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銀鏈上的校名

祭壇的金芒像退潮的海水般漫過腳踝時,阮星聽見了銀鏈碰撞的輕響。桃木匣里的紅繩不知何時松開,鏈墜校徽在晨光里轉著圈,氧化發黑的表面被指尖蹭出一道亮痕——“南洋藝術附中”,這六個字她太熟悉了,正是她現在就讀的學校,只是校史記載里,“南洋”二字早在1997年就隨校區合并被抹去,如今校門上只剩“藝術附中”四個燙金大字。

江亦辰正蹲在地上拼湊散落的日記頁,最底下那張泛黃的相紙突然飄起來,貼在他手背上。照片里二十歲的外婆站在學校銀杏道上,白襯衫口袋里露出半截銀鏈,身后的公告欄貼著張褪色的海報,“第一屆校園原創音樂節”的標題被雨水泡得發皺,而外婆的鋼筆正懸在海報空白處,筆尖的墨跡將落未落。

“這張照片的拍攝日期,和我媽失蹤前的考古日記完全吻合。”江亦辰指尖點過照片邊緣的日期,“1985年10月17日,她在筆記里寫‘星語者的根,不在祭壇的石頭里’。”話音未落,阮星掌心的校徽突然炸開細碎的光,在半空投出段模糊的影像:年輕的外婆抱著吉他沖進琴房,身后跟著三個同樣穿校服的少年,其中一人的吉他背帶上,別著枚和江亦辰母親同款的青銅哨子。

“是外婆的樂隊!”阮星突然想起禮堂閣樓里那箱落滿灰塵的磁帶,其中一盤貼著“南洋星聲”的標簽,播放時總有段雜音像極了星圖光軌的震顫。她拽著江亦辰沖向祭壇邊緣,那些剛愈合的石縫里露出半截紅綢,展開來才發現是條綬帶,上面繡著的“最佳原創獎”字樣,與音樂節海報上的字體如出一轍。

綬帶夾層里掉出半張樂譜,《重返少年時》的標題下,外婆用紅筆圈住了副歌部分,旁注寫著:“資本偷走了旋律,卻偷不走琴房的回聲。”阮星的指尖撫過音符,突然想起自己八歲那年,外婆曾坐在老鋼琴前彈過這段旋律,當時她說“等你進了這所學校,就會明白這旋律的意思”。

江亦辰突然指著校徽投影的角落:“你看琴房的窗戶!”畫面里,外婆正把星圖第三塊碎片塞進窗沿的磚縫,而窗框上刻著的刻度,竟與他們此刻站立的祭壇坐標完全一致。“學校和祭壇是鏡像。”他突然明白過來,“外婆把最重要的碎片藏在校園,就是要告訴我們——真正能破解‘失聲咒’的,不是祭壇的靈力,是校園里沒被污染的熱愛。”

銀鏈突然纏上阮星的手腕,校徽貼在她虎口的痣上,傳來熟悉的灼熱感。這感覺和她第一次在校園歌手大賽后臺握緊麥克風時一模一樣,和她在老琴房偷偷寫下第一句歌詞時也一模一樣。那些在演藝圈被評委否定的旋律、被資本要求修改的歌詞、被李薇背叛時的窒息感,此刻都被這股熱流沖散了。

她想起昨天在祭壇上,音骸之主嘲諷她“你的聲音早就被名利場磨啞了”;想起剛進演藝圈時,制作人說“校園民謠太幼稚,成不了氣候”。可此刻銀鏈傳來的溫度在說,外婆當年就是抱著把舊吉他,在這所學校里對抗過同樣的質疑——那些被嘲笑的“幼稚”,恰恰是最堅硬的鎧甲。

“我要重返校園!”

這句話沖出口時,阮星聽見了自己聲音里的震顫,不是恐懼,是久違的清亮。校徽突然迸出漫天光塵,落在她校服的每一粒紐扣上,遠處的天際線泛起魚肚白,藝術附中的鐘樓正敲響晨讀鈴,那鐘聲的頻率,恰好與《重返少年時》的前奏完全重合。

江亦辰撿起地上的日記殘頁,最后一行字在光塵里顯形:“星圖歸位的終點,是夢開始的地方。”他抬頭時,看見阮星已經朝著校園的方向跑去,銀鏈在晨光里劃出的弧線,像極了外婆照片里那道未寫完的旋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普兰店市| 桐柏县| 涟水县| 江都市| 登封市| 紫金县| 株洲县| 昌乐县| 琼中| 隆化县| 肇源县| 突泉县| 故城县| 南华县| 会理县| 逊克县| 靖边县| 河南省| 内江市| 南江县| 苗栗市| 靖宇县| 周宁县| 湖南省| 楚雄市| 高清| 慈利县| 扶风县| 延边| 柳河县| 翁牛特旗| 中阳县| 迁安市| 无为县| 泸西县| 纳雍县| 彭水| 元阳县| 永州市|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