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了然,慢條斯理地答道。
“按坊市常例,一個內部空間約三尺見方的儲物袋。”
“價格通常在三百至五百塊下品靈石之間浮動。”
“空間每增大一半,價格往往要翻上一番甚至更多。”
“以虞道友的修為潛力,將來自然買得起。”
“只是。”
他話鋒一轉。
“此物煉制不易,材料稀缺,坊市中流通極少,往往有價無市。”
“想遇到合適的,有時也得看幾分運氣。”
“三百,五百塊靈石!”
這個數字瞬間將虞丹眼中剛剛燃起的熾熱澆滅。
他臉上的震驚迅速褪去。
他苦笑著搖了搖頭,下意識地抬手揉了揉眉心。
“罷了罷了,是虞某癡心妄想了。”
“眼下傾盡所有,怕是連個袋子邊角都買不起。”
“此等寶物,還是留待日后機緣吧。”
他深吸一口氣,重新將目光投向桌上的木盒。
語氣恢復了平靜。
“徐道友,還是請為這些材料估個實價吧。”
徐姓儒生的目光,也落回木盒中的利齒和鱗片上。
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顯然在飛速計算。
片刻后,他抬起頭,直視虞丹,報出一個價格。
“十六塊下品靈石,虞道友,你看這個價格如何?”
他一邊說著,一邊仔細地觀察著虞丹臉上的每一絲細微變化。
見虞丹聽完報價后,神色平靜無波,既無驚喜也無不滿。
徐姓儒生心中反而有些拿不準了。
他擔心虞丹嫌低。
立刻又擺出一副推心置腹的誠懇模樣,語重心長地補充道。
“虞道友,你要明白。”
徐姓儒生手指輕點木盒,語氣帶著一絲誠懇。
“你這兩樣材料,固然是那角麟獸身上精華所聚。”
“但你看,這四根利齒品相確實上佳,算是頂好的貨色。可這些鱗片。”
他拿起一片邊緣略有破損的黑色鱗甲,搖了搖頭。
“數量比起一頭成年角麟獸應有的護心鱗甲,明顯少了不少。”
“更關鍵的是,其中不少鱗片邊緣都有明顯的崩裂痕跡,顯然是道友斬殺時法器沖擊所致。”
“這些損傷大大折損了它們的價值。”
“徐某給出的十六塊靈石,已是看在你我投緣,以及道友除害義舉的份上。”
“實打實的公道價,真的是漲無可漲了。”
聽到儒生給出的價格,虞丹心中暗喜。
他原本的心理預期只在十四五塊靈石左右。
沒想到這位徐道友竟如此厚道。
直接開到了十六塊。
誰說修仙界盡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
眼前這位熱心指點、交易公道的徐道友。
不就是個好人嗎。
虞丹對這位徐姓儒生的好感度頓時飆升。
他面上不動聲色。
只是干脆利落地一拍眼前的木盒蓋子。
發出“啪”的一聲輕響,隨即站起身,爽快道。
“徐道友快人快語,成交!就這個價。”
見虞丹如此干脆。
徐姓儒生臉上也綻開真心的笑容。
雖然這價格確實偏高。
擠壓了他部分利潤,但他心中自有盤算。
能孤身獵殺同階妖獸。
眼前這位虞道友絕非庸手,實力值得肯定。
多付出的這點靈石。
權當是結交一位潛力修士的投資,拓寬人脈,長遠來看未必吃虧。
他迅速將裝有角麟獸材料的木盒收起。
動作麻利地從懷中一個不起眼的灰色布袋中。
數出十六塊下品靈石。
靈石色澤各異,火紅、水藍、土黃皆有。
靈氣盎然,在虞丹面前堆成一小摞。
虞丹將靈石收入懷中。
臉上笑容更盛。
“徐道友果然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虞某這里還有幾樣小物件。”
“是之前游歷所得,一直不知價值幾何,不如也請徐道友一并掌掌眼?”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那幾個從白衣男子身上搜刮來的瓶瓶罐罐。
徐姓儒生接過,逐一打開檢視,動作嫻熟。
他嗅聞、觀察、甚至用手指蘸取少許粉末捻搓。
很快就給出了評估。
“這幾瓶都是一些常見的丹藥,品質普通,算一塊靈石。”
“這瓶‘迷魂砂’倒是有點意思,可惜分量太少,算半塊。”
“剩下這幾個空瓶,不值錢。”
“總共算你一塊半靈石,湊個整,兩塊靈石如何?”
片刻之后,虞丹一臉滿意地從“聽軒小閣”中走了出來。
他掂量著懷中錢袋里沉甸甸的二十三塊下品靈石。
原有五塊,賣材料得十六塊,賣瓶罐得兩塊。
心中頗為感慨。
本以為那些瓶罐是破爛,沒想到還真有點意外之財。
臨行前,他又花費了兩塊靈石。
在徐姓儒生的推薦下買了幾本書籍。
《識妖譜》。
一本厚實的獸皮冊子,圖文并茂。
詳細記載了修行界常見妖獸的形貌特征、棲息習性、天賦神通。
弱點要害以及價值評估。
《識寶譜》。
與《識妖譜》同出一位散修大家之手。
介紹了各類基礎靈藥、礦石、靈植的外形、藥性、生長環境及用途。
極大地填補了虞丹的知識空白。
除此之外還有一本薄薄的小冊子。
卻是徐姓儒生看虞丹初來乍到,特意附贈。
上面清晰地標注了坊市的主要區域劃分、重要店鋪。
洞府租賃點、交易市場位置。
甚至還有幾條安全路線和需要避開的灰色地帶提示。
這本冊子對虞丹而言。
價值遠超那點靈石,讓他瞬間對整個坊市有了清晰的框架。
告別徐姓儒生,虞丹漫步在坊市青石板鋪就的主街上。
街道兩旁樓閣雅致,行人衣著各異,氣質不凡。
若非行人們身上隱隱散發的靈力波動和偶爾可見的玄奇手段。
這整潔有序、寧靜祥和的景象。
倒與凡俗間繁華干凈的大城區別不大。
他信步而行,按照小冊子上的指引,打算先去尋一處落腳之地。
可他剛拐過一條寬闊的十字街口,眼前的景象一變。
只見前方一整條長街。
所有的樓閣店鋪門楣之上,無不懸掛著鮮艷奪目的朱紅色燈籠。
長長的紅色綢帶從屋檐垂下,隨風輕揚。
街道上空。
甚至用法術拉起了流光溢彩的靈光緞帶,如同道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