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沉默之后的回響
- 重生記者之混水摸魚
- 瑞灃H
- 1288字
- 2025-07-05 16:10:48
第二天清晨,江文淵坐在出租屋的椅子上,窗外是灰蒙蒙的天色。他剛泡上一杯濃茶,手機便開始響個不停。
“江哥,出大事了!你那篇稿子上熱搜了!”
是蘇軾打來的電話,語氣幾乎壓不住興奮。
江文淵卻并未第一時間回應,而是低頭點開“聞遠社”客戶端。
——#新能源龍頭企業資金去向存疑#
這個話題已經登上了熱搜榜第七。
帖子下方的評論里,網友們的猜測五花八門:
“又是一家套殼吸血的主兒?”
“真的假的?看起來錘得挺準的,那個資金流圖太細了。”
“怎么沒有后續跟進?@鈞風儲能,有沒有官方說法?”
“信步步上搜了一下那個Miranta公司,真有這玩意兒,之前一點信息都沒有。”
“這次不是空口造謠吧,我看那張合同截圖都帶章了……”
江文淵將茶放在一旁,拿起手機,點進了“塔羅財經”公眾號。
——這是他前世熟識的一位財經自媒體博主,如今不過剛剛起步,粉絲不過五萬。
但已經足夠。
他將精心整理的推文大綱、圖表和話術包發送過去,幾分鐘后,那篇標題為《鈞風儲能疑似財務轉移:你不知道的“服務采購”灰色地帶》出現在了公眾號推送中。
他接著發了一條信息:
“幫我同步發在‘點經’平臺,做點評論引導。”
“點經”是一個新興的財經評論社區,聚集了大量對財務、政策極為敏感的散戶和中小機構投資人。
很快,一位ID名為“數據剖鱗”的老號發了長帖:
看完那篇稿子后去扒了下鈞風的歷年外包支出,發現‘系統集成支持’和‘智能檢測合作’這兩項費用增長得驚人,而實際國內的執行單位幾乎查不到,倒是有個香港殼公司年年遞延營業收入……這套路在哪見過?對了,春遠電力之前就是這么輸血出去的!
在江文淵的引導下,越來越多業內“懂行”的人開始自發地轉發、分析、發言。
更有幾個財經類視頻號錄制了解析短視頻,用圖解方式講解所謂“境外技術服務采購”的通道如何繞開監管:
“……你看,這類殼公司通常是在香港設立,以‘境外合作’為名義,接受來自內地企業的咨詢服務費,然后再匯出到某個沒有征信信息的開曼實體,而這個開曼實體,就是某某公司高層在背后控制的。以前在某教育集團上市前,就用過這種手法轉移利潤到創始人海外信托。”
視頻在平臺上迅速突破了十萬播放,評論區更是一片“又一個人血饅頭”的聲討。
中午時分,鈞風儲能終于在其官網掛出聲明:
“我司高度重視媒體關注的財務結構問題,正在組織內部復核。在我司查明前,請大家不要傳謠信謠。如有相關情況,我司會第一時間通報。”
但聲明并未否認任何指控,也沒有提及具體細節。
這反而被輿論解讀為“默認承認”。
與此同時,某大型金融論壇“財算社”上出現一則匿名帖子:
“鈞風高管疑似在境外設有關聯企業,資金往來軌跡與采購支出嚴重重合。此貼會持續更新資料圖譜。”
在江文淵的操盤下,話題如波濤層層擴散,步步緊逼。
到了晚上,“信步步”平臺首頁推薦的“風險預警監控”中,鈞風儲能的企業畫像出現黃色標記:“多筆對外投資路徑不明,數據核查中。”
這些,正是江文淵“溫水煮青蛙”的戰術:不直接爆炸,而是讓它一點點發酵,直到連中層員工都開始私下打聽“公司是不是出事了”。
“白永靖接下來會做什么呢?”江文淵望著香煙繚繞中的天花板,喃喃一句。
他知道,她絕不會坐以待斃。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這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