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強迫高賣低買?不,這是自愿的
- 大明:本王的藩地大億點很正常吧
- 風清不夢
- 2159字
- 2025-08-05 18:17:46
宋進聽著朱高燧要讓他準備負責后面即將成立的商務司,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身體隱隱都有些顫抖。
按照朱高燧的說法,這個商務司,是要負責今后藩地內所有的商業,這個職責,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想他不過是商人這種賤籍出身,先被誣陷坐了牢,后又投奔舅舅家,最后在酒樓內冒死得到了朱高燧的欣賞。
直到如今的一切,以及即將成為大趙國的重臣,都是朱高燧給予他的。
至于他的能力,宋進已經暫時拋到一邊了。
在大明,他很清楚,不缺有能力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但能夠像他這樣直接從賤籍成為一方大員,成為堂堂大明趙王的心腹,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以往所有經歷與歷練鑄就的沉穩,在這一刻似乎全部消散。
宋進沒有控制自己的情緒,臉色激動到漲紅,滿臉堅定的向著朱高燧跪地。
“殿下恩典,臣永生難忘,臣世世代代,絕不敢忘!
請殿下放心,此次出海,臣若不能帶回所需的糧食與物資,臣以死謝罪!”
宋進很明白,自己所能報效朱高燧的,只有自己這熟知經商的能力,但根本不足以報效朱高燧對他的大恩。
他這經商的能力,擁有的人太多了,他唯有不斷進步自身,更好報效朱高燧的同時,世代不忘朱高燧之恩,才是他能夠脫穎而出的根本。
宋進本就是聰慧之人,他知道,來到這里,就是要忠于朱高燧,忠于他們的趙王。
至于朝廷?
朝廷是朝廷,大明趙王是大明趙王,他們這些人,只會聽令朱高燧。
這次的任務,宋進更是下定了決心,誰也不能阻擋他完成。
誰擋,誰死!
朱高燧看著宋進激動又堅定的表忠心,欣慰將其扶起。
他重視宋進,不僅是因為宋進有著足夠的經商經驗,人各方面也不錯,更是因為宋進對他的忠心。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有能力的同時,又對他忠心,才是他所需要的。
“起來吧,這事并不難,我會調集一支大軍跟著你,以防止發生意外。”
朱高燧深知,海外并不是安全的,海賊這些尚且不說,海外那些小國,若是沒有強大的武力,不展現出自己極強的實力,那些人會乖乖合作做生意?
看看鄭和率領的大明精銳水師艦隊,凡是經過的地方,誰敢不和大明做生意?誰敢在做生意的時候向鄭和談價格?鄭和定下了價格,那些小國敢說個不字?
如果是想要占據外面的小國,鄭和那支兩三萬人的精銳艦隊不行,但只是消滅一國離開,鄭和那支艦隊,就完全有能力做到了。
大明在海外的影響力,真以為是靠著到處宣傳出來的嗎?
是鄭和帶著大明強大且龐大的艦隊,炮口與火槍抵在別人家門口來回晃蕩,是讓那些人看見了大明真正的實力,讓那些人看見了什么才叫強大,才鑄就了大明在海外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
但這個影響,可惜只從永樂時期持續到宣德初期,就逐漸開始減弱了。
也是這個原因,朱高燧才要調集一支大軍隨同宋進出去。
朱高燧接著說道:“此次出去,除了要購買糧食,你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
帶過來的茶葉、鐵器、銀器、銅器、瓷器,還有一些絲綢,這些都是在海外諸國極為暢銷的物品,你以高價賣給他們。
同時再以低價從他們那里購買糧食、香料,以及帶回來可以加工出來高價賣出去的那些原材料,將這些帶回來。
記住,要做到高賣低買,要是敢有人不從,直接讓隨同的大軍出動,那時可以拿出大明的身份。
待交易成功之后,可以告訴他們,本王在這里,這些商品,到時可以以低一些的價格給他們,他們可以自己帶出去進行二次販賣,同時也可以將自己需要賣的,來到這里販賣。
凡是來這里經商的,不需要有什么身份,私人商隊都可以來?!?
高賣低買,這是需要強大的實力才能做到的,如今他的實力或許還有些做不到,可他,是大明趙王啊。
有著大明這個身份,那些小國只得認。
如今鄭和也光顧外面兩次了,正在開始進行第三次,那些小國,也都見識到了大明的強大。
朱高燧心頭很是向往啊,這就是實力強大帶來的好處。
弱小之時,半點不由人。
唯有自身強大,才是根本。
這一次他是用大明的名義,可以后,朱高燧很想用自己的名字,很想用自己趙王的身份,就能夠震懾住那些小國。
至于強迫高賣低買會不會不好?
不,這分明就是那些小國自愿的。
而讓宋進做的這些事,也是在間接的宣傳他出來的消息。
以往外面這些小國的人想要去大明經商,首先必須要取得自己所在小國國王的同意,然后賦予其身份后,再由該小國與大明溝通。
也就是所攜帶的商品,以及價格、數量,都是提前溝通好的,然后去往哪個港口,在哪里進行售賣,都是需要和大明朝廷對接清楚,取得大明同意之后,才可以前往大明經商。
而要是賣不掉的商品,大明朝廷也會進行購買。
就如同歷史上倭國得到同意派了一支商隊來大明,結果帶來的貨物沒人買,沒有賣出去,最終也是大明朝廷還是以較高的價格進行全面收購的。
可以說外面的小國只要得到大明準許進入大明經商,只要去了,就能夠賺錢。
唯一的問題就是流程繁瑣,需要很長的時間,然后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最后折算下來,其實外面小國的商人賺的有限,除非是小國朝廷的官商,才會賺得多一些。
大明禁海,禁止的是民間的往來,官方之間,只要取得大明同意,是可以經商的。
但禁止歸禁止,沿海的地方私下做這些的,偷偷出來的,也不是沒有。
宋進聽著朱高燧的話,陡然一驚。
“殿下,若是用大明的名義,皇上那里追究下來,會不會有影響?”
宋進一時有些擔心了,他并不怕自己完不成任務,他只怕這樣做會不會帶來麻煩。
畢竟要以朝廷的名義在外面經商,可他們并沒有取得朝廷的同意啊。
這才是極為關鍵的點。
宋進都能夠想象,一旦這個消息傳回大明,那些文官肯定要彈劾朱高燧。
尤其是朱棣的態度,才是最為關鍵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