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兔死狗烹 二
- 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 洪劉華
- 3049字
- 2025-07-09 14:09:07
第32章 兔死狗烹 二
呂后斬韓信已畢,即寫表申奏高祖,表曰:
大漢十一年九月,皇后呂雉上言:淮陰侯韓信既食漢祿,不守臣道,輒生異志,頓改初心,交結陳豨,大肆謀反,家奴告變,實有顯跡。密從蕭何之請斬首未央,夷其三族傳報邯鄲,曉諭北伐,使陳豨喪膽,奸宄消魂,天兵下臨,指日奏凱,臣妾不勝欣慰之至!
高祖覽表甚喜,既而追思韓信功勞,也很傷感,便跟左右諸將說道:“韓信歸朕之時,蕭何屢次舉薦,朕拜為大將,其后累建大功,諸將不能及,乃天下奇才,雖古之名將亦不及也。朕解衣賜食待之甚厚,豈可與陳豨交通謀為不軌?后既殺之,朕甚悼惜。”說完不覺淚下數行,左右也都泣涕,遂將韓信首級傳布遠近,人人莫不嗟嘆。
高祖因欒說告發韓信有功,便封之為慎陽侯。又向呂后問起韓信臨死有何言語,呂后便將韓信之語說了一遍。高祖聽說韓信提及蒯徹,便說道:“此人乃是齊國辯士,原來韓信造反都是由他指教,真是可恨。”遂使人赴齊,傳語曹參速將蒯徹拿來。曹參怎敢違慢,嚴飭郡吏四處兜拿。蒯徹無從逃脫,被吏役拿解進京,高祖怒目詰責道:“你敢教淮陰侯造反么?”蒯徹直答道:“臣原是叫他獨立,可惜豎子不聽我言,遂至族誅,當初韓信如果聽我的話,說不定現在就是皇帝哩。”劉邦大怒,喝令左右將蒯徹烹了,蒯徹呼天鳴冤。高祖道:“你教韓信造反,罪過韓信,理應受烹,還有何冤?”蒯徹說:“臣聞跖犬吠堯,堯豈不仁?但犬只知為主,非主即吠。也就是說:當兩個人相斗的時候,狗一定會幫助自己的主人而咬他人,但主人不一定比他人好。當初我在韓信帳前做事,只知道幫韓信出主意,哪里會想到大王呢?要是當時我在大王帳下,自然就不會幫韓信出主意了,而是為大王您著想了。今日海內粗平,未嘗沒有人不為他人懷謀,陛下能一一盡烹乎?人不盡烹,獨烹一臣,臣所以呼冤!”高祖聞言不禁笑道:“你真會說!我便放了你罷!”遂令左右為蒯徹釋縛,蒯徹再拜而出,仍回到齊國去了。
蒯徹把自己比作狗子,把劉邦比作堯帝,劉邦當然高興,所以放了他。
劉邦聽說韓信死后,太史公用“且喜且憐”來形容。喜的是漢朝隱患沒了,憐的是韓信的功勞與才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韓信將項羽消滅以后,他的價值也就到頭了。劉邦馬上奪取了他的兵權,而且降職軟禁。呂后將韓信誘騙殺掉,這件事情劉邦雖然不知道,但卻是他最想做的。劉邦怕自己殺了功臣被天下人恥笑,而呂后一點也不怕。
那蕭何為什么要害韓信呢?因為韓信好比一個炸彈,隨時會被引爆。蕭何不敢拿自己的性命來賭韓信會不會造反,所以死掉的韓信才是好韓信。
韓信死后,蕭何滿眼是淚抬頭望天,他說:“我蕭何計殺韓信,終不負天下蒼生!”
是啊,蕭何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維護自己和劉邦,他也不愿意天下再動干戈,就算有一萬個不舍,他還是要除掉韓信。
卻說高祖親征陳豨時行至邯鄲,曾遣人往召梁王彭越帶兵前來。彭越說是有病不能自來,不過遣將領兵前往邯鄲接應。高祖見彭越不到心中大怒,又遣使者責備彭越。彭越被責自然恐懼,便想親見高祖當面謝過。梁將扈輒諫道:“不可,王之前不往,如今見責始往,往必被擒,不如趁此舉事。”彭越心想扈輒所慮甚是,韓信被擒就是榜樣。因此止住不行。但扈輒勸他造反,他也不肯。
誰知彭越太仆因事犯罪,怕他究治,便逃到洛陽向高祖上書,說梁王與扈輒謀反。高祖得書不動聲色,遣使者赍詔到梁,隨帶武士多人。彭越自出接詔,使者乘其不備,命武士將彭越、扈輒拿下,一直解到洛陽下入獄中,交廷尉王恬開審辦。
王恬開奉命審出實情,原是扈輒起意,彭越并未聽從,依照法律彭越無罪。王恬開照實上奏。高祖情知彭越冤枉,不忍殺之,下詔將彭越免為庶人,移到蜀中青衣縣居住,即日遣吏役押送起行。彭越雖然受冤,卻還留得性命,于是隨著吏役上路。
一日行至鄭地,正好呂后由長安起程前赴洛陽。兩下相遇,彭越見是呂后,立即淚流滿面拜謁路旁,備陳始末自明無罪,懇求呂后向高祖說情,將自己放回昌邑故里。呂后聞言慨然許諾,并用好言安慰,即命彭越隨同自己同到洛陽。彭越收淚謝了呂后,高高興興隨她前進。
不日到了洛陽,呂后入見高祖道:“彭越乃是壯士,今陛下令居蜀地,無異養虎貽患。不如趁此時誅之。”高祖又把他交給廷尉王恬開審訊,王恬開迎合呂后之意,說是罪應族誅,高祖準奏。此時彭越正在盼望詔書下來赦他回里。誰知詔書說他謀反應當族誅。這時才知道自己竟為呂后所賣。
彭越起事時就說,他年老了,與劉邦第一次一起作戰時,并沒有跟隨劉邦西進,一度成為孤軍,彭城之戰失敗,彭越又沒和劉邦西去,半生漂泊,只不過想要安身立命之所。發配去蜀,一年老,二沒兵權,怎么會是禍患呢?
