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張繡反叛
- 諸葛亮:滿級重生,風起漢疆
- 嵐冰澈
- 2612字
- 2025-08-25 20:05:00
“不,此議斷然不可。”
眼看張繡已怒,理智喪失。賈詡感念他對叔父張濟的一片摯誠孝心,急忙厲聲擺手喝止。
“為何不行?”
“唉!”聞言,賈詡苦嘆:“李郭欲害令叔,豈能沒有準備。少將軍若魯莽去救,非但己不能回還,還會給令叔留下謀反口實。尤其你尚年少,軍中威望不足,試問軍中又有幾人能聽你的?”
“這……”
簡單的一番話,讓張繡無言以對。
然而此時的他救叔心切,又豈能因為賈詡這簡單的一句話,就徹底放棄了張濟。
“既然先生無計,那我就不難為先生了。先生自便,張繡便是拼了性命不好,亦要救叔父脫險。”
言畢,竟是一把甩開了賈詡,直接戳槍上馬。
當即帶領張濟在城外駐扎的親兵,對李傕、郭汜駐守的弘農城郭連夜發起突襲。反觀城內府衙,自打張濟到了以后,很快就被李郭二人早已設下的伏兵擒獲。
張濟見此,大呼冤枉。然而李郭兼并他的歹心已起,試問又豈會聽他辯白。正欲使人推下誅殺,忽聽城外大亂。
不等二人反應,斥候便飛跑進了廳堂。
“稟將軍,城外張濟駐軍,已經造反了。麾下軍馬,由其侄子張繡統領,連夜攻打城郭。”
“原來如此……”
聞言,李郭二人彼此交替了個眼神。非但不慌,反而各自嘴角勾勒起狡黠般的笑容。
眼看張濟還在掙扎,李傕則冷冰冰的走到了他的身前。
“我們說你通謀諸侯,你大呼冤枉。如此,我倒是問問你。如今我們不過才將你擒獲,你侄子就趁勢造反,此事你又當怎么解釋?縱然書信是假,然而你侄子張繡無故變亂造反,也是假的么?”
“我……”
面對李傕的質問,剛剛還在不斷叫囂的張濟,此時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驚變和消息,也不覺有些面如死灰般的不能應答。
反觀郭汜,目光冰冷,亦走上前來。
“事實擺在眼前,便是爾通敵關外諸侯的罪證。你自喊冤,我二人先不殺你。且將你帶到城樓上,一看究竟。免得冤枉,也好讓你死得明白。”
說罷,竟是一伸手將被五花大綁的張濟順勢提起。命令軍兵押解著他,登上夜色下的弘農城關。
此時的城關外,火把將寂夜的蒼穹照如白晝。
眼看果然是侄子張繡率軍來了,張濟的一顆心,如同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他明白侄兒此來,是對自己的擔憂。然而事實如此,卻無疑坐正了自己通謀關外諸侯的事實,如今徹底百口莫辯。
“唉,賢侄啊,今番你可害苦了我啊。”
眼看城頭上的張濟,已經生無可戀。城關下率軍而來的張繡,顯然還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李郭二賊,還不盡快將我叔父放了!”
“放?哈哈哈哈。”
聞聽此言,李傕郭汜對望一眼,發出不屑冷笑。
“區區小兒郎,身上的毛都還沒長全,如今也配在我們面前大言不慚。你叔父通敵關外諸侯,眼下證據已然確鑿。他身為太師昔日舊將不知感恩,卻要為了一己之私,想要謀害我西涼將士的性命。”
話到此處,李郭二人面對城關下的張濟所部,應聲高呼。
“爾等都是我西涼的好兒郎,曾經董太師在日,未曾薄待。今協同張濟通謀關外諸侯,竟是伺機謀反,卻是為何?今張濟反賊以為我等擒獲,爾等何故非要與那張繡小兒共同作亂不可?”
一聲吶喊,響徹寂夜下的悠悠蒼穹。
城關下的諸將聞聲,亦不覺彼此面面相覷。未等他們做出有效反應,郭汜伸手自懷中取出書簡,已經朝著城關外丟了下去。
“爾等不知詳細,只道我誆騙了你們。然而事實擺在眼前,無需我等多言。究竟誰是誰非,不如你們自己去看也罷。倘若張濟當真無罪,我倒要敢問,你們今夜突然發難到底為何?”
