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邯降楚 一
- 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 洪劉華
- 2761字
- 2025-07-03 19:24:28
第10章 章邯降楚 一
章邯聽說楚兵要與秦兵決一死戰,急召王離、蘇角、王官等人到帳下分付道:“項羽勇冠三軍不可輕敵。你們各隊人馬分為九路,連寨結營,待我與彼對敵,每隊以次接應,待楚兵深入重地,九路人馬合兵截殺,必獲全勝。”眾將得令,各調人馬準備。只見楚兵已到,項羽一馬當先,章邯出馬對敵。項羽一見章邯便切齒罵道:“逆賊殺我季父,此仇不共戴天!”罵完躍馬挺槍直取章邯,章邯舉槍相迎,二人大戰五十回合,章邯敗走。未及五里遠,早有王離人馬接應,章邯退后,王離出馬與項羽交戰,不到二十回合,項羽賣個破綻,王離一槍刺來,項羽躲過,就勢將王離捉過馬來,眾軍將王離綁縛歸陣。章邯見王離被擒,撥馬便走,項羽大叫道:“逆賊哪里去?”催動人馬追趕,項羽騎的是烏騅馬,日行千里,眾軍跟不上,俱落其后,項羽騎馬飛奔章邯。章邯見項羽無兵,又回馬交戰,項羽恨不得一槍刺死章邯,章邯只是招架,如何當敵?危急之時,秦將涉間兵到,接住項羽廝殺。戰不十合,項羽按住火尖槍,順手一鞭望涉間打去,涉間落馬而死。章邯逃走。
各國將士聽說楚兵進攻,以為楚軍一定會被秦兵殺敗,于是都立在自己營壁上觀戰,沒有一個陣營出兵。當看到楚軍將秦軍打得落花流水時,諸侯們都嚇得膽戰心驚。
項羽既破秦軍,傳令各國將軍都來相見。將軍們俯伏地上不敢仰視。項羽此時尊嚴無比威震天下,各國將軍皆歸節制。
趙王歇與張耳見已解圍,親自出城拜謝項羽及諸將。接著又往陳余營內責其不肯相救,張耳、陳余遂生嫌隙。
項羽又領精兵三十萬追趕章邯。所到郡縣都簞食壺漿迎候楚軍,各路諸侯膝行而見,項羽勢力益震,以此日行五十里,或三十里。范增諫曰:“章邯遠遁,諸候順附,天人響應,正是將軍化家為國之時,何必親冒矢石追此窮寇?以增愚見,不若屯兵漳南養精蓄銳。趙高乃妒忌小人,二世又昏暗不知征戰之苦,章邯居外兵不應手,必然心志恍惚持疑不定,兼之將軍神武,破邯滅秦指日可見也。”項羽道:“謹如先生之教?!庇谑峭捅哪喜活}。
章邯屯軍函谷關,士卒無糧馬無草料,各路諸侯又與楚軍會合同力攻秦。章邯派長史司馬欣傳報二世。趙高卻不投進,且有不信任章邯之意。司馬欣急忙逃回軍中,他怕有人追殺,所以沒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殺他,但是沒有追上。
司馬欣報告章邯說:“趙高居中用事,我們不可能有所作為。如果仗打贏了,趙高必然嫉妒我們的功勞;仗打不贏,我們免不了要被處死。希望將軍深思熟慮?!闭潞牶螵q豫不決。
卻說秦二世一日出獵回宮,眾宮嬪迎入,二世就在寢宮安歇。一宮嬪低聲問內使道:“外邊消息如何?”內使道:“聽說章邯連敗九次,折兵三十萬,楚兵不日過關,我等不知如何是好呢!”二世聽到后急忙叫宮嬪內使過來問道:“你們剛才說的什么?”二人俱到二世面前泣奏道:“今天下諸侯十分變亂,章邯折兵三十萬,秦地不久為楚兵所奪,臣等死無葬地矣!”二世大驚曰:“汝等如何得知?”眾人道:“內外無人不知,惟陛下被趙高蒙蔽不得知也!”二世急召趙高罵道:“汝為丞相,事無大小皆汝執掌,前日蒙蔽屈殺李斯;今日兵敗國家危急,你如何不奏我知,終日只在我面前欺誑?罪當誅戮!”趙高免冠叩首道:“臣雖備員丞相,只管內事侍奉陛下。若征討賊寇,卻在大將軍章邯、王離等人,如今差人追問章邯慢軍之罪,再遣大將征進自然無事。外邊聲勢不過是別人傳說,章邯又無奏報,陛下何必聽宮宦之言耶?章邯等人喪師辱命略無寸功,緣情論罪法當賜死。今再選大將代彼征伐,庶為便益。”二世準奏。趙高就令侄子趙常為使,召回章邯等問罪不題。
這時有人來報章邯:“趙高專權內外蒙蔽,因二世責他欺誑之罪,趙高致疑要害將軍,目下已將三家老小拘禁。”章邯聽后大驚道:“內有權奸外有勁敵,兩難之地如何區處?”遂請董翳等將從長計議。董翳曰:“趙高心計最難測度,一言之間李斯夷族。今若嗔怒,吾輩定遭毒手?!毖晕串叄缬刑焓冠w常到營。眾將迎接詔書,趙常到營開讀,詔曰:
征討之命,出于天子,閫外之寄,主于元戎。爾章邯等統兵征伐,喪師辱命,未有降旨就敢回師,上下之分殊為背叛。今差騎將趙常往拘,系頸來見尚有酌處,如敢違抗罪不容誅。惟詔奉行!