第一次幫劉邦打昌邑,第二次幫田榮打項羽,從不考慮太多,總是一口答應,作為山東人的彭越,2000多年前就以豪爽示人。
彭越和韓信一樣,也是劉漢奪取天下的大功臣之一,盡管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不如韓信,但他有先進的游擊戰術實踐,為后世的游擊戰爭做理論,其功績可以和韓信相提并論,其光芒閃爍2000多年。
在楚漢戰爭中,正是他率部在楚軍后方開展神出鬼沒的游擊戰爭,用“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靈活戰術,讓項羽成了頭疼不已的“撓背王”,可以說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他不僅沉重打擊了楚國的軍需補給,而且使項羽兩面作戰疲于奔命。可以說楚漢戰爭正是在漢軍的正面防御、韓信的千里突圍和彭越的敵后騷擾,三位一體珠聯璧合的有機配合下,才取得了大漢立國的決定性勝利,三者缺一不可。
到了三月,高祖下令誅死彭越滅其三族,并將他的肉切碎分賜諸侯,懸其首級于洛陽市上示眾,遣武士看守,并下詔道:“有人敢收尸者,即行捕拿。”數日后,果見一人身穿素服,隨帶祭禮來到彭越頭下,跪在地上排列祭品,拜畢放聲大哭,甚是哀切。武士一擁上前將他拿住,問起姓名乃是欒布。
原來欒布本是梁國人,家甚貧困,流落到了齊國,在一酒店中充當酒保,遂與彭越交好。后來彭越入鉅野為盜,欒布被人劫去賣到燕地為奴,偏遇家主被人殺害,欒布為其家主報仇殺死仇人。此時臧荼為燕將,聽說此事后覺得欒布甚有義氣,于是舉為都尉,臧荼為燕王時,又用欒布為將軍。
項羽既滅,臧荼起兵叛漢。高祖討平燕地,欒布兵敗被擄。彭越向高祖請贖欒布,高祖許之。彭越遂將欒布贖回,以為梁國大夫。此次欒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齊國,待回來時才聽說彭越已死,有詔禁人收視。欒布感念彭越私恩,又悲他死得冤枉,于是不顧自身安危來到洛陽,哭祭一回后任其捕拿。
武士捕了欒布奏聞高祖。高祖命將欒布帶進后罵道:“彭越謀反伏誅,吾有詔禁人收視,汝敢哭祭,明明與彭越一同謀反。”說罷喝令左右烹之。左右答應一聲,一齊擁上將欒布提起,正要擲入湯釜。欒布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全然不懼,但因一腔冤憤未盡發泄,于是回顧高祖道:“臣有一言,愿說畢后然后就死。”
高祖道:“汝有何言可即說來。”左右將欒布放下,欒布大聲道:“陛下自從彭城敗回,受困于滎陽、成皋之間,全賴彭王在粱地與漢聯合,斷楚糧道,項王有后顧之憂,所以不能引兵西進。當此之時,彭王為楚則漢破,為漢則楚破,楚漢成敗皆出于彭王。況垓下之圍若無彭王,項氏不至滅亡。及天下已定彭王受封,也想傳之萬世。今陛下征兵于粱,彭王因病不能親行,陛下即疑為反叛將其誅滅,臣恐功臣從此人人寒心。現在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請即就烹。”
欒布朗朗說了一遍,替彭越死后吐氣,自覺爽快,也不待武士動手,自己撩起衣服便向湯釜跳去。高祖聽欒布所言不錯,又見其人慷慨義烈,不由心中感動赦了欒布,并且拜為都尉,后以軍功封俞侯,為燕王相。后來燕、齊之間皆為立社,曰欒公社,此是后事。
高祖既殺彭越,遂將粱地分為二國。立子劉恢為梁王,劉友為淮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