面對來自郭汜的錚錚質問,跟隨張繡的諸將彼此無言。
有人動作快,竟是率先撿了書簡。簡單看過,便將書簡高高舉過了頭頂。迎著所有人疑惑的目光,厲聲吶喊。
“書信是真,張濟竟是真的與關外諸侯有所往來。”
一語言出,眾皆驚愕。又見張濟被擒,此時立于城關。疑惑復雜般的目光,此刻下意識全都落在了張繡一個人的身上。
盡管他們什么都沒說,然而年少的張繡,卻不覺如芒在背。
不等他有所反應,不遠處的城門已經開啟。李傕為主將,率軍趁勢殺出。沖天火光映襯下,竟是朝著城關外的張繡點指。
“張繡小兒,協同你叔反叛,該當何罪?”
“我……”
聞言,張繡臉色驟變。本欲辯解,奈何李傕看準時機,根本不給他反口的機會。
“我西涼兒郎,最厭叛逆。今張濟叔侄通謀外敵,伺機謀逆。諸將不知內情,便是無罪。誰能擒殺此賊,便是大功于社稷。未來迎奉天子回京,得賞千金封萬戶侯如是,與我殺!!!”
聲音蒼利,響徹云霄。突出城關的麾下大軍,更是如同潮水般直撲而來。反觀張繡以及麾下所部,此刻心神俱已稀碎。
保命尚且不及,哪里還有反擊之力。
一番混戰,竟被李傕麾下驍悍的西涼鐵騎輕松沖破軍陣。眼看陣型已亂,張繡自知不敵。此時的他,才知道賈詡未雨綢繆的思量,無疑是正確的。然而悔之不及,唯有突圍后撤。
眼看張繡敗退,李傕哪里肯舍。
畢竟事實真相怎樣,他與郭汜再清楚不過。倘若留下張繡,未來必是禍根。
與其令他日后威脅,不如此時予以剪除,進而永絕后患。
“郭汜將軍守城,權且總攝弘農大事。我去追那張繡,定要一舉剪除此賊如是。”
留下這樣的一句話,李傕率軍朝著張繡敗軍直追而去。
本以為擒殺張繡,不在話下。然而率軍奔出不過數里之遙,突然己軍左右兩翼浮出兵馬。
不等李傕反應,鋪天蓋地的流矢,便從兩側的草叢應聲落下。
“嗖嗖嗖!”
一時間,箭快如雨,完全打了李傕的措手不及。
見此,李傕不覺心生驚駭。只道張繡早有料算,此前城關不過詐敗,專為此時引誘自己進入埋伏圈。
又聽四下呼喝之聲四起,金鼓齊鳴震天動地,不覺心生怯意。
“不好,中計了。大軍止步,切勿再追。與我速返弘農,以免城郭有失。”
“撤,快撤!!!”
隨著李傕軍令下達,原本追殺張繡殘兵的軍隊,頃刻如同潮水般向后退去。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驚變,張繡也徹底蒙了。
“到底何處來兵,竟是救了我的性命?”
“少將軍,切莫慌亂。吾乃賈詡之子賈穆,今奉了父親之命。率領家中部曲百余人,特地在此恭候。”
“是賈先生?”
聽聞此言,張繡既激動,又感慚愧。
畢竟在此之前,賈詡早就勸說讓他莫要輕去。然而自己不聽,果遭此敗。幸得賈詡不計前嫌,竟派遣兒子提前部署。這才謀計嚇退了李傕,讓自己謀得險象環生的機會。
“文和先生,敢問文和先生現在何處?此前我不聽良言,今要當面向他致謝并且請罪。”
張繡下馬,面對賈穆,伏拜于地。
見此,賈穆急忙信步上前,將驚魂未定的張繡攙扶起身。
“少將軍,不必如此。你的身世,我父親和我說過。令叔便如將軍生父,豈能不救。況且我父親,現在也不在這里。”
“不在?那文和先生,眼下卻在何處?”
“這個嘛……”面對張繡情真意切般的詢問,賈穆思隼多時,最終還是決定以實言相告:“少將軍,切勿心急。若我估算不錯,現在我父親他,應該是在后方的……弘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