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列車的汽笛聲驚醒海岸線時,陳默正用改錐撬開第七節車廂的地板。
“你爸真是個瘋子。“老趙抹了把臉上的機油,指著地板下藏著的設備——三十七臺老式顯像管電視機,用自行車鏈條固定在車廂骨架上,“把教室拆了塞進貨車,虧他想得出來。“
周小漁已經接好最后一根電線。電視機屏幕亮起的瞬間,車廂里的溫度驟降,呵出的白氣在空中凝成父親的手寫體:
“第一課:如何用車輪的轉速發電?“
鐵軌旁的灌木叢里藏著更多秘密。
陳默撥開枯枝,發現一節被苔蘚覆蓋的火車輪軸,軸上刻著七個城市的名字。周小漁用螺絲刀刮掉鐵銹,露出底下的小字:“每轉7.32圈,發射一次465千赫信號。“
“難怪智穹要控制鐵路系統。“老趙踢了踢輪軸,生銹的軸承突然吱呀轉動,“這玩意是活的。“
遠處傳來無人機群的嗡鳴,三人跳上改裝自行車,沿著鐵軌狂奔。車輪碾過枕木的節奏,竟和父親當年教陳默打的拍子一模一樣。
第二個站點是廢棄的礦坑。
坑道里堆滿發霉的課本,每本都夾著蠟紙試卷。周小漁掀開一塊防水布,露出下面的裝置——用礦車軌道和廢舊鐵鍬拼成的信號放大器。
“看這個。“她指著鐵鍬木柄上的刻痕,那是父親的字跡:
“當知識被埋藏,就把它鍛造成武器。“
陳默的銅哨突然發燙。他抬頭看見坑道頂部釘著三十七個玻璃罐,每個罐里都漂浮著蠟制的神經突觸模型,在黑暗中發出微弱的藍光。
深夜,礦坑外的夜空被火光撕裂。
智穹的無人機群點燃了鐵軌旁的灌木,火焰順著鐵軌蔓延,卻在接近礦坑時突然轉向——地下的磁鐵礦脈干擾了無人機的導航系統。
“你爸連這個都算到了。“老趙往火里扔了本物理課本,火苗竄出奇怪的藍色,“他在等一場足夠大的混亂。“
周小漁突然拽過陳默的手,按在信號放大器上。裝置啟動的轟鳴聲中,三十七個玻璃罐同時爆裂,蠟液滴在課本上,遇熱顯現出密密麻麻的坐標——指向下一座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
黎明前,陳默在礦工更衣柜里發現個鐵盒。
盒里是父親的工作證,背面貼著張泛黃的照片:童年的自己坐在父親肩頭,背景是貨運列車的駕駛室。照片邊緣寫著一行新添的小字:
“答案在下一站,但問題要自己帶。“
周小漁已經改裝好三輛礦車:“該出發了,趁智穹還沒發現——“
“發現什么?“
“發現鐵軌根本不是用來運貨的。“她敲了敲礦車底盤,“是運教室的。“
遠處的地平線上,新的城市輪廓正在晨霧中浮現。而連接兩座城市的鐵軌縫隙里,幾株蒲公英正在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