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4章 詩人白連椿

下午,燕京的天空天氣晴朗,但依舊干冷。

張啟民已經(jīng)上午上街把事辦完了,便在宿舍里整理了一下街上買回來的東西。

京式點心匣子和果脯:雖然屬于經(jīng)濟實惠型,應該會得到女主人和孩子的喜歡;

燕京烤鴨:這應該最能體現(xiàn)心意和燕京味兒的禮物,絕對是場面上的“硬貨”首選,上門做客拿得出手的“燕京味兒”禮物。

小人書:現(xiàn)階段,電視開始逐漸普及,但連環(huán)畫依舊是孩子們的重要讀物。

至于香山和紅星二鍋頭,都屬于普通貨,并不是高檔煙酒。

煙和酒,是男性社交的通貨。張啟民擔心買得貴重了,舟倡義會直接拒絕,到時候不但自己難堪,也導致自己的這份心意變了味。

等正好整理完的時候,張啟民聽到門外的腳步聲,一個聲音傳入耳內(nèi):

“有人沒有?”

張啟民好奇地打開門,只見一個看上去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出現(xiàn)在“作家旅館”的走廊上。

青年平頭,圓臉,雖然穿著一身藏青色棉襖,身體卻還是顯得單薄,一臉的風塵仆仆,身后背著個很大的背包,他在看到張啟民的時候露出了驚喜的表情,走到近前問道:

“你好,同志!請問《人民文學》的編輯在哪兒?”

張啟民愣了愣,看著對方被凍裂的嘴唇,他似乎是來找人的。

張啟民向他指了指“作家旅館”旁邊的小樓,說道:

“今天人文社放假,編輯們都沒在辦公。”

青年聽了張啟民的話很是自責:“原來是這樣啊,我來得真不湊巧……”

張啟民好奇起來,問道:

“你找《人民文學》的編輯有事?”

青年一聽,把張啟民誤認為了人文社的編輯,激動起來,說道:

“老師,你好,我剛從巴蜀省來燕京,我寫了幾首詩,想給《人民文學》投稿的,老師您看!”

青年說著話,就地放下了背包,從身上的口袋里掏出一疊稿子,在手里展開后,又小心地用手心抹平,向張啟民遞來。

張啟民猶豫了一下,還是用手接住了,他瞄了一眼,只見第一頁紙上一首詩的題目是:

“是什么讓我的心如此火熱”

青年說道:“老師,我叫白連椿,我退伍后一直在打工,我熱愛文學,特別熱愛詩歌,您看我的詩歌能不能給《人民文學》投稿?”

張啟民吃了一驚,趕忙把稿子遞回給對方,同時,在腦海里回憶了起來:前一世,張啟民喜歡文學,雖然有很大閱讀量,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小說方面,對于詩歌,很少讀,且也不是很喜歡。

不過,這個“白連椿”,名字倒是有些熟悉,細想,卻怎么也想不起來在哪里看到過。

想到此,張啟民對白連椿說道:

“白連椿,你好,我不是人文社的編輯,我是從錢江省來燕京改稿的,我叫張啟民。”

白連椿聞言,皺了皺眉,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恍然大悟道:

“你是……《當代》上發(fā)表過小說的張啟民?我讀過你的《河邊的失誤》,寫得非常好,能認識你真的太高興了!”

百連椿說著,伸出一雙手來握住了張啟民的手。

張啟民的手被白連椿雙手握住,手心里傳來了一種粗糲的感覺,白連椿必定是工作辛苦,從這一雙手里就能感覺出來!

看著白連椿那張風塵仆仆的臉,張啟民不由地想:自己能幫白連椿什么呢?

看時間,已是中午時分了,張啟民問道:

“白連椿,你還沒吃中飯吧?

白連椿點了點頭。

張啟民說:“我這有人文社的飯菜票,走,我們一起先吃中飯去!”

白連椿聞言,頓時激動起來:

“這怎么好意思?啟民兄弟,我們初次見面,你就請我吃飯……”

“這沒啥,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走吧!”

張啟民帶著白連椿來到人文社食堂。

等打好了飯菜,白連椿再次表達了謝意:

“謝謝你,啟民,我昨天后半夜到的燕京,肚子里確實還沒吃過食物,謝謝你的好意!”

張啟民沒回話,沖白連椿笑笑,然后管自己埋頭吃飯。

這個時候,就不該打擾白連椿,畢竟,餓肚子的時候,禮節(jié)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白連椿看張啟民埋頭吃飯,遂也開吃起來。

兩人都不說話,管自己吃飯。

趁著白連椿努力吃飯,張啟民起身又去加了個菜,并且撈了滿滿一碗菜湯過來,放在白連椿的面前。

菜湯是免費的,不需要菜票,上面飄著油珠,下面都是白菜,熱氣騰騰。

白連椿是真餓了,添了兩次飯,打的菜都吃完,好了還喝完了張啟民打的那碗湯。

張啟民想到自己餓肚子時候的樣子,自己的飯量也不過白連椿的一半。

吃過飯,白連椿整個人活泛過來了,臉色也變正常了,他把手伸向口袋,片刻后,掏出幾張票子遞向張啟民:

“啟民兄弟,我不能白花了你的飯菜票,這錢給你……”

張啟民頓時臉色大變,厲聲道:

“白連椿,你不能這么做,今天是我請你吃飯,你這樣做,讓我很生氣!”

見張啟民臉色難看,白連椿只好把錢又放回了口袋。

飯后,張啟民帶著白連椿找到了紅磚樓,他讓白連椿在樓下等著,自己跑到樓上找到了楊蘭和納蘭錚。

楊蘭和納蘭錚聽了張啟民的介紹,都有些感慨。

兩人隨張啟民下樓,楊蘭替《人民文學》的編輯收下了白連椿的詩歌,答應他會轉(zhuǎn)交給《人民文學》的詩歌編輯。

其實《當代》也有詩歌版面,有自己的詩歌編輯,但白連椿似乎指定要給《人民文學》投稿,大家也都沒有點穿,詩人么,都有自己的特點。

白連椿見自己的詩歌有了著落,心里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對三人說道:

“我退伍以后,在很多地方都打過工,我打工第一是為了掙錢,第二個目的是尋找我妹妹,我妹妹六歲的時候被人拐跑,一直沒有消息,我已經(jīng)去過很多個省份了……”

幾個人都靜靜地聽著白連椿的講述。

一旁,一直做旁觀者的納蘭錚,悄悄用手指揩起了眼睛……

張啟民問白連椿:“接下來,你打算去哪兒?”

白連椿答道:“我以前有個戰(zhàn)友,聽說在東城區(qū)的一個地方,我想去找找,先有個落腳點……”

納蘭錚突然說道:“我有個好主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襄城县| 广德县| 武清区| 荃湾区| 新邵县| 白山市| 锡林浩特市| 高邮市| 林甸县| 天津市| 泰来县| 格尔木市| 溧水县| 怀化市| 枝江市| 成都市| 安多县| 红原县| 渑池县| 平和县| 庄河市| 彩票| 田阳县| 莱州市| 肥东县| 错那县| 门源| 肃南| 惠州市| 沂水县| 车致| 灵宝市| 安泽县| 巩留县| 辽宁省| 临武县| 交口县| 新郑市| 云安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