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赤壁烽火
- 事后三國
- 冰霜LW
- 3914字
- 2025-07-08 14:34:35
建安十三年冬,北風呼嘯著掠過長江水面,卷起層層白浪。諸葛亮站在赤壁南岸的瞭望臺上,羽扇輕搖,目光穿透薄霧望向北岸連綿不絕的曹軍水寨。數(shù)百艘戰(zhàn)船用鐵索連環(huán)相接,在江面上形成一片移動的城池,旌旗蔽空,氣勢駭人。
“先生,曹軍勢大,真有勝算么?“劉備站在諸葛亮身側(cè),雙手緊握欄桿,指節(jié)因用力而發(fā)白。
諸葛亮嘴角微揚:“主公勿憂,今夜便是曹軍覆滅之時。“
身后傳來腳步聲,周瑜帶著魯肅和東吳諸將登上瞭望臺。周瑜一身銀甲,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俊朗的面容上帶著幾分懷疑:“孔明先生,你確定今夜會起東南風?我觀天象,北風正烈。“
諸葛亮不答,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遞給周瑜:“都督請看此物。“
周瑜展開一看,臉色驟變。竹簡上是一首琴譜,正是他近日新作卻從未示人的《赤壁懷古》。
“這...先生從何處得來?“周瑜聲音微顫。
“都督昨夜所作,可是?“諸葛亮輕搖羽扇,“第三段轉(zhuǎn)調(diào)處,都督是否覺得不夠順暢?“
周瑜眼中閃過不可思議的神色:“先生如何...“
“若將徵音改為羽音,或許更佳。“諸葛亮微笑道,“至于東南風...“他抬頭望向天際,“申時三刻必至。“
周瑜深深看了諸葛亮一眼,轉(zhuǎn)身對東吳眾將下令:“全軍備戰(zhàn),依計行事!“
眾將離去后,魯肅留下低聲道:“公瑾,你真信今夜會起東南風?“
周瑜望向諸葛亮遠去的背影:“子敬,此人深不可測。我寧愿信其有。“
申時初,諸葛亮回到蜀軍營地。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將領(lǐng)已等候多時。帳內(nèi)燭火通明,一幅精細的赤壁地形圖鋪在中央案幾上。
“云長。“諸葛亮指向地圖上一處河灣,“你率五百精銳埋伏于此,待曹軍敗退時截殺。記住,若遇曹操,不可戀戰(zhàn),速放信號。“
關(guān)羽丹鳳眼微瞇:“先生,關(guān)某若遇曹賊,必取其首級!“
諸葛亮搖頭:“曹操命不該絕于此。云長若違令,恐誤大事。“語氣雖輕,卻不容置疑。
關(guān)羽紅臉更紅,卻還是拱手領(lǐng)命。
“翼德。“諸葛亮又指向一處蘆葦蕩,“你率三百死士潛伏于此,多帶火把鑼鼓。見火起,便吶喊助威,制造大軍埋伏之勢。“
張飛豹眼圓睜:“俺老張要真刀真槍干一場,怎就讓俺虛張聲勢?“
劉備喝道:“三弟!聽先生將令!“
張飛這才悻悻應(yīng)下。
最后,諸葛亮看向趙云:“子龍隨我乘快船靠近曹軍水寨。今夜你有一場硬仗。“
趙云銀甲鏗鏘,抱拳道:“云萬死不辭!“
安排已畢,眾將各自準備。諸葛亮獨留趙云,從懷中取出一張絹布:“子龍,這是曹軍本陣布置圖。火起后,你率二十輕騎由此路突進,直取曹操。“
趙云展開細看,驚訝道:“先生怎知曹軍布置如此詳盡?“
諸葛亮目光悠遠:“我曾夢見過這一幕。“事實上,這是前世赤壁之戰(zhàn)的記憶。那一戰(zhàn)曹操雖敗,卻因關(guān)羽在華容道放行而逃脫。這一世,他要讓趙云完成致命一擊。
申時三刻,果然風勢漸轉(zhuǎn)。起初只是微風拂面,不到半刻鐘,東南風大作,江面波濤洶涌,曹軍連環(huán)戰(zhàn)船被吹得搖晃不止。
周瑜站在主艦船頭,望向天際,眼中滿是震撼:“孔明真神人也!“隨即厲聲下令,“火船出擊!“
二十艘裝滿干柴、油脂的小船借著風勢,如離弦之箭沖向曹軍水寨。船頭尖銳的鐵釘深深刺入曹船木板,東吳士兵點燃火線后迅速跳入江中逃生。
“起火了!曹軍起火了!“
