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項梁起義 二

第5章 項梁起義 二

一日季布、鐘離昧復進言道:“協力足以成謀,得將足以立功,今力雖協,而左右尚未得其助,恐孤立不足以建功也。今會稽涂山中有二將,乃桓楚、于英,統八千精兵,嘯聚山林,俱有萬夫不當之勇。公如得此二將,可以為助。”項梁遂遣項羽往招二將。

項羽同季布等前至涂山,桓楚、于英就請項羽、季布相見。項羽道:“方今二世無道,英雄并起,天下莫不欲誅此暴秦以解生民涂炭。二將軍當為天下除害,奈何潛跡山林埋名丘壑,天下諸侯皆笑將軍為怯也?項羽今從項公聚精兵數萬共議伐秦,欲為六國報仇除此殘暴。仰將軍之名久矣,待來陳說大義,敬請下山同力伐秦,如成王業之后,富貴共之。”桓楚曰:“秦雖無道,而勢力甚強,非有蓋世之雄,不足與敵也。公今欲舉大義,恐力未足耳。愿比試其強,果能力敵萬人,吾二人即從之。”項羽曰:“隨將軍比試,吾力足以當之。”桓楚曰:“山下禹王廟前有鼎,不知幾千斤,公能舉起,方可謂無敵矣。”項羽曰:“愿往觀之。”隨同二將并眾多小校來到禹王廟前。看那鼎時,高七尺,圍圓五尺,約有五千余斤。項羽乃拽衣向前,用手插入鼎足下,盡力舉個平身,繞殿連走三次,面不改容氣不喘息,仍輕輕安于原處,看二將道:“汝以為何如?”二將向前抱住道:“公真天神也!吾輩愿隨鞭蹬。”眾多小校拜伏在地,大呼曰:“公非凡人,古之罕有。”二將遂請項羽一行人進寨置酒延款,次日統領人馬一同下山。

正行之間,忽有一族人驚惶馳走。項羽策馬近前問道:“爾等居民為何驚走?”眾人告曰:“涂山大洋中有一黑龍忽化為馬,每日到南阜村咆哮,民不能禁。聞將軍大兵至,請為民除害。”項羽同桓楚等人步行到大澤邊,只見那馬咆哮近前兩足騰起,其勢有嚙人之狀。項羽捺衣近前,就勢將馬鬃揪住,直身上馬,繞澤邊馳驟十余遍,馬汗出勢弱無復跳躍。眾居民羅拜于前愿求大名,項羽曰:“某楚將項燕之后,姓項名籍字羽,舉義兵伐秦,因招軍至此。”中有老人長揖向前道:“某等聞將軍之名久矣,敢望暫將人馬屯住,請將軍到小莊拜茶。”項羽遂同恒楚一行人入得莊來,施禮畢,老人殷勤進酒,項羽問曰:“賢公高姓大名未曾相識,乃蒙愛如此!”老人曰:“某姓虞,排行第一,人稱某為虞一公。敢問將軍青春幾何?”項羽道:“某年二十四歲。”虞公曰:“將軍有家室否?”項羽道:“尚未擇配。”公曰:“某年老無子止生一女,生有聰慧幽閑貞靜,不輕笑語自幼讀書,明大義。其母生時夢五鳳鳴于室,知其長成后必貴也。村中雖有豪家子弟,皆愚陋不足為配。適才見將軍力能扛鼎勇敵萬人,倡舉義兵志在天下,乃蓋世英雄也。愿以小女為配。”項羽再拜稱謝。公呼虞姬出見,蘭姿蕙質真國色也。項羽遂解所佩之寶劍為定,又恐人馬騷擾,于是傳令起行。

來到會稽城內,項羽領桓楚、于英二將參見,項梁看那二將時,雄雄將士糾糾武夫,所領八千子弟盡是精銳人馬。又將所降之馬牽過堂下。那馬高六尺,長一丈,真龍駒也,項羽命名為烏騅,項羽又以虞姬許配一節告說一遍。項梁大喜曰:“予自起兵以來招亡納叛,人心順附,如此天下不難圖也。”數日后,項梁遣人娶虞姬歸會稽,與項羽成親,虞姬堂弟虞子期隨軍聽用。

