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廢立風波
- 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 洪劉華
- 2462字
- 2025-07-09 15:59:31
第33章 廢立風波
周昌是沛人,他和堂兄周苛都在秦時擔任泗水士卒。劉邦在沛縣起兵的時候,打敗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監,二兄弟以后就追隨劉邦。
公元前203年,楚軍在滎陽把劉邦團團圍住,情況緊急,劉邦悄悄逃出重圍,命令周苛留守滎陽城。楚軍圍滎陽,周苛以“反國之臣,難與共守”為由殺了魏豹。楚軍攻破滎陽,想任命他為將領,周苛痛斥道:“你們這些人應該趕快投降漢王,不然的話很快就要做俘虜了!”項羽聽罷大怒,立刻烹殺了周苛。于是劉邦拜周昌為御史大夫。周昌經常跟隨漢王,并且多次擊敗項羽軍。高祖六年時周昌被封為汾陰侯,周苛的兒子周成也被封為高景侯。
周昌為人強直敢言,不過因為口吃不善措詞,就使一時不能盡說,掙得頭面通紅,也一定要徐申己意不肯含糊,所以蕭、曹等都視他為諍臣,就是高祖也稱他正直,怕他三分。
一日周昌有事入陳,趨至內殿,即聞有男女嬉笑聲,凝神一瞧,遙見高祖上坐,懷中攬著一位美人兒調情取樂,那美人兒就是專寵后宮的戚姬,周昌連忙掉頭轉身就走,不意已被高祖窺見,撇了戚姬趕出殿門,高呼周昌。周昌不便再行,重復轉身跪謁,高祖趁勢展開兩足,騎住周昌頸項問道:“汝既來復去,想是不愿與朕講話,究竟看朕為何等君主呢?”周昌仰面睜看高祖,把嘴唇亂動片刻,激出一句話道:“陛下好似桀、紂哩!”高祖聽了大笑,將足移下放他起來。周昌才將他事奏畢揚長自去。
戚夫人生得天姿秀麗,容光照人,善能鼓瑟擊筑,又能為翹袖折腰之舞。《出塞》、《人塞》、《望歸》等曲一經戚姬度入嬌喉,抑揚宛轉真個銷魂。隨身侍女數百人皆習音樂,每當歌舞表演時一齊舉首高唱聲徹云霄,高祖甚悅。
戚姬既得專寵,便懷著奪嫡的思想,日夜在高祖前顰眉淚眼,求立兒子如意為太子。高祖不免心動,且太子劉盈秉性柔弱,不若如意聰明,索性趁早廢立,既可安慰愛姬,復可保全國祚。只是呂后隨時防著,但恐太子被廢,幾視戚姬母子為眼中釘。
會值如意改封,高祖欲令他就國,驚得戚姬神色倉皇,慌忙向高祖跪下,未語先泣,撲簌簌的淚珠兒不知墮落幾許!高祖便婉語戚姬道:“我本想立他為太子,只是廢長立幼名義未順,還是從長計議罷!”哪知戚姬聽了此言索性號哭失聲,宛轉嬌啼不勝悲楚。高祖又憐又憫,不由脫口說道:“算了!我就立如意為太子便了?!?
翌日臨朝召集群臣,提出廢立太子的問題,群巨驚駭,黑壓壓地跪在一地同聲力爭,無非說立嫡以長古今通例,且東宮冊立有年并無過失,如何無端廢立,請陛下慎重云云。高祖不肯遽從,顧令詞臣草詔,驀聽得一聲大呼道:“不。。。。。。不……不可!”高祖瞧著乃是口吃的周昌,便問道:“你只說不可兩字,究竟是何道理?”
周昌本來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非常氣憤,也就口吃得更加厲害了,周昌越是惶急,越是說不出口,面上忽青忽紫,好一歇才掙出數語道:“臣口不能言,但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敢奉詔!”
