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曹魏·魏武帝曹操

檔案:

全名:曹操

別名:曹吉利、曹孟德、阿瞞(或稱曹瞞)、曹公

字:孟德

謚號:武王,武皇帝(曹丕追謚)

封號:武平侯、魏公、魏王

廟號:太祖(曹丕追尊)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沛國譙縣

生卒年:155-220

逝世地:洛陽

陵墓:高陵

主要成就:選拔人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實行屯田,統一中原、北方,奠定曹魏政權的基礎

主要作品:觀滄海、龜雖壽、述志令、蒿里行、孟德新書、孫子略解

最高官職:丞相、魏王

父母:父,曹嵩;母,丁氏

后妃:武宣卞皇后等

點評: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性格:雄才大略,多疑詭譎

魏武帝曹操:是英雄還是奸雄

一、早年經歷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三國志》稱其為西漢相國曹參之后,《魏書》說曹操的祖先是黃帝,高陽時,陸終之子晏安,為曹姓,,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爵位,在漢靈帝時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擅長隨機應變,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人橋玄和南陽人何颙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如今天下將要發生動亂,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夠安定天下的,豈不是你嗎?”汝南人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評價曹操為“太平時的奸賊,亂世時的英雄”(孫盛《異同雜語》記載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注釋過《孫子兵法》。這些為他后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二、嶄露頭角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時稱雒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漢靈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碩的叔父用五色棒處死。于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他們難以中傷曹操,只得以舉薦為名,將其明升暗降,外調為頓丘(今河南清豐)縣令。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后,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鄉譙縣閑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為議郎。此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但沒有被漢靈帝采納。

光和五年(182年),朝廷令公卿按民謠檢舉刺史、二千石為害之人。當時太尉許戫、司空張濟看著宦官的臉色行事,收取賄賂。宦官子弟賓客,貪污卑鄙,許戫與張濟不敢過問,卻虛報糾舉二十六個處于邊遠小郡清廉惠政的人。官吏和百姓到京師申訴,陳耽和曹操上書:“公卿的檢舉,大都包庇各自的私黨,是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其言忠切,漢靈帝因此責備許戫和張濟,并將因謠言而被問罪的官員全部拜為議郎。而后,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便不再進言。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左中郎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右中郎將朱儁先到,與黃巾軍波才部作戰,失敗,皇甫嵩退守長社(今河南高官葛縣東北),面對波才的圍困,趁夜縱火出擊,使黃巾軍驚亂后撤。此時曹操率軍趕來,聯合皇甫嵩、朱儁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不久后,曹操調任濟南國(今山東濟南)國相。在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有縣十余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朝廷徵還曹操為東郡太守,拜為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托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當時天下紛亂,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曹操在推辭的理由中說:“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祥的事了。古時有衡量輕重、計算成敗而后施行的人,伊尹、霍光便是如此。這兩個人都懷著至忠的誠心,以宰相的地位,憑借執政大權,加上同眾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實現計劃,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們當初的輕而易舉,而沒有看到現在的困難。用這種非常的手段,想一定達到目的,難道不覺得危險嗎?”后來王芬果然事敗自殺。又有西北金城郡(今甘肅蘭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萬反叛朝廷,天下為之騷動。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而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三、陳留起兵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進采納袁紹的建議,不聽陳琳的勸諫,便征召停留在河東郡的邊將董卓率其部眾進京,以便于脅迫何太后同意誅殺宦官。曹操得知后笑道:“閹豎之官,自古至今都有,只是世主不應該把權力交給他們,使他們達到這種程度。既然要治他們的罪,那么只需要誅殺元兇,派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紛紛召外地將領入京?如果要對宦官趕盡殺絕,事情必定會泄露出去,我已經料到他會失敗了。”

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下手謀殺。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劉協,即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愿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洛陽。曹操到陳留后,“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人一同舉兵于關東,袁紹被眾人推為盟主,曹操行奮武將軍。當時袁紹屯河內,袁術屯南陽,孔伷屯潁川,韓馥在鄴城,張邈等人屯酸棗。

