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1929字
- 2025-07-03 17:04:30
一、堅定不移走依法治網之路
中國順應全球信息化發展大勢,立足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將網絡法治建設融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不斷深化對依法治網的規律性認識,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網絡法治道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凝聚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網絡法治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充分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見的權利,堅決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構建網絡空間良好秩序,營造安全、公平、健康、文明、清朗的網絡空間。
——堅持促進互聯網發展。依法治網的本質,是為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而不是束縛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將依法治網作為基礎性手段,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法治化水平,依法推進數字社會建設,引領、規范、保障數字中國建設高質量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同步推進,筑牢網絡安全防線,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
——堅持立足國情。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立足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網民數量最多的基本國情,針對中國網民規模巨大、企業平臺眾多、產品業態豐富的實際情況,適應法律主體多元、法律關系多樣、法律適用場景多變的特點,堅持處理好發展和安全、自由和秩序、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關系,深入研究網絡法治前沿性、全局性重大問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制約互聯網發展的瓶頸問題,找出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中國答案。
——堅持創新引領。互聯網因創新而生,因創新而興,網絡法治尤其需要創新。中國全面把握網絡空間治理面臨的前所未有的艱巨性、復雜性,前瞻性應對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挑戰,推進網絡法治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全方位創新。完善和創新算法、區塊鏈等新技術新領域規則,努力填補重要領域制度的時間差、空白區,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創新網絡司法模式,以創新引領網絡法治實踐,全面提升互聯網治理效能。
——堅持開放合作。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既堅持網絡主權,同時廣泛借鑒世界各國網絡法治先進經驗,吸收國外成熟做法,把中國互聯網發展置于國際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謀劃,形成了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互聯網治理模式。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開展網絡法治領域國際交流合作,與世界各國共同致力于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勇于探索、守正創新,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網治網之路,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為網絡強國建設、全面依法治國、黨在信息化條件下治國理政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國網絡強國建設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數字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網絡攻防實力均衡的方向不斷前進,取得重大成就。網民規模全球第一,移動物聯網發展實現“物超人”,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光纖寬帶和移動通信網絡,5G實現技術、產業、應用全面領先。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互聯網新技術在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體育、住房、交通、助殘養老等領域深度應用,“互聯網+”依法健康運行,形成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
——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在網絡空間深入實施。中國堅持依法治國原則適用于網絡空間,深入實施法治中國建設規劃,不斷推進網絡法治建設,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在網絡空間的實踐。網絡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構建,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網絡執法不斷加強,嚴厲打擊網絡違法行為,網絡生態和網絡秩序持續向好,推動整個社會秩序更加平安和諧。網絡司法裁判規則逐步完善,網絡案件辦理力度不斷加大,公平正義在網絡空間有力彰顯。網絡普法深入推進,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逐步成為網絡空間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廣大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全面提升。
——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建設、共同治理。中國不斷探索依法治網的科學途徑和方案,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一體推進中形成了中國特色治網之道,為全球互聯網治理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推動發起《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等多個倡議、宣言,創造性提出網絡主權原則,倡導《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適用于網絡空間,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