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行政部門
- 種田:從原始部落開始文明
- 圓月光輝
- 3248字
- 2025-08-25 15:40:59
魚上任后的第一個月并沒有像眾人預期的那樣,立刻啟動神諭的奇觀工程,也沒有發起任何新的開拓計劃。
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情。
他把自己關在了議事廳,謝絕了大部分的日常會見,只要求各個領域的負責人將他們日常管理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無論大小都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送到他面前。
一時間,寫著各種問題的蘆葦紙堆滿了魚的桌案。
“南工城的木炭供應與鐵礦石運輸經常在路上交匯,導致石板路擁堵。”
“商島貿易回來的布料,應該先送往主城的倉庫,還是直接運往北境作為軍需?”
“學院的新生入學數量激增,教室和老師都不夠用了。”
“兩個農莊因為灌溉水源的分配問題發生了爭執,如何裁決?”
問題瑣碎、繁雜,卻又真實地反映著這個龐大城邦運轉中的摩擦與阻滯。
魚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閱讀、分類、思考,他原本清澈的眼眸中,逐漸構建起一個全新的藍圖。
一個月后,魚再次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員。
“各位,過去我們像一個大家庭,所有事情都圍坐在一起商議。”
“但現在我們的家太大了,事務也太復雜。繼續用老辦法只會讓我們被瑣事淹沒,最終停滯不前。”
他拿起一塊削尖的木炭,在議事廳中央鋪開的巨大羊皮紙上,畫下了一個代表“白洛城”的圓圈。
“我們必須建立秩序。一種不依賴于某個人,而是依賴于規則和結構的秩序。”
他的手在羊皮紙上移動,一個個新的部門和它們的職責,被清晰地定義出來。
“我提議,設立‘六司’,作為城邦的常設管理機構。”
一條條命令被傳達出去。
有負責農業、臨場和礦山的農墾司,也有總管南工城及所有工坊的生產的百工司。
有負責對外貿易、海上運輸、以及內部物資流通的通商司,也有管理所有學院,負責知識整理記錄的文教司。
最后兩個是負責工程建設的營建司,和負責維護城邦的內部秩序與公平的律法司。
“以后,各司在其職權范圍內,可以自行處理絕大部分事務,無需事事提交議事廳。”
“只有跨部門的重大決策,以及關乎整個城邦未來的戰略方向,才需要我們共同商議。”
“至于我,”他指了指自己,“我將不再是事必躬親的酋長,而是這套體系的總協調者。我的工作是確保我們的文明順暢運轉,并為它設定前進的方向。”
“因此你們也不必再叫我酋長。”
“既然我們是城邦,那從今以后,你們可以叫我首領。”
“至于每一座城的負責人,可以叫做城主。”
“我將不再擔任白洛城的城主,白洛城城主一職由星擔任。”
“南工城的城主由公輸學士擔任。”
“生命之池和空中花園我打算將其單獨劃為一個區域,由麥擔任城主。”
“北境要塞由勝陽擔任城主。”
“南大陸的新營地由遠擔任城主。”
“商島由意負責。”
【白洛文明發明了行政部門,文明點數+10】
【行政部門:提高文明行政效率】
足足需要15點文明點數才能點亮的科技。
但白洛現在最不缺的反而是文明點數了。
大概是因為在這一階段沉淀了太久,只要是科技他就能直接點亮。
除了壽命。
——對于一個文明來說,壽命太高其實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意味著人口的年齡結構會出現問題,還是緩慢點亮比較好。
【行政部門:你的文明將出現官員階層,負責整體文明的行政架構,行政效率提高10%,行政命令效率提高10%,行政部門運作效率提高10%】
既然官僚是無論如何都會出現的階層,那白洛能做到的也只是盡可能地保證其健康運作。
行政改革的推行如同一股清流,逐漸疏通了白洛城邦內部那些擁堵的河道。
南工城的道路不再擁堵,因為通商司規劃了專門的運輸時段和路線。
水源糾紛很快得到了解決,因為律法司派出了專門的調解員,并依據農墾司提供的土地數據做出了公正的裁決。
學院的擴建計劃也迅速啟動,由文教司提出需求,營建司負責設計施工,百工司提供建材和人力。
行政體系的建立也極大地增強了白洛城邦對新增人口的吸納和整合能力。
而人口正是魚計劃中,啟動神諭奇觀工程最關鍵的資源。
威爾城邦已經離開,但西海岸的貿易仍在繼續。
那些非玩家控制的城邦對于貿易往往持積極態度。
尤其是在得知白洛城邦大量購買奴隸時,這些在小城邦里因為生產力限制反而起到反作用的奴隸們構成了雙贏的貿易。
一艘艘巨大的運輸船,滿載著對新生活充滿迷茫與期盼的人們抵達了白洛城的港口。
律法司在港口設立了登記站。
每個新來的人,無論家庭或個人,都會領到一個刻有編號的陶牌。
