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你就應該俗一點!”
- 重生1987:我的文藝時代
- 膽子大一點
- 2237字
- 2025-08-18 16:00:00
送走了敬業(yè)的米國佬,張啟民經過人文社樓下,打算往后面走去。
這時,一個聲音傳入張啟民的耳朵:
“啟民,你起來了?”
張啟民一看,是舟倡義,就走上前說道:
“舟老師,真是抱歉,我昨晚上的酒喝高了,剛起來,才到外面大街上走了走……”
張啟民發(fā)現,舟倡義顯然沒有看到惠特曼已經來過。
舟倡義笑道:
“我倒還好,我一早來你宿舍,聽里面沒動靜,就知道你還在睡,就沒打擾你,走吧,先去食堂吃飯!”
人文社食堂。
此刻食堂里吃飯的人還不多,兩人各自打了飯菜,依舊坐到了之前坐過的靠窗位置。
張啟民對舟倡義說道:
“舟老師,我來燕京已經好多天了,明天就是元旦了,如果這邊沒事了,我想差不多就回錢江去了。”
舟倡義聽了,思考了一下:
“再待幾天吧,我打電話問過了,這兩天票子緊,估計你最早也得一月四日離京。”
張啟民聞言,心說舟老師考慮得真是周到,想到自己來京時的一路經歷,這車票問題還真是大問題,他對硬座已經心有余悸。
“啟民,有件事情,我得提前告訴你,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舟倡義鄭重的語氣,讓張啟民一時感到有些陌生:
“舟老師,有事您就盡管說,現在就我們兩個人。”
舟倡義往門口看了看,遂轉過身對張啟民說道:
“就在今天上午,聽到我們社里傳出消息,打算出版你的《白鹿村》單行本……”
張啟民聞言,臉上一動。
但舟倡義卻用手做了一個往下壓的動作,示意張啟民繼續(xù)聽他說下去:
“這些年,作家的稿費并不高,《當代》是頭部雜志,也就一千字十元到二十元的稿費,就是發(fā)頭條也就三十元一千字,卻是已經封頂了,華國國內再沒有第二家雜志超過《當代》的……”
舟倡義這番話,讓張啟民腦海里想起了自己收到《河邊的失誤》的稿費時的情景。
舟倡義繼續(xù)說道:
“我們《當代》雜志社的發(fā)行量是純文學雜志里面最大的,就是刊登了你《河邊的失誤》那一期,達到了頂峰,三十五萬本!后面的量是加印出來的。有燕京本地的讀者,甚至還跑到雜志社來買……但接下來的這第六期還是老樣子,明年的第一期的訂閱量還是不很理想……”
張啟民不語,繼續(xù)洗耳恭聽。
舟倡義繼續(xù)說道:
“你也許不知道……秦老,他一直盯著雜志的發(fā)行量,你的長篇《白鹿村》編輯部決定刊發(fā)在明年的第二和第三期,我估計到時候會有好消息……”
聽舟倡義說到這里,張啟民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但舟倡義卻依舊一臉嚴肅:
“我估計到時候,會達到過去一年的頂峰,特別是第二期出來后,第三期的增訂數量會躥上來……這都是你的小說帶給《當代》的變化。”
舟倡義的話,張啟民都有認真聽,這些他都知道,但舟倡義說這些到底是何意呢?
舟倡義看了張啟民一眼:
“現在,人文社決定要出版《白鹿村》的單行本,當然首先要取得你的同意,然后是關于稿費的問題……”
聽到此處,張啟民終于明白了舟倡義做了那么多的鋪墊的原因!
張啟民問道:
“舟老師,按照以往,人文社出版作家的單行本,稿費是怎么結算的?”
舟倡義想了想,答道:
“一般情況,是作家和社里簽訂合約,約定的初始合同是千字三十元,這當然那也是封頂了,這是社里一直以來沿用的稿費制……”
張啟民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舟老師,如果照此算法,人文社要出版我小說的單行本,就付給我在《當代》上發(fā)表的同樣稿費?”
舟倡義點了點頭。
張啟民脫口而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不和人文社簽出版合約了。”
舟倡義微笑著,看著張啟民。
張啟民意料之中的驚訝沒有在舟倡義臉上出現,而是一臉的淡定!
張啟民緩緩地說道:
“舟老師,也許你認為我很俗,這么俗的人怎么能寫出《白鹿村》這樣的小說來呢?但是,作家寫出好作品首先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當然,高額的稿費也是體現對作家勞動的尊重。”
舟倡義聞言,陷入沉思。片刻后,舟倡義說道:
“啟民,我同意你的觀點!在稿費問題上,俗一點沒有錯!”
這一下,輪到張啟民驚詫了,他睜大眼睛看著舟倡義:
“舟老師,您真的這么認為?”
舟倡義點了點頭:“你就應該俗一點!”
張啟民不由得松了口氣:
“舟老師,請你理解,我覺得我的想法也代表了當下華國無數默默寫作的人的想法。”
舟倡義聞言,吁出一口長氣,語氣鄭重地說道:
“啟民,你放心,我會為你爭取的,長期以來,針對作家出版書籍的稿費問題,是到了有所改變的時候了……”
“謝謝舟老師的理解和支持!”
“吃飯吧,你看飯菜都涼了,今晚上,我們社里有迎新活動,社里邀請你一起參加!”
“這……舟老師,我參加不太合適吧!”
“有什么合適不合適的,你是我們《當代》的作者,自古作者編者就是一家人嘛……”
下午,張啟民回自己房間睡了一覺,前些天熬夜的虧空,現在是完全補足了。
等張啟民養(yǎng)足精神醒來的時候,外面的天色正好擦黑。
舟倡義的聲音適時在門外響起:
“啟民,出來吧,參加迎新聯(lián)歡會去!”
張啟民打開門,驚訝地問道:
“舟老師,這么早?現在……就去?”
“是啊!”
在舟倡義的不斷催促下,張啟民只好硬著頭皮跟在舟倡義身后,來到了人文社的小禮堂。
才跨進門,一陣悠揚的音樂聲就傳入了耳中,是張啟民熟悉的華爾茲音樂!仔細一聽,竟是《藍色多瑙河》。
而小禮堂,早已經被布置成了聯(lián)歡會的現場:幾張大紅的四方形紙上用毛筆寫著幾個遒勁的大字“元旦迎新聯(lián)歡”,掛于上方;桌椅被移到了四周,桌上擺放著瓜子、糖果……
遠處,一眾男編輯正圍著人文社的陳社長、屠總編和《當代》的主編秦老,親切交談,看到張啟民進來,他們都朝張啟民露出友好的微笑,張啟民立刻回報以微笑。
禮堂的另一端,女編輯們正圍在一起包餃子,歡聲笑語不斷地傳到人的耳膜上……
不知道是誰提了個醒,女編輯們都一齊轉身過來,朝張啟民這邊看。
張啟民看到,納蘭就在其中。
納蘭在看到張啟民時,臉上頓時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