二月,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西北),自己則焚毀宮室,挖開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陽方圓兩百里荒蕪凋敝無復人煙。而關東聯軍懼怕董卓精銳的涼州軍的戰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曹操說道:“我們舉義兵是為了除暴亂,如今大軍已合,諸位還有何慮?如果董卓得知山東起兵后,仰恃天子的圣威,占據洛陽一帶的險要地方,遣兵東進控制天下,盡管他的行動是不道義的,對我們來說仍然是很大的憂患。但現在董卓焚燒宮室,劫持天子西遷,海內震動,百姓不知歸屬,這是上天要董卓滅亡的時候,一戰而天下可定,機不可失。”于是引軍西進,即將進據成皋,張邈也派部將衛茲分兵跟隨曹操。曹操行至滎陽汴水(今河南滎陽西南),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大敗,士卒死傷甚多,曹操自己被流矢所傷,所騎戰馬也受了傷,曹操的堂弟曹洪將馬讓給曹操,才使曹操幸免于難。徐榮見曹操雖眾少卻能力戰許久,認為酸棗不易攻下,也引兵撤回。當時諸軍兵十多萬,日日置酒高會,不思進取。曹操回至酸棗后,出言責備他們,并向聯軍建議:“諸君聽我之計,讓渤海太守引河內之眾兵臨孟津,酸棗眾將取成皋、據敖倉、封堵軒轅、太谷,將險要之地全部占領;袁將軍率南陽大軍進軍丹、析,攻入武關(今陜西丹鳳東南),震動三輔。然后我們都深溝高壘,不與董卓交戰,并更設疑兵,讓天下看到我們的優勢,讓天下加入我們討伐逆賊,如此天下可以立馬平定。如今我們舉兵是為了大義,卻遲疑不肯進,令天下失望,我為諸位感到羞恥!”關東諸將不肯從。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拼。聯軍至此解散。

滎陽之戰后,曹操兵少,于是與夏侯惇等人前往揚州募兵。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給了曹操一共四千多名兵士。曹操回軍到龍亢時,大部分士卒都背叛了。到了輊、建平,曹操又重新招募一千多士兵,進駐河內郡。

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曹操對袁紹說:“董卓之罪,暴于四海,我們集結大眾、興義兵,遠近無不響應,正因為我們的行動是正義的。如今幼主微弱,受制于奸臣,卻沒有昌邑亡國之兆,而一旦改易天子,天下人怎么接受?諸君北面稱臣,我自西向。”袁紹還曾經得到一枚玉印,一次曹操在座時,袁紹把這塊玉印推到他的肘邊,曹操表面大笑,內心卻十分厭惡。后來,袁紹、韓馥還是決定立劉虞為帝,但劉虞始終不肯接受。

初平二年(191年),黑山賊于毒、白繞、眭固等率十多萬人攻打魏郡、東郡,東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曹操引軍入東郡,在濮陽擊破白繞。袁紹因此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在東武陽。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駐軍頓丘,于毒等人攻打東武陽。諸將建議曹操回軍救援,曹操欲圖趁機襲擊敵軍本屯,對諸將說:“孫臏救趙而攻魏,耿弇欲攻西安而攻臨菑。讓敵軍知道我軍西進而回撤,則東武陽之急自解。如果他們不回,我就能攻破他們的本屯,他們卻必不能拿下東武陽。”于是,曹操引兵西入山,攻打于毒等人的本屯。于毒得知后,放棄攻打東武陽而回軍。曹操邀擊眭固,又在內黃與匈奴於夫羅交戰,皆大獲全勝。

四、初據兗州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治昌邑,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東南)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國相鮑信與州吏萬潛等人來到東郡迎曹操領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戰于壽張之東,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于將黃巾擊敗。當年冬天,他獲得降卒三十余萬,人口百余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稱青州兵。這樣,曹操又有了一支頗具戰斗力的軍隊。

袁術與袁紹交戰,向公孫瓚求援。公孫瓚讓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也屯兵發干,以此進逼袁紹。曹操幫助袁紹擊破陶謙諸軍。

初平四年(193年)春天,袁術因糧道被劉表切斷,引軍進入陳留,屯兵封丘,黑山軍及南匈奴於夫羅部都幫助袁術。袁術令部將劉詳屯匡亭,曹操率兵攻打劉詳,袁術帶兵救援,雙方激戰,曹操大獲全勝。袁術兵敗,退守封丘,曹操率軍包圍,圍勢未成,袁術又逃往襄邑。曹操追到太壽,決開渠水灌城。袁術逃往寧陵,曹操再次追擊,袁術只得逃往九江。

夏季,曹操回到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當時陶謙與闕宣共同舉兵,攻取泰山的華、費二縣,接著率軍攻入兗州南部的任城。秋季,曹操率軍征討陶謙,進兵徐州,向東南擴展勢力。攻克徐州十余城。曹操與陶謙大戰于彭城,陶謙軍敗退,死亡的人數將近一萬,泗水為之不流。(《后漢書》記載曹操“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陶謙退守郯縣,不敢出戰。不久曹操軍糧將盡,撤圍回軍。

