劉璋為嗣子……表奏天子……”
劉焉殘存的一口氣,終于用盡了。他眼中的光芒如同風中殘燭,劇烈地閃爍了一下,便徹底熄滅。頭顱無力地歪向一側,再無聲息。
劉焉卒逝而去,殘破的州牧府中,哭聲四起,綿竹城中士民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