剎那間,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曹軍連環(huán)戰(zhàn)船變成一片火海。烈焰沖天,映紅了半邊夜空,江水仿佛也被點燃,慘叫聲、爆炸聲不絕于耳。
諸葛亮與趙云立于快船之上,距火場僅百余丈。熱浪撲面而來,趙云不得不以手遮面:“先生,太近了!“
諸葛亮卻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火海:“再等等。“
突然,火海中沖出幾艘小船,曹操在許褚、張遼等將保護下倉皇逃竄。諸葛亮羽扇一指:“子龍,就是現(xiàn)在!“
趙云長槍一揮,二十艘快船如離弦之箭沖出。與此同時,諸葛亮取出一張七弦琴,置于船頭,彈奏起周瑜的《赤壁懷古》。琴聲穿透廝殺聲,竟讓混亂的戰(zhàn)場為之一靜。
周瑜正在指揮東吳水軍圍攻曹軍殘部,聽到琴聲猛然回頭:“孔明?“他看見諸葛亮的小船已逼近曹軍主艦,立即明白其意圖,“快!掩護諸葛先生!“
曹軍也發(fā)現(xiàn)了這支奇兵。箭矢如雨般射來,諸葛亮身旁的親兵接連倒下。一支流箭擦過諸葛亮臉頰,留下一道血痕,他卻恍若未覺,琴聲越發(fā)激昂。
趙云如猛虎般躍上曹軍主艦,銀槍翻飛,連挑十余名虎衛(wèi)軍。許褚揮刀迎戰(zhàn),兩人在火光中戰(zhàn)作一團。曹操在張遼保護下退向船尾,正要換乘小船,忽見一白袍小將沖破重圍,長槍直取面門!
“保護丞相!“張遼挺戟相迎,卻被趙云一槍挑開,再一槍刺中肩膀。曹操大驚失色,踉蹌后退,險些落水。
就在趙云即將生擒曹操的剎那,一艘東吳戰(zhàn)船突然從側(cè)方撞來。曹操趁機跳上小船,許褚也擺脫趙云,護主而去。
“可惜!“趙云跺腳長嘆。
諸葛亮琴聲戛然而止。他望向那艘“誤事“的東吳戰(zhàn)船,發(fā)現(xiàn)船頭站著的是東吳老將黃蓋,正對著自己冷笑。諸葛亮心下了然——東吳不愿看到曹操死在蜀軍手中。
“子龍,回來吧。“諸葛亮收起琴,聲音中帶著幾分遺憾,“曹操命不該絕于此。“
天色微明時,赤壁之戰(zhàn)已近尾聲。長江水面上漂浮著無數(shù)焦黑的船骸和尸體,空氣中彌漫著焦臭味。曹軍二十萬大軍折損過半,殘部向北潰逃。
周瑜乘船前來與諸葛亮會合,銀甲上滿是血污,左臂還帶著箭傷,眼中卻閃爍著勝利的喜悅:“孔明先生,大獲全勝!“
諸葛亮拱手:“恭喜都督立此不世之功。“
周瑜大笑:“若非先生神機妙算,何來此勝?“他看向諸葛亮臉上的箭傷,關(guān)切道,“先生受傷了?“
“皮肉小傷,不足掛齒。“諸葛亮輕描淡寫。
周瑜突然正色,深深一揖:“公瑾有一事相求。“
諸葛亮連忙扶起:“都督請講。“
“昨夜先生所奏《赤壁懷古》,正是公瑾近日所作。其中修改之處,恰是我苦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周瑜眼中滿是困惑與敬佩,“先生如何知曉此曲?又如何知道我會在此處卡殼?“
諸葛亮笑而不答,從袖中取出一塊玉佩遞給周瑜:“此物贈予都督,可保平安。“
周瑜接過一看,是塊溫潤白玉,上刻“東風“二字。他不知這是諸葛亮前世為紀念周瑜而制的佩飾,只覺得入手生溫,心神為之一靜。
“報——“一名東吳士兵匆匆跑來,“黃老將軍追擊曹軍時遇伏,被困牛渚磯!“
周瑜大驚:“黃蓋危矣!“當即就要率軍救援。
諸葛亮攔住他:“都督有傷在身,不宜再戰(zhàn)。亮愿代勞。“
周瑜猶豫片刻,鄭重抱拳:“那就拜托先生了。“
諸葛亮帶著趙云和三百輕騎趕往牛渚磯。路上,趙云不解地問:“先生為何冒險救黃蓋?此人明顯對蜀軍有敵意。“
“正因如此,更要救他。“諸葛亮目光深邃,“孫劉聯(lián)盟初成,不能讓東吳將領(lǐng)因猜忌而喪命。“
牛渚磯是一處臨江峭壁,黃蓋和數(shù)十名親兵被曹仁部圍困在崖邊,已是險象環(huán)生。諸葛亮觀察地形后,命趙云率兩百人從正面佯攻,自己則帶一百人繞到崖頂,放下繩索。
“黃老將軍,抓住繩索!“諸葛亮在崖頂高呼。
