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團隊
- 娛樂:一首消愁,唱哭頂級天后
- 溫不玉
- 3549字
- 2025-08-18 20:00:00
涮肉館門外,夜色已然濃重。
細密的雪花在路燈昏黃的光暈里盤旋,為這座龐大的北方城市,披上了一層靜謐而蕭瑟的銀裝。
推開門,一股夾雜著冰雪氣息的寒風立刻涌了進來,瞬間吹散了滿室的溫熱與酒氣。
王海下意識地裹緊了外套,剛才因酒精和激動而漲紅的臉,
此刻被寒風一吹,微微有些發白。
他看著走在前面的陳墨和吳京,那兩個男人并肩而立,沒有說話,只是沉默地看著眼前的風雪。
他們的背影,一個沉穩如山,一個挺拔如松,在光與影的交錯中,竟有種說不出的蕭索與決絕。
那一番豪言,就像是一壺最烈的酒,將三人心中最后的一絲猶豫和彷徨,都燃燒殆盡。
剩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醒,一種知曉前路是萬丈深淵,卻依舊要踏出第一步的、悲壯的清醒。
希望與恐懼,此刻在他們心中交織成了一股無比強大的力量。
“走吧?!?
吳京呼出一口白氣,那白氣迅速凝結成霜。
他沒有去看陳墨,只是伸手,重重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有些決定,一旦做出,便再無回頭路。
他們三人,此刻就像是簽下了生死狀的同袍,將要一同踏上一片無人涉足過的、充滿未知與兇險的戰場。
回到“平凡之光”的辦公室,已是深夜。
但整個公司,依舊燈火通明,沒有一個人下班。
所有核心部門的員工,都在自己的工位上,或焦急地等待,或埋頭處理著手頭積壓的工作。
空氣里彌漫著咖啡的苦澀味。
看到陳墨、王海和吳京一同走進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了過來。
李薇快步迎上前,她的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新西蘭那邊,回郵件了?!崩钷睂⒁粋€平板電腦遞給陳墨,聲音里壓抑著一絲激動。
郵件的標題很簡潔——【回復:《流浪地球》的項目建議書】
發件人,正是那家名叫“星塵視效”的公司,落款是創始人皮特·杰克南。
郵件內容不長,但字里行間,卻透露出一種藝術家遇到知己時的興奮與狂熱。
皮特在郵件中盛贊了陳墨的VR演示片和世界觀設定,是他所見過的,最具哲學思辨和宏大想象力的科幻構想。
并表示,他和他的團隊,愿意以最優先的序列和最誠意的報價,來承接這份工作。
“太好了!我就知道!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王海激動得眼眶泛紅,用力揮舞著拳頭。
這意味著,《流浪地球》最核心的特效技術難題有了著落。
他們,終于擁有了可以和好萊塢初步正面抗衡的武器!
然而,在這片歡騰的海洋中,陳墨卻顯得異常冷靜。
他反復看著那封郵件,眉頭,卻在不經意間,微微蹙起。
他當然高興,能得到“星塵視效”這樣的頂級團隊的認可,是對他構想的最好肯定。
但一種新的、更深層次的憂慮,卻如同水下的暗流,開始在他心中悄然涌動。
這份憂慮,來自于開門人的比喻。
他們要做華夏科幻界的點燈人,可如果,這盞燈的燈芯和燈油,都來自于海外,那他們點亮的還算是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光嗎?
當未來的觀眾,在為電影里宏偉的特效而震撼時,片尾字幕滾動,出現的卻是一家外國公司的名字,那份屬于華夏電影工業的驕傲,又在哪里?
這不僅僅是一場電影票房的戰爭,更是一場工業體系和文化自信的戰爭。
他們要贏,但必須贏得堂堂正正,贏得有根有底。
完全依賴外援,即便是勝了,也終究像是沙灘上建起的堡壘,看似壯觀,卻根基不穩。
“想什么呢?”
吳京看出了陳墨的思慮,他走到陳墨身邊,遞過來一瓶水。
“解決了最大的難題,怎么還愁眉苦臉的?”
他能理解陳墨的壓力,這份壓力,已經超越了導演的范疇,更像是一個產業開拓者所背負的沉重使命。
陳墨搖了搖頭,剛想說些什么,辦公室的前臺,卻突然打來了內線電話,找到了李薇。
“薇姐,樓下……有幾個人,說是做特效的,沒有預約,但無論如何,都想見陳導一面?!?
前臺的語氣有些為難。
“我跟他們說陳導在開會,他們就坐在大廳里,不肯走,已經等了快三個小時了?!?
“做特效的?”
王海的眉頭一皺,下意識地便有些不耐煩。
“國內的?告訴他們我們已經找到合作方了,讓他們回去吧。”
在他看來,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頂級團隊,國內這些技術、理念都落后一大截的公司,已經沒有再見的必要了。
“等等?!?
陳墨卻開口阻止道。
“讓他們上來吧?!?
