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定英布 二
- 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 洪劉華
- 2675字
- 2025-07-09 14:09:07
第35章 平定英布 二
舞陽侯樊噲見高祖疏遠大臣,深恐內中有變,倚著自己與高祖連襟,比起諸人更加親近,便自愿為首率領諸人入見,大眾贊成。樊噲于是在前先行,諸大臣隨后一同進入宮門。守門人阻他不住,樊噲一直排闥入內,望見高祖將頭枕在一個宦者身上。
樊噲見高祖神情懶散,不覺流淚說道:“從前陛下與臣等東征西討意氣雄壯,如今天下已定,陛下神情竟與昔日大異,群臣聞陛下患病盡皆憂懼。陛下不與臣等相見,乃獨與宦者同處,還記得二世趙高之事乎?可為寒心。”高祖見樊噲說得激切不覺大笑,即由床上起坐。諸大臣見高祖容色如常方才放心。其實高祖無甚大病,只因近日被戚夫人纏擾不過,欲立趙王如意為太子,自己心中委決不下,便尋個靜處獨自沉思此事,不光諸大臣不得見面,連呂后、太子、戚夫人、劉如意等也都不與相見。樊噲是呂后妹夫,自然一心顧著太子,怕他想偏了欲行廢立,所以才帶領群臣闖了進去。又借宦者在旁提及二世、趙高,隱喻廢立可以亡國。
劉邦起義后,樊噲就是劉邦的堅實臂膀,樊噲殺狗手藝精湛,打起仗來也勇猛無敵,而且總是沖在最前面。因此每取得一次勝利,樊噲就晉升一級。
劉邦稱帝后,冊封呂雉為皇后,立劉盈為太子。呂后野心勃勃鋒芒畢露,沒等劉邦同意就把一代兵圣韓信捅成篩子,還將彭越垛成肉醬。劉盈生性仁懦,大權旁落已成必然,于是劉邦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為求自保,也熱衷于為兒子哀求。呂后當然不肯放手,煮熟的鴨子怎么可能飛了,于是拉攏樊噲。樊噲見了戚夫人象兇神惡煞一般吹胡子瞪眼睛,揚言遲早要殺了她,戚夫人嚇得魂飛魄散,急忙鉆進劉邦懷里啼哭。后來戚夫人見到樊噲就像見到鬼一樣,遠遠地躲著走。
呂后也終日提心吊膽,十分憂慮,要想設法保全太子,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真是愁揚百結珠淚雙垂。
卻說東園公、夏黃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四人,見高祖欲令太子領兵,明的是想借事廢他,乃相聚一處密議道:“我等來此本為保護太子,如今太子領兵事在危急,豈容袖手旁觀?”
于是一同往見建成侯呂釋之,說道:“太子領兵,縱使有功位不加尊,若是無功便當受禍。而且部下諸將從前相隨主上,平定天下,立有功勛,自命甚高。今使太子統領此輩,無異以孤羊帶領群狼,誰肯服從命令替他盡力?此去不能成功。吾聞韓非子有言:‘母愛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奉主上,趙王如意常常抱在面前,將來定然代為太子。現在事已危急,足下何不速請呂后往見主上,如此如此方可免禍。”呂釋之聞言大悟,此時天色已晚,也等不得天明,便乘夜入宮見了呂后,告知四人言語。呂后覺得四人甚有見解,遂即依計而行。
次日呂后往見高祖,待得無人在側說道:“英布乃天下猛將,善于用兵非同小可。如今朝中諸將皆陛下舊日同輩,卻命太子統領,此輩豈肯聽命?太子縱有本領無從施展。若使英布聞知愈加放膽,長驅西來更無畏忌,天下危矣。陛下雖然抱病,勉強載入臥車統兵前進,諸將見陛下親征,何人敢不盡力?陛下雖不免受些辛苦,但是為了妻子也是無法,還望陛下強自支持。”呂后連哭帶說淚流滿面。高祖覺得她的話也有道理,便向呂后說道:“我早知豎子本不中用,只得自行罷了。”于是發下命令預備親征。