興平元年(194年)春天,曹操回到兗州。當初,曹操的父親曹嵩和弟弟曹德在前來曹操處途中,被陶謙派兵殺害,因此曹操志在東征。夏季,曹操再征徐州,攻破五城,略地至東海,回軍在郯縣擊破劉備、曹豹,又攻破襄賁,所過多所殘戮。東郡守備陳宮對曹操不滿,于是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迎呂布為兗州牧。當時只有鄄城(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和東郡的范縣(南范縣)、東阿(今山東陽谷)兩縣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別由司馬荀彧和壽張縣令程昱、東郡太守夏侯惇等堅守,形勢異常危急。曹操從徐州趕回,聽說呂布屯于濮陽,遂進軍圍攻濮陽。二軍相持百余日,蝗災大起,雙方停戰,曹操軍還鄄城。此時,曹操失去了兗州(治今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西北),軍糧已盡,袁紹派人來勸說想讓曹操投靠他,讓曹操舉家遷到鄴縣當人質。曹操本打算答應,但被程昱勸阻。十月,曹操到達東阿。

興平二年(195年)春,曹操襲擊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濟陰太守吳資保守南城,曹操攻之不下。呂布率軍前來,曹操將他擊敗。夏季,曹操攻擊巨野,呂布率軍救援巨野(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曹操擊破呂布軍,斬殺屯駐巨野的薛蘭等人。呂布會合陳宮,率領一萬多人從東緡趕來,此時曹操士兵大多數都外出收麥了,留下的不足一千,營壘也不堅固。曹操命婦人守于城上,士兵拒守呂布。營壘西邊有一條大堤,南邊是幽深的樹林。呂布懷疑曹操有埋伏,對部下說:“曹操詭計多端,切勿進了他的埋伏。”于是率兵駐扎在曹操營壘南邊十多里的地方。次日,呂布再次前來,曹操令一半士兵藏于堤壩之內,一半在外誘敵。呂布進軍,曹操派輕兵挑戰,雙方交戰后,曹操的伏兵出動,步騎并進,呂布大敗,鼓車被曹操繳獲,曹操一直追到呂布軍營才返回。呂布連夜逃走,曹操追擊,又攻克定陶,分兵平定諸縣。呂布前往徐州投奔劉備,張邈與呂布同行,留張超駐守雍丘。七月,因關中李傕、郭汜的火拼,漢獻帝從長安東歸。八月,曹操圍攻張超于雍丘。十月,獻帝正式拜曹操為兗州牧。十二月,曹操攻破雍丘,張超自殺。曹操夷滅張邈三族,而張邈在求救袁術的途中被部下所殺。兗州自此平定,曹操又率軍東攻陳國之地。

五、迎駕遷許

建安元年(196年)二月,曹操討平汝南、潁川一帶的黃巾軍何儀、劉辟等部,獻帝封曹操為建德將軍。六月,經曹操謀士董昭的勸說,獻帝身邊的將軍楊奉等人表請拜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費亭侯之爵位。

早在初平三年(192年),曹操的謀士毛玠就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的戰略性建議,曹操深以為是。

到此時,曹操想迎接獻帝,其謀臣大多認為山東尚未平定,而獻帝身邊的韓暹、楊奉等又驕橫難制,所以不贊成迎接,只有荀彧、程昱極力勸迎。最后,曹操決定派曹洪率兵迎接獻帝,但被衛將軍董承與袁術的部將萇奴據險阻止。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獻帝回到洛陽,董承為牽制韓暹等跋扈的將領,又密召曹操來洛陽。八月,曹操來到洛陽,奏明韓暹、張楊之罪,韓暹逃奔楊奉,因護駕之功被獻帝特赦,于是曹操殺了侍中臺崇、尚書馮碩、議郎侯祈,封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曹操本人亦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隨后曹操聽從董昭建議,于九月遷獻帝于許縣,他本人被封為大將軍,進封武平侯。

楊奉對遷許之舉非常不滿,打算攔路截擊,失敗。十月,曹操討平楊奉。十一月,曹操升任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總攬朝政。

這一年,曹操聽從棗祗、韓浩等人的建議,開始實行屯田制。劉備遭到呂布襲擊,投奔曹操。程昱勸道:“依我看劉備有雄才大略,又深得民心,不會久居人下,不如趁早除掉他。”曹操回答:“如今正是招攬賢才之時,為殺一人而失天下人心,不可。”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討伐割據宛城的張繡,駐軍淯水。張繡舉眾投降,旋即復叛,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戰死。曹操引兵退還舞陰,張繡派兵來攻,被曹操擊退。張繡奔往穰城,與劉表聯合。曹操對諸將說:“我收降張繡等人,卻犯了沒有立即扣押人質的錯誤,所以遭到了失敗。我明白了失敗的原因,請大家看著,從今以后我不會再失敗了。”之后回到許縣。