章邯聽罷詔書大怒,與眾將等一齊揪住趙常,且大呼道:“我等披堅執銳親冒矢石,萬死一生不知受了多少辛苦,前與楚人九戰,一連數日晝夜不眠,每日不得一餐,今屢次差人奏事,趙高不容報進,卻反問我等重罪!與其隨命而赴死,不若斬使而雪恨?!闭f完拔劍欲殺趙常。
陳稀曰:“不可!若斬使實為抗命,夷族之禍恐難幸免,過去白起為秦將,攻城略地不可勝數,最后被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辟榆中幾千里地域,最終被斬于陽周。為什么呢?功勞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于是羅織罪名殺死他們。今將軍為將三年,損失士卒十幾萬計;而諸侯并起越來越多。趙高諂諛為時已久,眼下形勢危急,所以打算殺死將軍,將軍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況且天要亡秦,天下的人全都知道。將軍何不倒戈與各路諸侯聯合,簽訂和約共同攻秦,割地為王南向而坐呢?”
章邯聽罷對陳稀說:“君言雖然有理。但不知投何處為上?”陳稀曰:“別國新立大多狐疑,未可歸附,惟楚國將軍功震當時氣蓋天下,其他諸侯都肘膝而見,吾知他日滅秦者,必楚也。公當投楚,不失封王之貴。”章邯曰:“吾殺項梁與楚有仇,楚將軍豈能容我?”陳稀曰:“我與項羽陳說便利,料他定從其議。”章邯曰:“子往說之,吾專候來命?!?
于是陳稀匹馬到楚營求見元帥,項羽曰:“讓他進來!”陳稀入營,見禮畢,項羽道:“爾欲何為?章邯讓你為說客耶?”陳稀道:“章將軍勞苦三年,身經百戰,持兵日久,功難報秦。今者抗命拘使,情愿歸附將軍,共成王業,不知尊意如何?”項羽拍案大怒道:“章邯殺我季父,千載之恨百世之仇,正欲砍首以為溺器,豈容其歸附于我耶?”陳稀冷笑不止。范增曰:“項王威勢甚大持兵日久,不得入關者,因為有章邯為藩籬也。今章邯為二世趙高疑忌,今遣使賜死逼迫甚急,章邯進無所往退無所歸,不得已才仰附將軍。若將軍不念舊仇,撫之以恩結之以義,彼必感恩圖報,雖赴湯蹈火而為將軍所用也。古人云‘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瘜④娨送〕鸲纱笾\,天下之豪杰也?!表椨鹪唬骸败妿熤允且?。吾與章邯有仇,本不容降,但季父之仇一人之私也,國家用人天下之公也,豈可區區以報仇為念,而忘用人之公乎?如章邯有心向我,姑免舊忿準彼來降。他日滅秦之后,富貴當共之?!?
陳稀拜辭項羽回復章邯。章邯道:“據子之言即當投降,但恐范增多謀,或誘我歸楚因而致害,反中其計矣。子可再往以探虛實。”陳稀又赴楚寨見項羽道:“章邯想來投降,但恐將軍猶念舊仇自投陷阱。”項羽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重如泰山。欲殺章邯豈無別計?若誘而殺之,以后誰敢來降耶?”說完便折箭為誓付與陳稀。陳稀以折箭來見章邯,備說項將軍為人義氣。章邯大喜,于是取出趙常斬首示眾。然后領十萬兵馬徑赴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