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8章 武器改進反饋

天色微明,晨霧還未散盡,陳啟銘一行人剛剛從南嶺方向返回營地。昨夜的監聽行動讓他們確認了“黑鳥”的存在,也鎖定了日軍下一步的動向。可眼下,擺在他們面前的還有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新式武器在實戰中的反饋。

趙鴻志早已等在臨時工棚改造成的武器測試室里。桌上擺著幾把剛從前線回收的改裝步槍,還有一些彈匣、引信和手雷樣品。他一邊翻看士兵們寫下的使用報告,一邊用鉛筆在圖紙上做標記。

“這些數據得抓緊整理。”他低聲自語,“不然下次戰斗前就來不及改進。”

張猛推門進來,肩上的大衣還沾著夜行時的露水。他走到桌邊,抓起一把改裝步槍端詳:“這玩意兒昨天打得倒是挺準,就是后坐力有點大,打完兩發胳膊就麻了。”

趙鴻志抬頭看了他一眼,拿起一支記錄本:“這是三排長寫的,他說‘連續射擊時槍托會發熱,握不穩’。”

“還有這個,”他指著另一段話,“‘子彈卡殼兩次,清理槍膛后恢復’。”

張猛皺眉:“那就得看看是不是供彈機構的問題。”

趙鴻志點點頭,將問題分類歸檔。他心里清楚,這些問題看似瑣碎,卻可能在關鍵時刻決定生死。他開始逐條分析:供彈不暢可能是彈簧壓力不足,后坐力過大或許是緩沖設計有誤,而槍托發熱則與材料散熱性有關。

“得讓前線的兵再試一次。”趙鴻志說,“這次我要親自去。”

“我陪你去。”張猛立刻表態。

趙鴻志沒拒絕。他知道,光靠紙上的反饋遠遠不夠,必須親眼看到戰士們是如何使用的,才能真正理解那些文字背后的含義。

兩人隨即出發,前往前沿陣地。那里是昨日戰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地上還殘留著彈殼和煙塵。幾名戰士正在檢查裝備,見到他們過來,紛紛圍攏過來。

“趙工程師!”一名滿臉油污的班長笑著打招呼,“你們造的那批手雷真夠勁,炸得小鬼子一個趔趄!”

趙鴻志笑了笑:“有沒有什么不好用的地方?”

“有。”班長撓撓頭,“一是拉環太緊,有時候一緊張拉不開;二是爆炸時間比想象中快,投出去還得趕緊趴下。”

“嗯。”趙鴻志迅速記下,“還有別的嗎?”

“有的。”另一個戰士插話,“那個新裝藥的手雷威力確實大,但炸點太集中,要是能分散一點,殺傷范圍更廣。”

趙鴻志點頭,繼續詢問細節。他一邊聽一邊在筆記本上畫出結構草圖,嘗試調整引信長度和裝藥分布。

張猛則在一旁觀察戰士們的動作。他注意到有人在換彈匣時手指被金屬邊緣劃破了皮,便蹲下來問:“怎么回事?”

“這彈匣邊角有點毛刺,扣不上就容易刮手。”戰士答道。

張猛把彈匣拿過來,仔細摸了一遍,果然發現幾個不規則的突起。“你回去跟趙鴻志說一聲,讓他們打磨一下。”他對身旁的通訊員說道。

回到工棚后,趙鴻志立刻開始修改設計。他先是將手雷引信延長了半厘米,使其更容易拉開;接著調整了裝藥比例,在中心加入一層緩燃劑,使爆炸波向外擴散;最后對彈匣進行拋光處理,消除所有鋒利邊緣。

忙到深夜,他才抬起頭來,揉了揉酸痛的眼睛。桌上堆滿了修改后的零件和試驗記錄。張猛坐在對面,正拿著一塊磨石打磨彈匣邊角。

“差不多了。”趙鴻志說,“明天再讓前線的人試試。”

張猛咧嘴一笑:“這次該不會再卡殼了吧?”

“至少比上次強。”趙鴻志苦笑,“不過還是得看實戰效果。”

第二天清晨,兩人再次帶著改良后的武器來到前線。這一次,戰士們試用后反饋明顯好轉。

“拉環順手多了!”班長興奮地說,“而且爆炸范圍比之前寬了一圈。”

“彈匣也不刮手了!”另一個戰士舉起手掌,“你看,我剛才換了五次都沒事。”

趙鴻志松了口氣。他知道,這只是個開始,戰場上永遠會有新的問題等著他們去解決。但他也明白,正是這些細小的改進,一點點積累起來,才構成了勝利的基石。

就在他們準備回營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通信兵氣喘吁吁地跑來:“總部急電,南嶺山口方向發現大批敵軍調動,預計今晚會有行動。”

趙鴻志和張猛對視一眼,同時站起身。

“得趕緊把這批武器送上去。”張猛說。

“沒錯。”趙鴻志抓起工具箱,“我們得確保它們能在戰斗中頂得住。”

風掠過陣地,卷起些許塵土。陽光透過云層灑在改良后的武器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澤。這一刻,沒人說話,只有遠處傳來的號角聲,預示著又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張猛背起工具包,率先朝戰壕走去。趙鴻志緊隨其后,手中拎著最后一箱改造好的手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江永县| 淮滨县| 玉环县| 兴安盟| 商城县| 太康县| 德安县| 铅山县| 洛隆县| 沂南县| 黔西县| 瑞安市| 柘荣县| 苏尼特左旗| 正蓝旗| 宝山区| 教育| 新安县| 资源县| 大庆市| 原平市| 大连市| 石河子市| 合水县| 昌邑市| 大荔县| 封开县| 西安市| 铁岭县| 蓬安县| 马龙县| 广安市| 和政县| 永丰县| 抚顺市| 上林县| 锦州市| 永济市| 萨嘎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