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依法保護

依靠法治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遵循。中國健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司法,開展普法,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在法治軌道運行。

建立健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先后出臺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1982年,海洋環境保護法出臺,歷經兩次修訂三次修正,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要求與時俱進,是國家海洋環境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圍繞海洋環境保護法,先后制定海洋傾廢管理條例等7部行政法規、10余項部門規章和100多件規范性文件,發布200余項技術標準規范,基本確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除專門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外,其他重要法律也作出了相關規定,如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島保護法對海域海島可持續利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了規定,濕地保護法、漁業法對濱海濕地保護、漁業資源保護作了規定,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對入海口規劃、監測、修復等作了規定。沿海省(區、市)發布實施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廣西、海南等地專門立法保護沿海沙灘和珍稀動植物資源。

做好海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法院積極探索開展海洋環境司法保護實踐,1984年以來審理了共計5000余件各類海洋環境民事糾紛案件。海事法院2015年以來審結1000余件涉及海洋環境的行政訴訟案件,探索管轄污染海洋環境、海上非法采砂及非法采捕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等刑事案件。在總結探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中國逐步形成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三合一”的海洋環境保護司法體系,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筑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司法防線。

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普法。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舉辦講座培訓、媒體宣傳、知識競賽、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海域、海島、海洋環保、海上漁船管理等涉海法律法規,部分地區通過VR(虛擬現實)體驗、互動游戲、微電影等形式創新普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成效顯著。加大對沿海地區、涉海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宣傳,促使地方政府科學合理地保護和使用海域,督促涉海企業履行責任,引導公眾提高海洋法律規范意識,讓更多涉海單位和群眾了解海洋、保護海洋、關愛海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远安县| 布拖县| 象州县| 丹江口市| 施秉县| 措美县| 荥经县| 廉江市| 巴东县| 宿州市| 库伦旗| 卓尼县| 东兴市| 井冈山市| 宁武县| 武城县| 定南县| 拉孜县| 昭通市| 余姚市| 平乐县| 侯马市| 荣成市| 麻栗坡县| 海安县| 防城港市| 秦皇岛市| 德州市| 自贡市| 天津市| 丹阳市| 民权县| 广安市| 太和县| 梨树县| 都昌县| 宁乡县| 峨眉山市| 定日县|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