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袖中一道金光飛出,龍吟聲聲,正是那柄以自身金丹元氣顯化的“龍虎金丹劍”!
此乃三十六天罡之術!
劍光如電,矯若游龍,架住寶刀。
“鏗!”
金鐵交鳴,震徹大殿!
黃袍怪只覺手臂酸麻,寶刀幾乎脫手,心下大駭:
“這道士好深法力!”
他不知李寬金丹初成,正是一口先天元氣最足最純之時,更兼功法玄妙,乃菩提真傳,豈是他這私自下界、荒廢修行的星官可比。
兩人就在金鑾殿上斗將起來。
刀來劍往,化作一團金光一團黑氣,勁風四射,吹得筵席翻倒,杯盤狼藉。
百官驚走,國王躲于龍案之下,瑟瑟發抖。
戰不十合,黃袍怪已是守多攻少,全然被李寬劍光罩住,險象環生。
正危急時,忽聞殿外一聲雷霆般大喝:
“妖怪!休傷吾師與師弟!吃你外公一棒!”
但見祥光萬道,瑞氣千條,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掣著如意金箍棒,從天而降,正是齊天大圣孫悟空趕到!
原來八戒已請了他來。
那怪見是大圣,魂飛魄散,叫一聲:
“苦也!”
黃風怪欲待要走,卻被李寬劍光緊緊纏住。
大圣更不容情,摟頭便是一棒!
黃袍怪慌忙舉刀架隔,“當”的一聲巨響,那刀被金箍棒打成兩截!
棒風余勢不減,掃中其肩胛,打得筋折骨裂,撲倒在地。
李寬劍光一指,封住他周身要穴。大圣一腳踏住,罵道:
“潑魔!認得爺爺么?”黃袍怪哀告:
“大圣饒命!饒命!”
此時,天上忽降下太白金星,高叫:
“大圣,劍下留人!此乃天上奎木狼星,玉帝已知其罪,特命我領回天庭發落!”
大圣哼了一聲:“老官兒,總是你來遲一步!若非俺老孫師弟在此,唐三藏早遭毒手!”
金星忙向李寬行禮:“恭喜覺正真人金丹大成!玉帝亦聞真人相助除妖,特賜金丹三粒,以助功行。”他言罷,奉上一紫金葫蘆。
李寬謝過收下。
金星又命天將押了奎木狼,駕云而去。
國王見這等光景,方知自己信妖害僧,大錯特錯,尤其得知眼前這道士,竟是當年麾下太監斬殺太子之唐王宗室李寬,更是羞愧惶恐,伏地請罪。
“唐王饒命,小王不知是唐王駕到,萬死難贖!萬死難贖!”
李寬扶起國王,嘆道:“陛下,往事已矣。令郎之事,亦有其因。然陛下為一己私怨,幾害圣僧,鑄成大錯,實不該如此。”國王汗流浹背,連連稱是。
大圣卻嚷道:“陛下,俺老孫師父在你國中受此大辱,變得老虎,鎖在籠里,這筆賬怎算?”
國王忙道:“朕之過也!朕愿傾國之資,賠補長老!”即命光祿寺大排素筵,款待圣僧師徒與李寬,又備厚禮相贈。
席間,大圣拉著李寬手,歡喜不盡:
“好兄弟!若非你來,唐三藏這番虧吃大了!你怎地練得這般神通?竟能破那妖法!”
李寬笑道:“全賴祖師傳授,僥幸有成。亦是感應師兄與唐三藏有難,特來相助。”
遂將成就金丹之事略說一二,大圣聽得抓耳撓腮,連連稱羨。
八戒只顧吃喝,沙僧細心照料唐三藏。三藏對李寬感激不盡。
李寬道:“三藏法師洪福齊天,縱無弟子,亦必有驚無險。”
又對大圣道:“師兄,前番五莊觀別后,貧道總覺那人參果樹之事,因果未了。
鎮元大仙乃地仙之祖,其樹乃天地靈根。
師兄凡事且留余地,莫要盡逞剛強。”
大圣擺手笑道:
“兄弟多慮了!俺老孫怕過誰來?”
李寬知他性子,不再多言,自懷中取出一枚溫潤玉符,遞與大圣:“此符乃貧道金丹元氣所凝,內含師門護法神咒一枚。師兄西行路遠,若有需求,可以此呼喚小弟。”
大圣接過,感受到其中磅礴道力與純陽之氣,知是寶物,收入懷中,正色道:
“多謝兄弟!”
宴畢,李寬起身告辭。
三藏再三拜謝。
大圣、八戒、沙僧送至城外。
大圣執手道:“兄弟,保重!待老孫護唐三藏取得真經,定去方寸山尋你,痛飲三百杯!”
李寬笑道:“屆時必掃榻以待,與師兄一醉方休!”言罷,沖天而去。
寶象國一番劫難,至此方休。
唐僧師徒倒換關文,辭王西去。
李寬此番不用急縱金光,只駕一朵祥云,飄飄蕩蕩,先往東海而去。
但見云海茫茫,波濤萬頃,端的是一派仙家氣象。
行不多時,忽見前方霞光萬道,瑞靄千條,一座仙山矗立海中。
但見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
峰頭時聽錦鸞啼,石窟每觀龍出入。
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
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
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云。
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
李寬知是東海蓬萊仙島,按下云頭。
早有仙童迎出,問道:“何方仙長,降臨敝山?”
李寬打個稽首:“貧道覺正,乃靈臺方寸山菩提祖師門下,特來拜會福祿壽三星仙翁。”仙童忙入內通報。
不多時,只聽環佩叮當,祥云繚繞,三位老仙迎出洞府。
中間一位穿大紅鶴氅,手執靈芝,笑容可掬,乃是福星;
左邊一位著金黃道袍,捧一如意,面容慈祥,乃是祿星;
右邊一位披素白仙衣,持蟠龍杖,額隆頂闊,乃是壽星。
福星笑道:“原來是菩提祖師高足,快請進洞一敘。”
李寬隨三仙入得洞府,但見其中別有洞天:
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臺鋪彩結,寶閣散氤氳。
四位仙真分賓主坐定,仙童奉上仙茶。
壽星撫須道:“聞得前番金鑾殿變虎一案,真人助大圣救師破妖,端的令人欽佩。”
李寬謙道:“貧道微末道行,恰逢其會罷了。久聞蓬萊仙島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祿星問道:“真人金丹初成,不知修的是何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