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畢業后的迷茫困惑
- 金山溶洞探奇后
- 作家懸崖松
- 2142字
- 2025-07-04 15:31:07
時光荏苒,我終于大學畢業了。懷揣著多年的夢想,我滿心期待地踏入社會,以為自己能夠立刻大展宏圖,為百姓做些實事。然而,現實卻給了我沉重的一擊。
畢業后的我,背著塞滿簡歷的帆布包,站在市體育館外的臺階上,望著人潮洶涌的春季招聘會入口,心跳快得像擂鼓。三月的風裹挾著柳絮,輕輕拍打著我的臉頰,場館外懸掛的巨大橫幅上“百萬崗位虛位以待”的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可當我真正擠進去,才發現自己像一片在狂風中飄搖的落葉。
場館內人聲鼎沸,此起彼伏的交談聲、腳步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片嘈雜的聲浪。在一家房地產企業的展位前,戴著金絲眼鏡的 HR坐在折疊桌后,面前堆著厚厚的簡歷。他快速翻看著我的簡歷,嘴角掛著公式化的微笑:“同學,我們招的銷售崗主要看業績,底薪不高但提成豐厚,能接受長期出差嗎?”我攥著衣角,掌心微微出汗,腦海中浮現出偏遠縣城里父母佝僂著背在田間勞作的身影,還有大學課堂上老師講的“為人民服務”。我囁嚅著說:“我更希望能從事一些更有社會價值的工作……”話還沒說完,HR已經移開目光,開始招呼下一位應聘者。那一刻,我仿佛被整個世界拋棄,滿心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
轉戰公務員報考咨詢臺時,現場早已排起長龍。隊伍里的男生們熱烈討論著崗位報錄比,“這個街道辦崗位 1:300,去年分數線都 145了!”“我報的稅務局,競爭更夸張!”我翻著手中的崗位表,那些基層崗位的描述讓我心動不已,想象著自己能夠走進社區,為居民排憂解難,可想到要和幾百人競爭一個名額,手指都有些發抖。咨詢老師推了推厚重的眼鏡,語氣平淡:“備考至少要三個月,你有足夠時間嗎?”我摸了摸口袋里所剩無幾的生活費,沉默了。走出體育館時,夕陽的余暉灑在身上,卻感受不到一絲溫暖,只有無盡的迷茫與無助。
接下來的日子,我像個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清晨六點半,鬧鐘響起,我強撐著從狹窄的出租屋小床上爬起來,狹小的房間里堆滿了各種雜物,轉身都有些困難。對著鏡子整理皺巴巴的襯衫,試圖用發膠把凌亂的頭發壓服帖,可頭發總是不聽話地翹起。地鐵高峰期的人潮把我擠得貼在車廂門上,我卻在手機備忘錄里反復修改著簡歷,看著周圍行色匆匆的人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在哪里。
有一次,我去一家互聯網公益公司面試。走進裝修簡約的辦公室,墻上貼滿了山區孩子的笑臉照片,讓我心頭一暖。面試官是個穿著格子衫的年輕人,他仔細詢問了我在大學組織志愿活動的經歷,還聊到了鄉村教育現狀。我越說越興奮,感覺找到了契合點,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投身公益事業,為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帶去希望。然而,一周后收到的郵件卻寫著:“很遺憾,經過綜合評估……”我盯著屏幕上的字,眼淚差點掉下來。那一刻,所有的熱情與期待都被無情地澆滅,我獨自坐在出租屋的地板上,望著天花板發呆,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看著室友小張穿上筆挺的西裝,入職知名企業,朋友圈曬著豐盛的工作餐;同專業的小李順利考上了家鄉的選調生,開始走村串戶為村民解決問題,我卻還在出租屋里對著電腦,一遍遍刷新招聘網站。深夜里,房東家小孩的哭鬧聲、樓下大排檔的喧鬧聲,都成了我失眠的伴奏。我翻出壓在箱底的榮譽證書,獎學金證書、優秀志愿者獎狀,在昏暗的臺燈下泛著蒼白的光,仿佛在無聲地嘲笑我。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天真,是不是該放下所謂的理想,先找份工作糊口。
有一天,我路過社區服務中心,透過玻璃窗,看到工作人員耐心為老人辦理業務,臉上始終掛著溫暖的笑容;晚上看新聞,又看到基層干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看著村民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里那簇小火苗又會重新燃燒起來。我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
這天,我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偶然遇到了大學的輔導員王老師。她還是那么親切,笑著遞給我一杯咖啡:“聽說你最近很迷茫?”我像找到救命稻草,一股腦說出了心中的苦悶。王老師認真聽完,輕輕拍著我的手:“孩子,理想的實現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你看那些扎根基層的選調生,也是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你可以先找一份能積累經驗的工作,同時備考公務員,或者參與公益項目,慢慢靠近自己的目標。”
王老師的話像一束光照進我黑暗的世界。我開始調整心態,報名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幫忙整理居民檔案、組織老年活動。在整理檔案時,我了解到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在組織老年活動時,我和大爺大媽們漸漸熟悉起來。有一次,張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行動不便,我每天都會去幫她買菜、做飯,陪她聊天。看著張奶奶臉上重新露出笑容,我深刻體會到,為百姓做事不一定要身居高位,從身邊小事做起同樣有意義。
我還重新規劃了求職方向,關注一些基層服務類的崗位,同時制定了公務員備考計劃。每天清晨,我會早起背誦申論范文;晚上下班后,在出租屋的小書桌前刷題。備考的日子并不輕松,有時一道題要反復研究很久,遇到難題也會感到沮喪,但我始終沒有放棄。在一次模擬考試中,我的成績有了明顯提升,這讓我更加堅定了信心。
夜晚,我依然會獨自坐在出租屋的窗前,望著窗外閃爍的霓虹燈。但此時,那些燈光不再像冰冷的嘲笑,而是像無數盞指引的明燈。我知道,未來的路或許還會充滿荊棘,但只要心中的理想不滅,一步一個腳印,終有一天,我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實現為百姓做實事的夢想。這種信念,讓曾經束縛我的迷茫大網,漸漸有了裂痕,而希望的光芒,正從裂縫中透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