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年,正月二十,大清新皇改元大典正式舉行。天光乍破,晨曦的金芒如利劍般劃破籠罩京城的薄霧,將巍峨宮殿的琉璃瓦映照得流光溢彩。空氣中浮動著一種異樣的清新——往日里肆意彌漫的塵土氣息被徹底壓制,連那慣常縈繞街巷的牲口糞便與垃圾堆的酸腐味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水汽氤氳,那是新灑的清水浸潤了青石板,帶來絲絲微涼濕意;還有遠處飄來的、為典禮特意準備的檀香清韻,悠悠裊裊,沁人心脾。
乾清宮廣場上,早已是人頭攢動,冠蓋如云,旌旗獵獵,遮天蔽日。新鋪設的猩紅地毯從高高的丹陛一路蜿蜒而下,光潔如鏡,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底的敬畏。身著石青色袞服、頭戴綴滿東珠朝冠的弘昀——這位即將轉變成為乾隆皇帝的年輕君主,正一步步踏上這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階梯。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篤定,目光緩緩掃過階下肅立著的、黑壓壓一片的王公貝勒、文武百官以及宗室外藩使節。
呵,這“圣朝氣象”,弘歷那小子,倒還真沒讓朕失望。弘昀心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他清晰地記得,十天前,這里還殘留著來不及徹底清理的陳舊污漬,空氣中也總飄散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濁氣。可如今,目之所及,是纖塵不染的金磚地面,在晨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是擦拭得锃亮的銅缸石獅,仿佛能照出人影;是連宮墻根角都找不到一片落葉的極致整潔。這是他用登基大典的“面子錢”換來的“里子”,是弘歷帶著順天府的衙役、雇工,甚至逼著那些不情不愿的八旗閑散子弟,用汗水(還有滿腹的怨氣)硬生生“刷”出來的京城新顏。效果,確實立竿見影。這份干凈,不僅僅是為了典禮的觀瞻,更是他內心深處那個來自異世的靈魂,對秩序與效率本能追求的一種外在投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賀聲驟然響起,聲浪滾滾,仿佛要掀開太和殿那重檐廡殿頂。這聲音,莊嚴而雄渾,充滿了對新朝的期冀,更充滿了對皇權的絕對臣服。弘昀在御座前站定,緩緩轉身,面向他的臣民。陽光恰好穿過云層,灑在他身上,為他周身鍍上了一層神圣的金邊,冕旒上的玉珠微微晃動,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宛如星辰閃爍。
他看到了百官眼中難以掩飾的驚嘆。不僅僅是為這莊嚴的典禮本身,更是為這環繞著典禮的、近乎苛刻的潔凈環境。這份潔凈,無形中為這場權力更迭的盛典增添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清新”與“鄭重”。不少老臣心中暗暗稱奇:新君甫一登基,竟能從“掃灑庭除”這等“微末”之事入手,且做得如此雷厲風行、成效卓著,這份務實與魄力,實屬罕見。
禮部尚書手捧明黃詔書,高聲宣讀改元詔諭,那洪亮的聲音在肅穆的廣場上久久回蕩:
“……仰承皇考世宗憲皇帝付托之重,……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今年年為乾隆元年。……布維新之政,聿昭繼述之善……”
“乾隆!”當這兩個字被清晰有力地念出時,整個廣場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瞬,隨即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歡呼。一個新的年號,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如同初升的朝陽,充滿了希望與活力。
弘昀端坐于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御座之上,目光深邃而悠遠,掠過下方整齊如林的儀仗鹵簿(皇帝出行儀仗),掠過丹陛之下恭敬肅立的臣工。陽光照耀下,那些嶄新的旗幟迎風招展,擦亮的兵刃閃爍著寒光,乃至官員們朝服上纖塵不染的補子,都顯得格外鮮明耀眼。這份由內而外、自上而下被“整治”過的潔凈感,與他心中那個勵精圖治、力圖有所作為的藍圖隱隱重合,仿佛預示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登基大典,節儉了排場,卻贏回了京城的體面。這第一步,“掃”得值。弘昀的嘴角,勾起一絲幾不可察的、真正屬于他自己的笑意。這笑意里,有對眼前成果的認可,有對弘歷執行力的初步肯定,更有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屬于穿越者的從容與篤定。他深知,這表面的潔凈只是開始,帝國肌體深處的積弊遠非十天大掃除能解決。但至少,這煥然一新的紫禁城和京師街巷,為他這個“乾隆”皇帝的新朝,奠定了一個清爽而有力的起點。他要用這雙手,不僅掃凈街道,更要掃清積弊,開創一個真正配得上“圣朝氣象”的時代。典禮的樂章莊嚴奏響,新帝弘昀的目光,已越過了眼前盛大的儀式,投向了更遠、更深的未來,那里,有他心中的盛世藍圖在徐徐展開。哦,不,沒有所謂盛世,只是讓這個國家回到他應有的位置上,是的,應有的位置。
隨后在太和殿,弘昀高坐在龍椅上,接受藩屬國使節的朝賀,原本按照鴻臚寺的安排是把蒙古以及烏斯藏、回疆等安排在太和殿,但是弘昀給否決了,他認為內外有別,少數民族不是外國。
待一切儀式進行完畢后,弘昀開始了自己的訓示,也就是所謂的正式的就職演講。朕纘承大統,紹繼皇考世宗憲皇帝鴻業,夙夜祗懼,惟恐弗克負荷。今紀元乾隆,昭示新猷,當與中外臣民共期郅治。
滿洲乃國家根本,列祖列宗所倚重。爾宗室勛戚、八旗將士,世受國恩,忠勤夙著。新朝伊始,朕必仰體皇考成憲,篤念舊勞,共保富貴,永固丕基。凡我旗人,宜各安本分,敦崇儉樸,勤習騎射,以副朝廷眷顧之深恩!
至若天下士庶,尤以漢人士紳為地方柱石。朕深知爾等詩書傳家,向慕教化。治國之道,文武并用,儒術經國,實為要務。朕將敦崇實學,振興文教,使野無遺賢。凡恪守禮法、導善鄉里者,朝廷自當一體眷顧,優加禮遇。
皇考勵精圖治,綱紀肅然。朕當恪守成法,以養民教民為念。務期吏治澄清,賦役均平,屏除虛文,敦本務實,使海宇乂安,共享升平。
惟望王公文武,滿漢臣工,體朕此心,和衷共濟,各盡其職,匡弼朕躬,俾得上慰皇考付托之重,下孚黎庶仰望之殷,再造熙朝之盛!
除了外國使節,在朝的高級官員以及八旗王公貴族都心中松了口氣,這個新主子總算沒有他爹那么刻薄寡恩。雍正時期的整頓旗務,打擊八旗中的異己,一方面又推行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追欠。又大興文字獄,弄得士紳人人自危!看來以后的日子要好過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