汝陰侯夏侯嬰聽說英布造反,疑其不實,便召其門客薛公問之,薛公道:“此人當然造反。”夏侯嬰道:“英布受主上之封據有淮南,南面稱王富貴已極,何故造反?”薛公道:“英布與韓信、彭越三人一同立功,一體受賞,今韓信被殺,彭越伏誅,英布自疑禍及其身,所以造反。”夏侯嬰深服其言,于是向高祖舉薦。高祖立召薛公問其意見,薛公道:“英布造反不足為怪,不過英布本是驪山刑徒,得遇亂世據國封王,此等人但顧一身,并無遠慮,陛下安枕而臥,可保無事。”高祖稱善,下詔封薛公為關內侯,食邑千戶,擇定吉日,自同諸將統領大兵起行。
此時張良正在臥病,聽說高祖出征,勉強出來相送,因對高祖說道:“陛下出征,臣理應隨行,無如病甚不能如愿,今有一言上陳。楚人生性猛利,望陛下切不可與之爭鋒。”高祖允諾。張良又請命太子為將軍,統領兵馬留守關中,高祖依言。此時叔孫通已為太子太傅,高祖又命張良為太子少傅,張良受命自回,高祖催軍進發。
當日英布決意起事,于是召集部下說道:“主上年紀已老厭倦兵事,聞我起兵自己未必肯來,定然派遣諸將迎敵,論起諸將之中,只有韓信、彭越二人最為可慮,如今二人已死,其余皆不足畏,我軍奮勇前進可操勝算。”于是下令東攻荊國,荊王劉賈親自領兵來迎。戰了一陣,劉賈兵敗被殺,英布盡收荊地之兵,渡過淮水攻入楚地。楚王劉交領兵拒之,劉交分兵為三,有人諫道:“英布善戰為人所畏,今分為三軍,彼若敗吾一軍,其余一定都散走,安能彼此相救?”劉交不聽,遂與英布接戰,前軍戰敗,后二軍果然散走,英布乘勝長驅西進,適與高祖大軍相遇。
高祖下令安營,親自登高望敵,遙見英布軍隊甚多旌旗齊整,人馬雄壯十分精練,又看他行軍布陣一如項羽。高祖見了知是勁敵,心中不悅,遂令諸將領兵出營排成陣勢。高祖自到陣前,遣人傳語英布出來相見,英布即引部眾到來。高祖一見英布便說道:“朕封你為王南面稱孤,有何不足何苦造反?”英布答道:“我也不過想當皇帝而已。”高祖怒罵英布反復無常,揮兵進攻。英布部下接住廝殺。高祖恐將士懈怠,親在前敵督戰,不料忽被敵箭射中,高祖忍痛不肯退卻,兩下大戰良久,英布大敗而退。原來英布料高祖自己不來,誰知事出意外,今日陣前相見不免膽怯。漢軍諸將見高祖扶病臨陣受傷不退,于是人人奮勇陷陣,英布抵敵不住,率領余眾一路退去。漢兵立即從后追趕。
英布逃到江南,隨身僅有百余人,正在無路可走,心中十分危急,忽有長沙王吳臣遣人到來,邀請英布前往長沙,說是要與他一同投奔南粵。英布本是長沙王吳芮女婿,此時吳芮已死,其子吳臣嗣立為王。英布因吳臣是他妻兄,自然相信不疑,遂與使者一同起行。
到了長沙,吳臣設筵款待,飲酒至晚,英布大醉,即投公館宿歇,將二鼓之后,吳臣同四十武士,各執利刃,從公館后門暗地越墻而過,徑到英布寢歇處。只聞英布鼾睡如雷,吳臣看得較近,用力一劍,將英布斬首落地,耳房中有十數從人聽到聲音后叫道:“大王房中如何有人?”急起身搶出,四十個武士將他們攔住,盡行殺死。
次日天明,吳臣將英布首級過江來見漢帝,漢帝聽說英布被吳臣殺死,甚喜,急召入,令吳臣將英布首級捧上驗看。陳平諫曰:“不可!英布乃世之驍將,今被暴殺,魂魄未散,恐有惡氣沖犯龍體。”帝曰:“朕自豐沛起兵,十數年來經百余戰,大小首級不知見過幾萬,豈懼英布首級耶?”遂捧上觀看,帝大罵曰:“黑面賊:不安守臣節,卻要謀反,今被斬首,你還敢再縱橫吳楚之間耶?”言未畢,只見英布睜圓怪眼,須發直豎,一陣惡氣將帝沖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