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死的藍玉
- 大明朱允熥:我才是嫡皇孫
- 藍瑪苔原
- 2092字
- 2025-07-06 00:02:00
紫金山。
孝陵。
山風嗚咽,白幡獵獵。
大明剛剛建國,有賢明恭良之稱的皇太子朱標卻在北巡途中,染病而逝。
皇長孫朱允炆扶著父親朱標的棺槨慟哭不止,單薄的身影在寒風中顫抖,讓人心生憐惜。
這一回哭棺,朱允炆真情流露,很是悲傷。
朱標確實是個好父親,對朱允炆的教導也是盡心盡職,周遭百官及侍從見之,無不掩面拭淚,心中為朱允炆的至孝感動。
“允炆,放手吧,讓標兒去和皇奶奶團聚,莫誤了時辰....。”
朱元璋沙啞的嗓音里罕見地透出幾分柔軟,揮手示意宮人攙起朱允炆。
盡管對太子妃呂氏心存疑慮,但眼前這個知書達理的皇長孫,終究是讓他狠不下心腸。
在朱允炆和朱允熥哪個更得信任的問題上,朱元璋心里的太平,其實早就傾斜。
這并不意外。
朱允炆自幼聰穎過人,每日晨昏定省從不間斷,言談舉止間盡顯儒雅風范。
反觀朱允熥,雖近日表現令人側目,但那些突如其來的機變背后,總透著彭瑩玉余黨的影子。
朱元璋身后,聽到他這一句吩咐的文武官員,不在少數。
文官隊列中。
翰林院檢討吳伯宗、學士宋訥、典籍吳沉三人疾步下山,官靴踏碎滿地紙錢。
他們之所以這般著急,是迫不及待的要將朱允炆得朱元璋看重的好消息,通報給未能參加祭陵儀式的方孝孺。
這三人,是朱元璋身邊輔佐處理政務的官員,因為品階不高,只能穿著鷺鷥補服,但卻執掌機要,深得圣心。
朱元璋身體越是不濟。
有賴于這些文官的地方就越多。
這也是朱元璋為什么挑選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的重要原因。
治國。
終究要靠文人。
......
涼國公府。
藍玉、常升帶著隨從回府之后,就到書房商議起來。
“允熥終究太過魯莽!”
“若換作是我,定會隱忍不發,待證據確鑿再雷霆一擊。如今打草驚蛇,太子妃暴斃之事再難追查......。”
開國公常升重重擱下茶盞,向端坐主位的藍玉躬身道。
常遇春早早病逝。
藍玉這個舅姥爺,就是常、藍這一脈勛貴的主心骨。
常升原本是常遇春次子,不可能繼承爵位。
大哥常茂犯事之后,才幸運的襲爵,這背后,離不開藍玉的支持。
所以,雖然也是國公,但在藍玉面前,常升神情恭敬,行后輩子侄禮。
“哼,文官誤國。皇上這是被身邊的那些文官給蒙蔽了。”
“他忘記了,是誰,陪他刀頭舔血打天下?是誰,千里轉戰,幫他掃蕩了北元韃子?胡大海、趙德勝、花云.......,這些戰死的老兄弟,在天上看著吶?”
燭火搖曳間,藍玉刀削般的面容忽明忽暗,眉宇間凝著化不開的陰郁。
與傳統的武將一樣。
藍玉的性格粗獷,行事大膽果斷,饒勇略,有大將才。
他的這一個性,讓他在戰場上屢屢旗開得勝,最近一次,更是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主力。
此戰,藍玉俘虜北元二王子地保奴、北元代王、吳王以及北元妃嬪、公主百人,招撫部眾七萬,獲牛馬十五萬頭。
這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也讓藍玉成為了大明朝武將之首,涼國公的封號,就由此而來。
其實,涼國公并不吉利。
藍玉應該封梁國公,才對。
但朝堂上,有人告發,藍玉在大勝之后,擄了北元天元帝的妃子,強行沾污,致使元妃羞愧自殺,朱元璋為此對藍玉嚴加斥責。
這件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比如,紅巾軍三路北伐,關鐸、潘誠、沙劉二等人千里奔襲,火燒元上都,擄獲元朝貴嬪宮女無數,其中不少人,就被關鐸等人給擄獲。
關鐸等人可以做。
藍玉覺得,自己也可以做。
但他沒想到的是,朱元璋手底下,那幫子從北元投奔過來的文官,卻是認為,藍玉這等行為,有辱大明國格,更是會讓北元對大明恨之入骨,不利于以后招降。
這等驚人的言論,與后世那些公知,是一個意思。
聽起來,好像有那么幾分道理。
但實際上,皆是強詞奪理。
“舅父,慎言慎言,謹防錦衣衛那些番子?”
常升謹慎地環顧四周,眼睛四下里打量,是否有人隱藏在暗處。
“這是涼國公府,怎么可能有錦衣衛番子。”
藍玉冷哼一聲,對常升的提醒,頗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涼國公府的人,皆是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又怎么可能出賣自己。
藍玉并不知道,朱元璋這個昔日帶著眾兄弟與元韃血戰沙場的大哥,早已經變了。
皇權面前,早就沒有了兄弟。
而他這涼國公府,早就被錦衣衛滲透成了篩子。
“舅父,允熥身邊無人替他出謀劃策,你看,我們是不是派人去郡王府,幫著允熥好好的出出主意,說不定,皇上會改立允熥為皇長孫。”
常升看四下無人,壓低聲音提議道。
在這之前,他的三弟常森,曾經說起過,朱允熥這個二外甥,最近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或許可以期待一下。
常升當時并沒有放在心上。
現在再想起來,他心里頗是后悔。
要是早早派人心腹之人到朱允熥的身邊,或許,朱允熥還有那么幾分爭皇位的機會,也不會被那些無恥文人誣蔑輕狂自豪,無明主之象。
“這件事情,你讓常森找個機會,問問允熥,他看上誰了?”
藍玉點了點頭,對常升的提議,表示認同。
朱標這一死。
藍玉在朝中的最后一座靠山倒了。
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
就算藍玉嗅覺再遲鈍,也隱約察覺到,朱元璋有動他們這些淮西勛貴的意思。
想想也是。
去年,草原上傳來好消息,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兒奪權,將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殺死,蒙古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個部分。
隨后,朱元璋通過分封蒙古草原諸王的方式,進一步分化瓦解北方威脅,大明的北部邊境,終于安定了下來。
飛鳥盡,良弓藏。
既無戰事,武將的重要性就大為降低。
藍玉要是嗅覺再敏銳一些,就應該和湯和一樣,回老家鳳陽府定遠縣,安安心心當個土財主,暫時先避過這一場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