項梁未知陳勝已死,遂于二世二年正月,同項籍帶領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西行。

卻說陳嬰本是東陽令史,為人誠實,一縣皆稱其長厚。此次東陽百姓殺死縣令,聚眾數千人,欲推一人為主。但起事之人甚多,地位不相上下,不知應立何人?彼此爭持不決。末后有人提議:“請就起事之人以外另推一人,以息急端。”大眾都贊成。但所推之人須是平日名譽甚好,為眾信服者方能勝任。于是有人想到陳嬰身上,眾人都贊成。遂遣人到陳嬰家中來請。陳嬰方閉門自守,忽見多人到來,不知何事吃了一驚。后來聽說眾人推他為主,陳嬰再三辭謝。眾人堅執不放,也不管陳嬰肯與不肯,將他擁至軍中強立為主。陳嬰無可奈何只得承認。此信傳到外間,人民聽說陳嬰為主,因他信義素著,一時從者竟有二萬人。遂占住東陽招兵買馬,聲勢漸大。眾人又推戴陳嬰為王,獨霸一方不與各地聯合。陳嬰也覺心動。想要答應,又慮事或不成身家受禍。欲待辭絕,又舍不得王位。心中遲疑不決,便入內與其母商議。

其母聽后嘆了一口氣說:“你到底閱歷未深,遇事全無把握。須知一國之王豈是輕易作得!第一須憑借門第壓服眾人。汝本一介平民,自從我為汝家之婦,未曾聽說你先代出過顯貴之人,此‘門第’二字不消說了。其次也須才能出眾方能保守一方。似你平日為人拘謹,局度不能開展,加以時局多事,臨機應變更非所長。據我看來,你若驟然稱王享得高位,不但無福消受,反會惹出許多禍殃。何苦作此妄想,我今為你打算,不如依傍他人,事成可得封侯之賞;事敗亦不至被世人指名,此是穩當辦法。”陳嬰受母教訓不敢稱王。便對諸將道:“凡舉大事須是主將得人。吾聞項梁乃項燕之子,項氏世代為將有功于楚,人民盡皆信服。現在項梁已定江東,不日領兵將到。我輩不如率眾前往相投,倚其聲望必可滅秦,不知大家意見如何?”眾人聞言無甚異議。陳嬰遂引部下來投項梁。項梁大喜,于是合兵一處渡過淮水,又遇英布領兵也來歸附。

英布乃六縣人,少年時曾遇一善相之人,看了英布之相便說:“當先受黥刑,然后稱王。”英布一聽便改黥姓以應之。及至壯年,果然犯法應黥。英布記起相士之言后笑道:“我如今已遭黥刑,為王之事當不遠矣 !”旁人聽后以為笑樂。英布受黥后被發往驪山作工。

驪山工徒不下數十萬,英布盡與其頭目及豪杰交結。乘督工防范稍疏,帶領一眾人逃入江中為盜。后聞陳勝起事,也想與之響應,卻因兵力寡少未去。鄱陽令吳芮甚得江湖民心,人稱“鄱君 ”,見英布英勇,也與之一同起兵,且以女嫁之。

英布聚兵數千人擊破秦兵,一路東行,聞項梁名望故來相投。項梁一路上添兵增將,行至下邳已有六七萬人。

這時探馬報稱:“凌人秦嘉近立景駒為楚王,駐軍彭城之東,欲拒我兵。”項梁聞報對眾將道:“陳王首先起事,近與秦兵戰敗,尚不知其下落。今秦嘉竟敢背叛陳王擅立景駒,大逆不道!宜進兵攻之。”諸將奉命奮勇前進,秦嘉戰敗身死于陣,全軍投降。景駒逃往梁地被人殺死。項梁既滅秦嘉,引兵至薛駐扎,有眾十余萬。正議進兵攻秦,忽報:“沛公劉邦帶領百余人來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鲁甸县| 北流市| 仲巴县| 南平市| 读书| 平塘县| 兰坪| 定南县| 黄龙县| 林西县| 内黄县| 蓬安县| 台南市| 霍州市| 漳浦县| 普陀区| 夹江县| 广元市| 黄陵县| 新疆| 湟中县| 河北省| 鄂托克前旗| 谷城县| 南城县| 华安县| 赤峰市| 大化| 竹山县| 汽车| 普安县| 赞皇县| 武陟县| 洞头县| 时尚| 那坡县| 安达市| 万山特区| 二连浩特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