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學生同一時間回神,隨之露出堅毅眼神,
長達四年的系統化訓練不盡是那些個徒有虛表的花架子,流過的汗水與淚水都是真切而刻骨銘心的,
他們同樣有著遠大抱負,今天也正是他們楊帆起航的……最好機會!
“以我之氣,引四象靈身!!!”
張鳴即將著陸之際,站在內圍的那五人中,有四人率先了出手,
四把品相不凡的寒鐵長劍被他們插于身前一尺處,在他們所念的法訣加持下爆發出一股股頗為驚人的武氣,
隱隱有了一絲靈性,每一股都分三頭涌向其余三個方向,
在看臺上,可以明顯看到他們四人各置一方的奇特站位,正應四象之道,
并能夠看到四股武氣勾勒出的十字星圖案,
愈發閃耀間,一具馬頭牛身的紅色幻靈在場間若隱若現,身軀龐如小樓。
糜洪等人看了不由將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幾個顯得十分氣惱,
“這群小王八羔子的,出手竟一點不留余地,上來就搞這種魚死網破的手段,不怕事后被人算計嗎?”
“唉,多半是提前商量好的,”
“要怪就怪往屆的那些老家們下手太狠,給人弄出陰影了都,”
……
張鳴幾乎與四象靈身插肩而過,嘴角掛著一抹滲人的微笑,
內圍中余下的那一人見狀,不由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
隨之目露驚愕之色,想要提醒,
“不好!是……”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只能眼睜睜看著位于西方位的那個同學,被又一個從天而降的張鳴一腳踢飛出去,
“接好了,裁判!”
人更是在空中就已失去意識,被身為真武境的裁判火速送往醫務手中,
“怎么,怎么有兩個,難不成是什么武道秘笈,他不是武徒嗎?!!”
無論是場中的學生,還是場外觀看的大多數人,都對此保有相當的詫異,
只有極少數的武者清楚,其中有一個不過是獸寵所幻化罷了,
單論氣息而言,遠不及他本人。
而張鳴二號接下來的動作,則又是讓他們展露出各異的神采,
有驚訝、有無奈、有欣喜……
因為他并沒有去破壞作為四象引靈陣的那把長劍,而是往里一次性注入了大量的武氣,
使之在保有正常功能的基礎上,修改了一下指令,
如果是想要將四象幻靈完全控制在手中,他或許還要和其余三人較量一番武氣的調轉運用才行,
可如果只是想要四象幻靈擺脫所有人的控制的話,那就簡單的多,
一次性注入讓他們難以掌握的武氣量就行,
在幻靈總綱的第三章和末尾警言中都有提及,
前者曰“狂暴術”,后者曰“武氣量能過載”,是一種極端危險,也應該時刻防范的做法。
武府老師的教導僅僅讓他們停留在最淺薄的理論層面,而沒有讓他們形成行而有效的思維慣性,
這是他們在教務上的失則,也是學生依賴老師,不會發散性拓展的惰性,
“遭了,幻靈失控了,大家快退!”
當壓陣的三人意識到他們無法處理這股突然多出的武氣時,心中的恐慌讓他們失去了最基本的冷靜,
不思則疾退而去,任由四象幻靈向外圍的同學們撲襲而去,當真是妄為演武境武者!!
引伸在場外的,是武府老師們嚼蠟般的苦澀神情,與特戰隊隊長們臉上洋溢的特意之色的鮮明對比,
糜洪更是嘴下不留情,“呵呵,就這啊,我還以為是個大陣仗吶,我隊里的小鬼都知道陣不能控就干脆毀掉,”
“他們倒好,撒腿跑了!”
“放戰場上的話,多少有點被蠢笑到!”
第一排的領導們聽得真切,卻無一人覺得這話說得有何不妥,
一切的一切終究都是為了上戰場做準備,這等致命而愚蠢至極的錯誤很可能會釀成難以估量的大禍,
早發現才能早改,這等淺顯的道理大家不可能不懂。
校長謝清風滿臉苦笑,向一眾領導級人物自罪道:“這是,我作為武府校長的一次重大失責!”
葉子濤連進行補救道:“謝老大可不必如此,當今武道百花齊放,學府要想在短短四年時間里教得面面俱到,當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就譬如這幻靈一術,興起不過十來年時間,許多東西至今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談不出個可視性的緣由,”
“能一次性教出四位對武氣掌握得心應手,還能結四象引靈陣的的初級幻靈師,已是莫大的一件功勞,”
“往后再磨礪磨礪,說不定能成為守護一方安定的中堅力量,”
“我夜司就正需要……”
然不及他把真正的目的說出,一旁的獵魔司副司長“泰燁”就果斷搶話道:
“葉主事這話倒是提醒了我,我們獵魔司正好在籌備建立鎮魔塔,以及探索有關于拔魔幻靈使的修行體系,”
“如果這幾個孩子去到我那,相信不出三十年時間,他們便會成長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獵魔使者,”
“謝老消息靈通,肯定已經聽說了西洋各國出現全新魔族的消息,拔魔一途的前景是完全能夠預見的,”
“也是我們國家所急缺的幾種特殊人才之一。”
謝清風默默聽著,心里其實跟個明鏡似的,也在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到這些個來之不易的學生,
一時難以斷言,“此事,還是要看孩子們自己的想法才行,要熱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最起碼也要有個奔頭才行,”
“先看看,先看看。”
而就在他們短暫交談間,失控的四象幻靈憑借著強悍力量和普通刀兵破防的防御能力,陸陸續續淘汰了近四十名的學生,
且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一瘦高個被幻靈追得大氣連喘,不禁罵道:“狗娘養的,招這么個玩意出來害自己人啊!?誰來管管啊!”
“此前的商定是否還算數,冠絕榜前十都跑哪去了?!!”
隨著其吼聲一落,位于演武臺正北向的稀薄人群中,十個氣定神閑、盤膝而坐的華衣學子終是有了動作,
正所謂天下武道三千,非武道秘笈無以從龍躍虎,
演武四境,演的不是其它,就是這人人夢寐以求的武道秘笈,
有天賦卓絕者一夢悟得,也有艱苦卓絕者百煉成鋼,更有急功冒進者擇鬼屈邪……
但總得說來,一笈可化三秋之寒為沐華之春的規律已然成為鐵律,
冠絕同代之名由此而生。
而這十個人,便是場間八百人中僅有的武道秘笈所有者,
也是場下各勢力的必爭之選,幾乎八成的預算都為他們而來,
得一人便可心滿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