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城,地處大梁朝東南腹地,扼守“云夢大澤”入“滄瀾江”水陸要沖。
滄瀾江如巨龍蜿蜒,滋養兩岸沃土,更將帝國南北血脈相連。
南溪城憑此地利,商賈云集,貨通南北,雖非帝都“宸京”那般天子腳下,卻也是東南數一數二的繁華富庶之地,素有“小宸京”之稱。正因如此,此地動向,亦牽動著宸京深宮的目光。
“浪味香”在南溪城的根基已穩如磐石。余昭數著錢匣,心思卻早已飛出南溪,順著滄瀾江的波濤,望向更廣闊的天地。
后院里開起了戰略會議,余昭一腳踩在磨盤上,手里揮舞著新繪的“商業星圖一張巨大的、標注著滄瀾江沿岸主要州府城邑的牛皮地圖,“咱們的‘浪味香’,不能只做南溪的‘地頭蛇’!要當大梁的‘過江龍’!讓鹵香順著滄瀾江,飄遍九州!”
她拋出醞釀已久的“星火燎原加盟策”:
核心圈:南溪深耕。繼續鞏固三家直營店,作為“黃埔軍?!?,培養骨干,研發新品。
輻射圈:沿江拓點。首選滄瀾江中游重鎮——臨川府(水陸樞紐)、江陵城(魚米之鄉)、云澤渡(大澤門戶)。招募當地有信譽、有經驗的食鋪老板,成為首批“府級加盟商”!
幫扶策:授漁為王。加盟費象征性收取,重在考核人品信譽和經營能力。
“秘鹵金囊”:核心鹵汁濃縮基底,由余昭親自熬制,密封配送,保證“浪味香”靈魂不散!
“庖廚特訓”:老王師傅巡回指導,月兒傳授服務精髓,余大樹、柱子、小樹分享實戰經驗!
“錢糧援手”:對確有困難的潛力加盟商,提供低息或無息啟動借款,助其站穩腳跟!
遠景圖:九州飄香。待沿江據點穩固,再圖輻射內陸州府,最終讓“浪味香”的旗幟插遍大梁!
“這叫啥?”余昭目光灼灼,“這叫‘灶臺連九州,鹵香暖萬家’!咱們幫人把日子過好,把招牌做亮!大家伙兒說,干不干?”
群情激昂!老王師傅激動得直搓手:“掌柜的!這是要開宗立派啊!”
柱子小樹嗷嗷叫:“干!必須干!讓全大梁都知道咱‘浪味香’!”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飛入宸京。
二皇子李世明聞訊直抵南溪!他未著華服,一身便于行動的玄色勁裝,風塵仆仆,卻難掩眼中激賞。
“余老板!”他大步踏入香粉巷總店,聲音洪亮,帶著由衷的贊嘆,“好一個‘灶臺連九州,鹵香暖萬家’!此策非但惠商利民,更能提振地方生計,凝聚市井民心!此乃經世濟民之良策!本王…不,李世明佩服!”
他目光炯炯,看著余昭,“若有所需,船運、官道文書、地方引薦…本王定當全力相助!此等善舉,當得朝廷嘉許!”
余昭心頭一震!二皇子這次是動了真格!這份支持,遠超之前的“關照”,是真正認可了她的理念和格局!她鄭重行禮:“謝殿下!余昭定不負殿下信任,將這‘星火’燃遍大梁!”
幾乎在李世明抵達南溪的同時,東宮書房。
太子李世成聽著心腹密報,臉色陰沉如水。密報詳述了李世明對余昭“星火燎原”策的盛贊,以及其承諾的“全力相助”。
“灶臺連九州?鹵香暖萬家?”李世成冷笑,指尖捏著密報,青筋微露,“好大的口氣!好高的調子!老二這是要借一個鹵味鋪子,把手伸進我大梁各州府的錢袋子和民心嗎?!”
侍立一旁的四皇子李世吉,依舊一身素雅青衫,聞言輕嘆一聲,聲音溫潤卻字字誅心:“二哥心系黎庶,令人感佩。只是這余昭一介商女,竟能得二哥如此傾力扶持,甚至不惜動用親衛,二哥待她,超乎尋常啊。”
他頓了頓,目光清澈無辜,“大哥,您說這遍布各州府的‘浪味香’加盟店,日后會不會變成二哥的‘錢糧轉運司’?或是遍布天下的‘耳目驛站’?民心所向,最是難測啊…”
李世成瞳孔驟縮!老四的話,像淬毒的針,精準刺入他最深的忌憚!老二對那余昭的“看重”,早已超出對一個商人的興趣!這“星火燎原”,燒的恐怕不只是鹵鍋!
香粉巷總店賬房,燈火常明。
柳青源將“星火燎原”的加盟賬目框架梳理得清晰明了,確保每一筆“錢糧援手”的去向都可追溯。打烊后,他并未休息。油燈下,攤開的已不再是賬冊,而是《五經正義》、《策論精要》、《宸京邸報》。
科舉!這個深埋心底的種子,在“浪味香”的安穩與余昭日益開闊的格局中,破土而出,愈發茁壯。這不僅是為圓父母遺愿,更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真正站在更高的地方,守護他想守護的一切,包括那個灶火邊光芒萬丈的身影。
他托人從宸京抄錄了近年殿試的策論題目和優秀答卷,細細研讀。指尖劃過“漕運利弊”、“農商并重”、“邊貿安民”等議題,心中激蕩。這些宏大的命題,竟與余昭那“灶臺連九州”的樸素理想隱隱呼應!
余昭深夜巡店,見賬房燈還亮著,便端了一碗新鹵的“狀元及第粥”進去,用蓮子、桂圓、紅棗、精米,配以秘制鹵汁熬成,咸鮮回甘。
“柳相公,別熬壞了眼睛。”她將粥放在桌角,目光掃過他案頭堆積的書卷和抄錄的邸報,“看這些是想考漕運司?還是戶部?”
柳青源放下筆,溫聲道:“尚未想定。只覺書中經緯,或能解天下之憂,亦能護一方灶火?!彼聪蛴嗾?,燈火映著他清亮的眸子,“阿昭這‘星火燎原’之志,令青源深感書生亦當有擔當?!?
余昭心頭一暖,笑道:“好!柳相公志在青云!我‘浪味香’就是你最堅實的后盾!等你金榜題名,我就在宸京最熱鬧的地界,開一家最大的‘浪味香’,給你當賀禮!”
柳青源耳根微熱,看著余昭明亮的笑顏,心中那點寒窗苦讀的孤寂,被這碗熱粥和她的笑語驅散殆盡,只剩下沉甸甸的暖意與更堅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