黃蓋抬頭看見諸葛亮,先是一愣,隨即咬牙抓住繩索。就在曹軍即將沖上來的剎那,蜀軍將黃蓋等人全部拉上崖頂。
“為何救我?“黃蓋灰頭土臉,卻仍倔強地問。
諸葛亮淡淡道:“孫劉一家,何分彼此?“
黃蓋老臉一紅,不再言語。
回到赤壁大營,東吳諸將見諸葛亮救回黃蓋,敵意大減。周瑜設(shè)宴慶功,親自為諸葛亮斟酒:“先生大恩,東吳沒齒難忘!“
宴席間,魯肅提出荊州歸屬問題:“按先前約定,擊退曹操后,荊州當歸東吳所有。“
劉備面露難色,關(guān)羽更是拍案而起:“荊州乃劉景升基業(yè),理應(yīng)由我大哥繼承!“
眼看爭執(zhí)將起,諸葛亮輕咳一聲:“諸位,亮有一言。“
全場靜了下來。諸葛亮不慌不忙道:“曹操雖敗,根基未損。若孫劉因荊州生隙,豈不正中其下懷?不如這樣——“他取出一張新繪的地圖,“江夏以東歸東吳,以西暫由我主駐守,兩家共治荊州,互為犄角。“
周瑜沉吟不語。魯肅低聲勸道:“公瑾,孔明先生所言極是。共治荊州可保兩家長久之好。“
周瑜終于點頭:“就依先生之言。“
宴后,劉備私下問諸葛亮:“先生為何主動讓出江夏?那可是戰(zhàn)略要地。“
諸葛亮輕搖羽扇:“主公,得民心者得天下。荊州連年戰(zhàn)亂,百姓渴望安定。共治之舉可顯主公仁德,又能維系孫劉聯(lián)盟,一舉兩得。“
劉備恍然大悟:“先生高見!“
當夜,諸葛亮獨坐帳中,批閱各方戰(zhàn)報。忽然,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來。
“子龍?進來吧。“
趙云掀帳而入,銀甲上血跡未凈:“先生,云特來請罪。今日未能擒獲曹操...“
諸葛亮示意他坐下:“非子龍之過。天命如此。“
趙云猶豫片刻,又道:“云有一事不明。今日戰(zhàn)場上,先生彈琴時,曹軍箭矢如雨,卻無一箭傷到要害。而先生似早有預料,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諸葛亮笑而不答,從案下取出一把長槍:“子龍,試試此槍。“
趙云接過,只覺入手沉甸甸的,槍身烏黑發(fā)亮,槍尖寒芒刺目:“好槍!“
“此槍名'龍膽',與你前世所用乃是同一把。“諸葛亮心中暗道,面上卻不露分毫,“試試趁手否?“
趙云在帳中舞了幾個槍花,虎虎生風:“得心應(yīng)手!謝先生賜槍!“
看著趙云英姿勃發(fā)的模樣,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懷念。前世趙云正是用這把槍,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阿斗...
“報!“一名親兵匆匆入帳,“江邊發(fā)現(xiàn)曹軍密探,身上搜出這封信。“
諸葛亮展開一看,是曹操寫給孫權(quán)的密信,內(nèi)容竟是離間孫劉,聲稱劉備有意獨吞荊州。
“果然來了。“諸葛亮冷笑,“曹操的反間計比前世還早。“
他立即寫信給周瑜,說明情況,并提議加強兩軍交流,互派使者。寫完后,他望向北方,仿佛看到曹操正在許昌大發(fā)雷霆。
確實,此時的曹操正暴跳如雷。赤壁慘敗后,他退守南郡,聽聞劉備與孫權(quán)不僅沒有因荊州反目,反而更加緊密,氣得一劍劈斷了案幾。
“諸葛亮!又是這個諸葛亮!“曹操雙眼赤紅,“我必殺之!“
郭嘉病體支離,仍強撐著勸道:“丞相...諸葛亮...非常人...需用非常手段...“
曹操冷靜下來:“奉孝有何妙計?“
郭嘉低聲道:“可派人尋訪其家人...或可...“
曹操瞇起眼睛:“聽聞諸葛亮有一兄長在江東為官?“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隆中草廬,一位中年文士正在月下?lián)崆佟G俾曈茡P,卻突然“錚“的一聲斷了一根弦。
諸葛均皺眉看著斷弦,心中涌起莫名不安:“兄長...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