他們會被帶到臨時的安置區接受基礎檢查,獲得干凈的衣物和充足的食物。
隨后,來自百工司和農墾司的“評估員”會對他們進行簡單的技能測試。
有手藝的工匠會被記錄在案,身強力壯的會被標記為勞工,懂得農活的則被劃歸農夫。
哪怕什么都不懂,也能干些力氣活。
就算沒有力氣也能干些整理清掃的雜活。
在白洛城,總是有自己的用處。
順帶一提,天父城邦到現在也沒和白洛城邦進行正式接觸。
大概是對方玩家也覺得這樣挺好。
也可能這才是玩家們相遇時候的正常表現。
在沒有存檔重來的情況下,安穩發育才是大多數玩家想要的結果。
白洛城對于人口的擴張從未停歇。
人口如潮水般涌入。
在短短半年內,白洛城邦的總人口就突破了六千大關。
白洛城邦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將這些新鮮血液盡數吸收,并迅速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
這一代人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口音,有著各種不同的長相和血統。
但是沒關系,下一代人就會有相同的口音。
再下一代人就會有類似的長相。
幾代之后,血統也會趨同。
看著戶籍司呈報上來的人口數據圖,魚知道,時機終于成熟了。
神諭的建造條件有兩項:一是達到一定的宗教水平,二是達到相當高的文明整體教育水平。
宗教對白洛城邦而言并非強項,但也不是空白。
對白洛的信仰,以及由星主持的、更偏向于自然崇拜和祖先紀念的祭祀活動,勉強達到了最低門檻。
真正的關鍵在于教育。
這正是魚過去一年多所有改革的核心目標。
如今隨著大量新人口的子女進入學院,以及針對成年人的掃盲和技術培訓全面鋪開,整個白洛城邦的知識水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提升。
年輕一代不僅能讀會寫,甚至開始接觸基礎的幾何學、物理學和天文學。
在一次高級別的議事會上,魚終于將那份從威爾人手中換來的泛黃羊皮卷,鄭重地鋪在了桌面上。
“建造神諭的條件已經成熟。”魚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現在,我們需要將它從圖紙變為現實。”
這是一個需要整個行政體系精密協作的龐大工程。
“營建司。”
“在!”
“我需要你立刻組織人手,對主城周邊進行全面的地理勘探,為神諭尋找最合適的建造地點。它需要地基穩固,視野開闊。”
“是!”
“百工司。”
“在!”
“圖紙上的很多結構,需要前所未有的加工精度和巨大的石料。你們需要開始研究新的采石技術、起重機械和測量工具。”
“首領放心,交給我們吧。”
“通商司。”
“在。”
“工程將消耗海量的資源,其中一些甚至是我們本土沒有的。你的船隊要跑得更遠,去尋找圖紙上標記的那些特殊石材和木料。”
“沒問題,我們正打算如此。”
“農墾司,律法司,文教司。”
“到!”
“你們要保障后勤,維護秩序,并從學院中選拔出最有天賦的數學和建筑學學生,讓他們參與到這個偉大的工程中來。”
文教司司長稍微有點猶豫:“讓學生們參與到這樣的奇觀中真的沒問題嗎?”
魚微笑:“這不僅是建造一座建筑,更是培養我們下一代的工程師和設計師。”
“我們白洛城邦從來不懼怕錯誤,只怕沒有進步。”
“是!”
在新的行政體系下,每個人都有明確的目標,整個文明的力量被輕松凝聚起來。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勘探和討論,營建司最終選定了一處合適的地點。
那是位于白洛主城東南的一片相對平坦的山谷高原。
它地勢崇高,可以俯瞰到附近的白洛城和南工城,背后是連綿的群山,如同天然的屏障。
在這里建造神諭,仿佛能與天地對話。
一個晴朗的清晨,數千民眾聚集在高原之下,觀摩這場盛大的奠基儀式。
魚親自走上奠基石,將一塊由公輸學士精心制作的、刻有幾何圖案的青銅基準尺,穩穩地嵌入了基石中央的凹槽中。
“今天,為神明,為人民,為知識與未來,立下第一塊基石。”
“這座建筑,將成為我們文明的奇觀。”
“它將告訴我們的子孫后代,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又將去向何方。”
“它將匯集我們所有的智慧,并啟迪未來的每一代人。”
“它的名字,叫神諭!”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人群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勞工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開始忙碌,巨大的獨輪車隊開始向山上運送石料,山谷中回蕩起嘹亮的勞動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