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戚夫人被殺 二
- 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 洪劉華
- 2349字
- 2025-07-10 11:11:53
第39章 戚夫人被殺 二
御史大夫一職始設于秦朝,是古代最高監察官。“木強”是司馬遷對西漢御史大夫周昌的形容,說他像木石一樣耿直倔強。
周昌有兩個兒子,一名周宣,一名周義。周義與如意同歲,相貌也相仿。周昌前往長安之前,千叮萬囑長子周宣一定要保護如意安全。如果太后征召趙王,就讓周義假冒趙王前往。太后很少見過如意,周義入朝一定不會引起懷疑。如果真的想害如意,周義再說出真正身份,諒呂后也不會殺他。
于是周昌進謁太后,太后怒叱道:“你不知我怨恨戚氏么?為何不使趙王前來?”周昌直言作答道:“正因為太后怨恨戚氏,我才不肯讓他進京。先帝以趙王托臣,臣在趙一日,應該保護一日;況趙王系嗣皇帝少弟,為先帝所鐘愛。臣之前力保嗣皇帝,得蒙先帝信任,無非望臣再保趙王,免致兄弟相戕,若太后懷有私怨,臣不敢參預!臣唯知先帝遺命!”呂太后無言可駁,叫他退出,但不肯再令往趙。一面派使者飛召趙王。周宣早就做好安排,讓弟弟周義跟隨來使入朝,自己偽裝成行商,提前兩天抵達長安。
到了長安,周宣按照父親的囑咐先去找右丞相王陵,請王陵將周昌的機密信件交給惠帝。
歷史上的人物事件,大凡能入成語的,多有深遠影響。成語“期期艾艾”,便包含口吃周昌勸諫劉邦的典故。他的故事還在許多詩詞中得以流傳。如東晉袁宏《詠史詩》:“周昌梗概臣,辭達不為訥”,唐人張祜《華清宮和杜舍人詩》:“畋思獲呂望,諫祗避周昌”。
按照古代社會的宗法傳承制度,繼承人立嫡不立庶。周昌敢于堅持原則,對有違古制的想法,即使皇帝他也敢反駁。
最值得肯定的是,周昌的所作所為全部出自公心,不計個人得失。他反對廢掉太子另立如意,是為了維護宗法制度;可后來為了保護如意,他又放棄御史大夫的職位,降級做了諸侯王國國相。無論是在御史大夫任上,還是做趙國國相,他都盡職盡責。
惠帝看了周昌的信后,知道將要入朝的不是趙王而是周義!惠帝心地善良,更感念周昌忠義,因此親自到霸水迎接周義,對外宣稱入朝的便是趙王。為了防止別人認出周義不是如意,更為了防備母后加害,惠帝與周義形影不離。
俗語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惠帝愛護周義格外注意,但百密也有一疏。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著隆冬要去射獵,天氣尚早,周義還臥著未醒,惠帝不忍喚起,且以為稍離半日諒也無妨,于是決然外出。待至射獵歸來,周義已七竅流血嗚呼畢命!惠帝抱定尸首大哭一場。后來暗地調查,或云鴆死或云扼死,想要究明主使,無非就是太后娘娘。兒子不能罪及母親,惠帝只好付諸一嘆!
周義死后,呂太后只道是劉如意已亡,于是開始變本加利地折磨戚夫人。呂雉先命人將她的手腳砍斷,又刺穿其耳膜,再把她的眼珠子挖出來,接著強迫她喝下啞藥,讓她連哀嚎之聲都無法發出。呂雉稱其為“人彘”,也就是豬的意思,其實殺豬也沒有這樣殘忍。做完這一切,呂雉拍了拍手,命人把慘不忍睹的戚夫人扔進茅廁。
劉盈性格單純,善良,呂雉想讓他知道要坐天下就不能手軟,否則別人就會把他當成案板上的魚肉,于是她命宮監引惠帝來看“人彘”。惠帝從未聽說“人彘”的名目,心中甚是稀罕,于是跟著太監出宮往觀。宮監曲曲折折導入永巷,趨入一間廁所中,開了廁門指示惠帝道:“這個就是‘人彘’。”惠帝向廁內一望,但見一個人身,既無兩手,又無兩足,眼內只剩兩個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還能活動,一張嘴開得甚大,卻不聞有甚么聲音。看了一回又驚又怕,不由顧問宮監究是何物?宮監說是“戚夫人”。一言未了,惠帝失聲大叫道:“好一位狠心的母后,竟令先父愛妃死得這般慘痛!”說著眼中不知不覺垂下淚來。隨即走入寢室躺臥床上,滿腔悲憤無處可伸,索性不飲不食又哭又笑,宮監見他神色有異不便再留,只好回復太后去了。
太后聞知自來探視,而且給劉盈講了許多她當年顛沛流離的故事,被夫君拋棄的故事,被當作人質囚禁的故事,自己受刑的故事,以及回來后被賤人排擠的故事。她希望兒子知道他這個皇上做的有多么的不易和危險。她想警示惠帝:看到了吧?如果不是當娘的我有足夠的手段,也許今天那個人彘就是我。如果不是當娘的我斬草除根,咱們娘倆的江山如何能坐上,也許早被人家給連鍋端了。
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自己當年一樣,經歷過殘忍的事,能變得心硬起來。她想警示兒子,當皇帝后必須狠起來、惡起來,不能有婦人之仁。想讓他看看人彘,磨練一下他的膽量。
可她走后,惠帝依然象傻子一般,而且一連數日不愿起床。
太后急召醫官診治。醫官投了好幾服安神解憂的藥劑,才覺有些清爽,想起戚夫人慘樣,又是嗚咽不止。他萬萬沒有想到,當年妍雅無雙寵冠后宮的戚夫人、彈琴擊筑吹笛作歌唱《上靈》、腰肢裊娜翹袖折腰為舞的戚夫人,會變成一個怪物!呂太后再遣宮監探問,惠帝向他發話道:“汝為我奏聞太后,此事非人類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可請太后自行主裁罷!”呂后聽了不免懷慚。悔不該令惠帝前往觀看,但有一件事正中其意,那就是惠帝請她主政,她于是獨攬大權任意妄為,竟將辟陽侯審食其留在宮中,一同飲食起居坦然無忌。
周昌聽說愛子遇害,又聞戚夫人慘死,也是憤恨不已!不過為了保全劉如意,又不能跟外人明言,于是稱疾不朝厭聞外事。
卻說劉邦稱帝以后,對群臣論功行賞,劉邦以蕭何為首功,曹參功居第二。曹參心中不服,認為自己應居首功,從此曹參與蕭何之間便存在間隙。
蕭何臨終前,惠帝前來探望,并且詢問道:“蕭丞相之后,誰可為相乎?”蕭何答道:“知臣莫若君,陛下應該知道臣會舉薦誰。”惠帝思索片刻后問道;“蕭丞相認為曹參如何?”蕭何淚如泉涌答道:“陛下已經找到合適的人了,老臣可以無憾而去矣。”蕭何為國家舉薦人才,并不以自己的喜惡而決定,他認為曹參是一個有治國之才的能人。
曹參得知蕭何去世的消息,安排門客準備行裝,并且說道:“我將要入朝當相國去了。”不久朝廷果然派人來召曹參入宮為丞相。原來,曹參知道蕭何一定會舉薦自己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