高祖看周昌如此情形,忍不住大笑起來;滿朝大臣聽他說出兩個期期,也都暗笑不已。究竟期期二字何解,周昌自己也說不清楚。本來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被周昌口吃弄得不了了之。
高祖笑了數聲退朝罷議,群臣都起身退歸,周昌亦趨出,殿外遇著宮監,說是奉皇后命延入東廂,周昌不得不隨他同去。既至東廂門內,呂后已經立候,正要上前行禮,不料呂后突然跪下,周昌急得手忙腳亂,慌忙屈膝俯伏,但聽呂后嬌聲道:“周君請起,感君保全太子,所以敬謝?!敝懿鸬溃骸盀楣粸樗?,怎敢當此大禮?”呂后道:“今天若非周君力爭,太子恐怕已經被廢了。”說畢乃起,周昌也起身自去。
高祖退朝以后,戚姬大失所望,免不得又來絮聒。高祖道:“朝臣無一贊成,就使改立,如意也不能安。我勸你還是從長計議?!?
戚姬泣語道:“妾并非定欲廢長立幼,但妾母子性命懸諸皇后手中,總望陛下曲為保全!”
高祖道:“我自當慢慢設法,決不使你母子吃虧?!?
戚姬無奈,只好收淚耐心等待,高祖沉吟數日未得良謀。每當愁悶無聊,便與戚姬相對悲歌,唏噓欲絕。
一日劉邦獨自不樂慷慨悲歌,滿朝文武不知道怎么回事。當時掌管符璽的御史名叫趙堯,他的年紀很輕,但是卻揣摩出了劉邦的心思,于是趙堯就主動去找劉邦談心。
趙堯人雖然年輕,但是非常有才,周昌是御史大夫,是所有御史的頭兒。周昌有個朋友叫趙人方,他跟周昌說:“你手下那個趙堯,不是一般人,你要好好重用他。”結果周昌很無所謂地笑著說:“那小子那么年輕,就是個刀筆小吏,不至于這么重視他。”
不料周昌這話讓趙堯知道了,趙堯就記恨在心,天天想著怎么報復把周昌給擠走。
現在趙堯見了劉邦,就問道:“皇上近來心情不佳,可是因為趙王年少,戚夫人又與呂后不和,擔心您萬歲之后趙王不能自保?”
這劉邦倒也是開明,換作后來的朝代,有幾個敢當著皇帝的面說“皇帝萬歲之后”?劉邦嘆了口氣說:“是啊,我很擔心,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趙堯說:“這好辦啊,陛下只要為趙王(劉如意)安排一個強硬的相國,并且是呂后、太子和群臣都敬畏的人就可以了?!?
劉邦點了點頭,回答說:“我也是這么想的,可是沒有想出合適的人選啊?!?
趙堯笑了笑,說:“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強正直,從呂后、太子到群臣,沒有不怕他的。全朝臣上下,只有他合適。”
劉邦想了想,還真是。雖然周昌是支持太子的,可說到既有威望,又有能力,還要剛正不阿,除了周昌也沒有別的合適的人了。這樣一來太子失去一個強大的后盾,趙王劉如意倒是得到了一個有力的支持。于是劉邦決定把周昌改封為趙國國相,后來又覺得趙堯這小子很懂自己心意,便讓趙堯頂替周昌的位置封為御史大夫。
周昌臨走前哭的稀里嘩啦,上氣不接下氣地哭問劉邦:“臣從一開始就追隨陛下,陛下為什么要單單把我拋棄到諸侯國去呢?”
劉邦說:“我非常了解您的品格,雖然這是降職,但我實在為趙王擔心。再三考慮,除了您之外,其他人誰也不行!您就為我委屈一遭吧!”皇上這么信任,周昌自然無法拒絕。于是被調任趙國相國。
周昌雖然不同意劉邦改立如意為太子,但是不等于說他不喜歡趙王。他知道劉如意年幼戚夫人善良,母子倆根本震不住文臣武將!為漢室江山考慮,他選擇呂氏母子!這才是真正的忠臣!如果為自己的榮華富貴選擇站隊,那就是投機取巧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