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時分,見往來之人漸少,有小販開始收拾回家去。
季易想了想,也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去。
如今他不只是一個人,家里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小獸等待投喂,還是需要一點時間觀念的。
季易先來到豬肉攤子處。
肉類與蔬菜類不同,講究新鮮,不耐放。到了中午這個逐漸熱起來的時分,主人家基本會每斤便宜幾文錢,期待留住每一個走過來的客人,將剩下的賣出去。不然只能按照收購價,賣給縣中那些酒樓小店腌制熟肉了。
在主人家熱情的念念叨叨下,又想到居所帶有‘寒’字,季易最終花了二十文錢,買了兩斤多夾帶點油的豬肉。
沒有購買蔬菜,季易進了城內,來到一個店家處,購買了一個食盒,才往燕來巷回去。
初打開門,往里望去,小寒似乎并不在。
但當季易準備做飯的時候,又不知道從哪里冒了出來。
飯后,收拾好碗筷。
季易拿出筆墨紙硯,開始著手書寫上午那位人家的書信。
書寫著,兩只雪白的小爪忽然之間出現在視線內。
季易看過去,小寒已經湊到了面前,看著自己書寫的信。
“季易,你在寫什么?”
“替人寫信。”
“信?”
“嗯,寫信,就是用于給不在同一處的人傳遞信息、思念等事情、情緒的的文書。現在我寫的信是一位老丈給他孫女的回信,這位老丈由于掌柜不放假,今年就不回去過年了,信的目的是傳遞對她孫女的思念,讓她乖乖的聽話。”
“哦。”
見小寒不再說話,季易繼續寫,寫著又不自覺的嘆了口氣,寫完,放下筆,見到小寒頭上的小角,又想到了來處:
“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年獸?”
小寒疑惑的看了下季易,問道:“什么是年獸?就像‘寒’那樣,‘年獸’是一個名叫‘年’的生靈嗎?”
小寒也不知曉,為什么祂會對‘寒’那么惦記,明明只是聽季易言說了一遍。
“小寒還記得‘寒’?”
“……”小寒盯著季易,好一會才道,“小寒記得的,跟著你念過一遍,小寒記憶力很好的。”
“……”
季易尷尬一笑,“那我和你講講‘年獸’的故事吧,與‘年獸’相關的言說有點雜亂,等我理一理思路,請小寒等等。”
小寒聞言耐心等待。
過了一會兒,季易才整理好思緒,問道:
“不知小寒知不知道‘除夕’這一天?”
“知道,‘除夕’這一天外面的人會很吵,也有人會來小寒家里吵醒小寒,小寒不喜歡。”
“這樣么……”
季易看著面前的小獸,思考了一下用語,說道:
“小寒勿怪,‘除夕’這一天對于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打擾到小寒,在下于此替他們向小寒道歉就是了。只是要講述‘年獸’,卻繞不開‘除夕’這一天。”
見小寒沒有說話,季易拿出一張空的黃麻紙,沾墨書寫在上面寫上一個特殊的文字,看上去似由‘上禾下人’組成。
“小寒你看這個文字。”
小寒看過來。
季易指著他寫在黃麻紙上的‘字’解釋道:
“你看,這個字上面像不像一株成熟的谷物,下面像不像一個彎腰的人?”
“像。”
“像就對了,這個就是以前的‘年’字。上面的‘禾’是指谷物成熟的周期,下面的‘人’代表著收獲。故禾之一熟,是為年。”
小寒懵懵懂懂,看向季易,似乎在問這個與‘年獸’有上面關聯。
對此季易有意料,季易帶著微笑,接著道:
“不過,這只是‘年’以前或者初始的意思,與‘獸’,沒有關聯。
“后來,‘年’與‘獸’逐漸出現了關聯。
“甚至出現了相關傳說。
“一說,以前有一個名為‘夕’的惡獸,危禍人間,即使是‘灶王爺’也無法將‘夕’降伏,后來‘灶王爺’上表天宮,天宮讓一位名為‘年’的神仙下凡來,將‘夕’降伏,就在‘除夕’這一天。
“也不知道小寒知不知曉‘灶王爺’、‘天宮’,不過也沒有關系,這個就是一個關于‘年獸’的一個言說,應該也是由人后面編纂的。”
見小寒一副‘欲言又止’、‘心不在焉’、聽不懂樣子,季易想了想跳過這個話題,又說道:
“除了這個說法之外,還有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這個說法的‘年獸’從形貌上倒是和‘小寒’有點相似。”
小寒神情一震,豎著耳朵。
季易露出笑容,緩聲接著道:
“這個說法中,有說是每逢年關,年獸就會從走出來,食畜,傷人;也有說,年獸出來并不會傷人,只是食畜,會毀壞農田,毀壞房屋……
“言說紛紛,對于后續,卻大差不差,人人都不歡迎年獸,為了對付年獸,后來人發現,只要在‘年獸’到來的那天,家家燈火通明,衣紅衣,房前貼年紅,放鞭炮,劈里啪啦聲響中,驅趕了年獸。
“這個說法之中,‘年獸’就像小寒一樣頭上有一個角。”
人人都不歡迎年獸……貼榜懸賞小寒
頭上也有一個角,小寒也……
小寒下意識抬起小爪,摸了摸自己頭上那小巧的角,悄悄的退后了兩步,盯著季易,生怕季易會對祂出手。
季易見此微笑了下,接著說道:
“后來,為了慶祝成功‘驅除’年獸,每年都會在這一天,經行驅趕年獸的相關活動,各行各業都統一放幾天假,讓人回家團聚,漸漸,人對‘年獸’也不再那么抵觸了,反而希望祂的到來。”
小寒緩緩放下心來。
好一會,小寒指著季易面前還沒有收好的書信,問道:
“要是有年獸,那位老丈是不是就能和她孫女團聚了?”
季易有些意外的看向小寒,最終微微搖頭:
“年獸只是故事,就算是從故事里走出來,也不一定讓這個事情實現,關鍵在于人,若是縣衙的大老爺有下發相關律令,或許還有可能。”
季易見書信上的墨跡已經晾干,小心將書信從桌上收起,放進文竹箱之中。
而后又將拿出來的文房四寶一一收起,放回文竹箱之中。
“小寒,我現在要出門了,再晚可能就沒位置了。”
見小寒沒有回話,神情似在思考,季易站起身來,將文竹箱背起。
剛打開大門,正準備走出去,季易腳步卻忽然一頓。
“我能和你一起出去嗎?”
季易懷疑自己聽錯了。
小寒的聲音再次傳來:“小寒聽你的,能帶小寒一起出去嗎?”
季易看向石凳上的小獸,神情舒展:“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