他的目光,穿過辦公室的玻璃墻,望向外面漆黑的夜空。
他不知道為什么,心中忽然有種預感,或許,他一直在尋找的那盞燈的燈芯,就在這些不請自來的“訪客”之中。
幾分鐘后,三個人,被帶進了會議室。
為首的,是一個三十五六歲的男人,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沖鋒衣,頭發凌亂,眼窩深陷,布滿了紅血絲,一看就是長期熬夜通宵的結果。
他的身后,跟著兩個更年輕的男孩,背著沉重的雙肩包,神情緊張而局促,像兩個誤入了名利場的理工科學生。
為首的男人,名叫高翔,是這間名為“軸心視效”的小工作室的創始人。
他看著眼前這間寬敞明亮的會議室,以及坐在對面的陳墨、吳京等人,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一個看起來有些陳舊的筆記本電腦,放在了會議桌上。
“陳導,吳京老師,你們好?!?
高翔的聲音,因為緊張而有些沙啞,但他還是努力讓自己的腰桿挺得筆直。
“我們知道,您可能已經找到了合作的特效公司。我們……我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就是想讓您看一樣東西。看完,我們就走。”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近乎卑微的懇求,但眼神里,卻燃燒著一團不甘熄滅的火焰。
王海本想再次拒絕,但陳墨卻抬手制止了他。
陳墨看著高翔,平靜地說道:“請講。”
這兩個字,仿佛給了高翔巨大的勇氣。
他不再猶豫,迅速打開電腦,點開了一個文件夾。
里面沒有華麗的演示片,也沒有酷炫的作品集錦,只有一個獨立的、體積巨大的三維模型文件。
“我們……我們聽說了《流浪地球》的項目,也聽說了派拉蒙的……課堂作業的說法?!?
高翔的手指,在觸摸板上微微顫抖,但他操作的動作,卻無比嫻熟。
屏幕上,一個極其復雜、充滿了工業朋克美感的機械模型,被緩緩調取了出來。
那是一臺行星發動機的局部模型。但它和陳墨VR演示片里那個充滿未來感的宏大概念,完全不同。
高翔團隊做的這個模型,細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每一根液壓桿上,都有磨損的痕跡;每一塊裝甲板的連接處,都有氧化的銹跡;甚至在那些巨大的散熱口內部,都能看到因長年運轉而積攢下的黑色塵垢。
“我們知道,我們沒有能力,去做那些浩瀚的宇宙星河,做不到好萊塢那種毀天滅地的視覺奇觀。”
高翔一邊旋轉著模型,一邊用極快的語速解說著。
“但我們覺得,華夏的科幻,根,應該在地上。它的美,不應該只是飄在天上的宏大,更應該是這種扎根于現實的、笨拙的、充滿力量感的重工業美學?!?
他指著模型上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用中文噴涂著一行已經有些斑駁的黃漆標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我們覺得,即使在末日,中國人,也還是會保留著這種……刻在骨子里的樂觀和務實。我們的科幻,應該有我們自己的煙火氣?!?
這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吳京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震撼。
他拍過無數硬漢電影,最懂這種重工業美學的魅力!
這正是他和陳墨,在涮肉館里,所探討的,那份獨屬于華夏的科幻內核!
陳墨沒有說話,他只是拿過那臺筆記本電腦,親自操作起來。
他將那個模型,放大,再放大,仔細地檢視著每一個細節。
他看到了鉚釘連接處的焊接痕跡,看到了警示燈外殼上的劃痕,看到了操作平臺上一個被隨手丟棄的、印著“紅星”二鍋頭商標的酒瓶模型。
這些細節,賦予了這個冰冷的鋼鐵巨獸,一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它不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像是一臺真正在這片土地上,運轉了數十年,承載了無數人希望與汗水的、有靈魂的機器。
許久,陳墨緩緩地合上了電腦。
“你們這個工作室,有多少人?”
“加上我,一共十二個人。”
高翔的聲音,有些干澀。
“接過最大的項目,預算多少?”
“給一個網劇……做過一些邊角料的特效,預算……三十萬?!?
高翔的頭,垂得更低了。
這個履歷,在動輒數億投資的電影項目面前,渺小得如同一粒塵埃。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王海和李薇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猶豫。
理智告訴他們,將一個投資數億的項目,交給這樣一支毫無經驗的“草臺班子”,風險太大了。
這幾乎是一場豪賭。
“墨子……”
王海忍不住開口,想勸說他三思。
但陳墨卻再次抬起了手。
他站起身,走到高翔的面前,伸出了自己的手。
“歡迎加入《流浪地球》。”
他看著高翔那雙因為震驚而猛然睜大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
“星塵視效,將負責我們這部電影的翅膀,他們會為我們打造最浩瀚的宇宙,最壯麗的奇觀,讓我們的想象力,可以飛得更高。”
“而你們,”陳墨的手,用力地握住了高翔那冰冷而粗糙的手,“你們將負責這部電影的根。我需要你們,將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所有這些,扎根于大地之上的東西,都給我做出靈魂來。我要讓觀眾,能聞到機油的味道,能摸到鋼鐵的冰冷,能感受到,我們這個民族,那種堅韌不拔的力量?!?
“我給你們起個新的團隊代號,就叫——愚公。”
高翔再也忍不住了。
這個在創業路上,被資本、被市場、被現實,打擊得體無完膚的男人,眼眶瞬間紅了。
他用盡全身的力氣,回握住陳墨的手,聲音哽咽,卻無比堅定地吐出了兩個字:“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