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韓信拜將 二
- 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 洪劉華
- 2427字
- 2025-07-03 19:24:28
第22章 韓信拜將 二
漢王即到齋宮洗手,然后傳旨文武百官執事人員,安照原定禮儀就位行禮,如有喧嘩失儀者,定以軍法從事。只聽三聲炮響一路香風,引禮官導引韓信上壇,漢王捧龍章鳳篆,樂隊奏八音之章,太史官讀祝文曰:
“漢中王劉邦,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元曰:臣邦賴天地之德,肅清海宇為國求賢,是以拜韓信為大將,并專征伐之權,蕩天下之妖氛,扶乾坤之正氣;效黃帝拜風后,大舜拜皋陶,殷湯拜伊尹、周武拜呂望。今項籍橫暴西楚背約為王,弒君獨霸劫墓取財,開宮戀女屠戮咸陽,焚燒阿房天厭神怒。韓信有鬼神不測之機,抱滄海難度之志,人中豪杰國士無雙,今用以為將,允孚公議。尚饗!
太史官讀罷祝文,漢王行禮畢,乃拜韓信為破楚大將軍。漢王親捧虎符玉節、金印寶劍授與韓信曰:“從此上至于天,下至于淵,盡從將軍節制。將軍其欽承之!”
韓信跪而奏曰:“臣聞國不可從外而治,軍不可從中而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敢不盡心竭力以報陛下!”漢王大喜道:“恨得將軍之晚也!”于是與韓信一同下壇。
第二天百官上朝,武士押樊噲于朝門外聽旨發落。漢王曰:“朕拜韓信為大將,據蕭何之三薦,會張良之角書,稽其抱負聽其議論,知其為有用之才也;樊噲朕之親戚,自恃功高沖突儀仗,阻駕妄言,無人臣之禮,昨已擒拿,法宜當誅,以警三軍。”
蕭何曰:“主上困處漢中,終日思求大將,今得韓信,實為國家之大幸,諸公亦得東歸矣。樊噲無知,出此狂言,犯法當誅,但念豐沛元勛,鴻門護從,姑擬寬宥,以昭褒績。如再違犯,斧鉞難免。請自圣裁定奪。”
漢王隨即傳旨:“樊噲恃功狂悖,似難寬宥,下議有辭,姑從所議,仍令帶罪征進,聽軍門節制。”一唱一和,近臣即傳旨釋放樊噲。
樊噲自此聽從韓信節制。
一日,漢王車駕同百官來到教軍場,觀看營陣隊伍,與前通不同,甚喜。韓信具甲胃至王前持立不拜,乃曰:“臣甲胃在身,未敢行禮,只將手冊一本捧上,請陛下圣覽。”上面皆是曉諭將士之言: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退,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點視不到,違期不至,動乖帥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祿違度,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具主將,不聽約束,梗教難治;此謂橫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弦絕,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纛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其七:謠言詭語,造捏鬼神,假托夢寐,大肆邪說,蠱惑吏士;此謂妖軍,犯者斬之。
其八:奸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掇吏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逼淫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其十: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其十一:軍中聚眾議事,私近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
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于外,使敵人知之;此為背軍,犯者斬之。
其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此謂恨軍,犯者斬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后,言語喧嘩,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
其十五:托傷詐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前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其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以上禁令,訂為一冊,用帥印鈐封進上,與漢王留覽;再寫一冊,交與軍正官曹參收掌。
漢王看罷禁令后嘆曰:“前日操練人馬,真兒戲耳!今日如此調度,如此發落,三軍焉有不整?人心焉有不服?以此東征,寡人自無憂矣!”遂命駕回。
卻說韓信整點人馬完備,請漢王擇日啟行東征。眾將士面面相覷道:“棧道尚不曾修完,元帥如何便要東征?卻從哪條路出師?”各人不知來歷,又不敢動問,密來奏漢王,漢王差人召入蕭何問道:“韓元帥今早請朕車駕東征。樊先鋒修補棧道未完,卻從哪條路進兵?卿可往韓信處一問以解疑問。”蕭何當夜就到韓信住宅。此時韓信正在燈下查點各路起兵文書,尚未寢歇,見蕭何擊門,韓信急整衣冠出迎,分賓主而坐。蕭何近前附耳道:“今早元帥請漢王車駕東征,漢王疑大軍不知從何路進發,差蕭何前來請明,乞示方略。”韓信曰:“丞相昔日與子房相別燒絕棧道,定知此路,丞相又何必下問?”蕭何曰:“當時雖知有路,未聞其詳。又見將軍差樊噲修整棧道,以此致疑。”韓信曰:“此乃明修棧道,使章邯不為準備,我卻從陳倉小路進發,不五日就到散關,丞相請將此言回奏漢王,不必圣慮。”蕭何聞言甚喜,急來奏知漢王。漢王此時也未就寢,聽到蕭何所奏十分喜悅。
卻說韓信催動人馬,將到太白嶺時吩咐盧綰說:“我昔日過太白嶺下遇一壯士,姓辛名奇,其人最有義氣,留我過一宿,拜為兄弟。其家賣酒為生,汝可到彼訪問得實,我要親往一拜,以報昔年相遇之愛。”盧綰領命前去訪問,不一時回報:“山坡邊有一壯士,逐一大蟲繞山而來,眾軍士將他們一起圍住,所以不能通行。”韓信策馬近前,看那壯士頭戴虎皮磕腦,身穿黑豹皮裙,手執三股鋼叉,那虎見壯士趕來,又見三軍圍繞,便望壯士一撲,壯士就勢一叉,正中大蟲項下,大蟲不能動身。眾軍士一齊近前亂槍戮死。韓信看那壯士時,正是太白嶺下故人辛奇。辛奇一見韓信,急來拜伏在地。韓信急忙下馬扶起。辛奇便道:“小弟聞元帥修棧道,只道人馬從棧道出,不想元帥興兵到此,大慰所望。”韓信曰:“自別賢弟日久,因國事忙,未得具書奉問。今日到太白嶺,不想得遇賢弟,十分大幸!”即差后軍牽馬來,一同辛奇上馬,又問:“賢弟移居何處?就同拜見老母。”辛奇曰:“轉過山嘴高崖處便是寒居。。”韓信遂同十數親隨同到辛奇家。辛奇請老母并妻子出來相見,韓信具黃金百兩奉老母,辛奇不敢受,韓信曰:“此皆漢王所賜,奉賢弟為養母之資,賢弟可隨我建功立名,豈不美哉!”辛奇拜謝收領。韓信曰:“汝母即我母也,賢弟遠去,豈可使老母獨居山僻?”吩咐兩親隨送辛奇老母與妻子到漢中居住。辛奇拜辭老母,吩咐妻子用心侍奉,隨同韓信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