割據淮南的袁術僭號,呂布把他的使者送到許縣,袁術怒而進攻呂布,結果為呂布所破。九月,袁術侵略陳國,曹操聞訊親自東征袁術。袁術得知曹操親自來,便棄軍而逃,留橋蕤等四將鎮守。曹操到后,斬殺橋蕤等將。袁術渡淮而走,曹操也回到許縣。

十一月,曹操南征荊州,到達宛城。劉表部將鄧濟據湖陽,曹操生擒鄧濟,湖陽也投降。之后曹操又攻下了舞陰。

建安三年(198年)正月,曹操回到許縣。三月,曹操再次南征,圍攻張繡于穰城。四月,曹操所遣的謁者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李傕,夷三族。五月,劉表派兵救援張繡,并打算截斷曹操后路。曹操引軍退還,張繡追擊,曹操軍無法前行,于是結成連營,得以慢慢前進。曹操寫信給荀彧說:“賊軍緊追我軍,雖然我軍日行數里,但我算好了,到安眾縣時,一定能打敗張繡。”到了安眾縣,張繡和劉表聯軍守在險要地方,曹操軍前后受敵。曹操于是派人趁天黑在險要處挖鑿一條地道,把輜重物資全部偷運過去,又設下伏兵。天明時,張繡軍認為曹操已逃走,全軍追趕。曹操便派出步兵、騎兵兩面夾攻,把賊軍打得大敗。七月,曹操回到許都。荀彧問曹操:“之前您料定一定會打敗敵軍,這是為什么?”曹操回答:“敵人阻止我回歸的部隊,與我軍死地戰,我由此而知一定會勝利。”九月,曹操東征徐州,進攻久與他為敵的呂布。十月,曹操破彭城,擒獲呂布的彭城相侯諧。曹操進軍下邳,呂布親自率騎兵逆擊,曹操大破呂布,擒獲他的部將成廉,并追擊到下邳城下。呂布欲圖投降,陳宮等人勸阻呂布,又勸呂布出戰,呂布再次戰敗,退回城內固守。曹操用荀攸、郭嘉之計,決泗、沂之水灌城。十二月,呂布部將魏續、宋憲等生擒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將呂布、陳宮、高順等人處死,收降呂布部將張遼以及泰山豪杰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曹操將青、徐二州委托給臧霸等泰山諸將。

當初,曹操統領兗州時,任命東平人畢諶為別駕。后來張邈叛亂,劫走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小,曹操放任畢諶離去,對他說:“你的老母親在張邈那里,你可以離開。”畢諶叩頭表示不會懷有二心,曹操十分贊賞他,并感動地流下了眼淚。但是畢諶出去后,還是選擇逃到張邈那里。呂布敗亡后,曹操生擒畢諶,眾人為他擔心,曹操說:“作為人能孝順他的親人,不也會忠于他的君主嗎!這正是我所需要的人。”于是任命他為魯國相。

建安四年(199年)二月,曹操到達昌邑。張楊的部將楊丑殺死張楊響應曹操,眭固又殺楊丑,率眾屯射犬,聯合袁紹。

曹操把司空之位讓給太仆趙岐,朝廷不從。朝廷因曹操討呂布有功,為他增邑三千戶,曹操固辭不受。四月,曹操親征河內,并派史渙、曹仁擊殺眭固。曹操渡河進圍射犬,河內太守繆尚與張楊手下長史薛洪率眾投降。曹操取得河內郡,把勢力范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當初,曹操舉魏種為孝廉,兗州叛亂時,曹操說:“唯獨魏種不會背叛我。”結果魏種叛逃,曹操怒道:“你魏種只要沒有南逃越地、北走胡地,我就一定不會放過你!”取得射犬后,魏種被生擒。曹操既往不咎,下令給魏種松綁,并任命他為河內太守,將河北之事委托給他。

六、決勝官渡

消滅眭固后,為了應對之后與袁紹的戰爭,曹操預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潛在影響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領齊(治今山東臨淄)、北海(治今山東壽光東南)等地,鞏固右翼;又命大將于禁屯軍黃河南岸,監視袁軍。不久,張繡聽從謀士賈詡之計,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張繡為揚武將軍,解除了后顧之憂。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曹操自率軍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準備迎擊袁紹。

劉備在陶謙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呂布攻占,劉備投奔曹操。曹操認為劉備是個英雄,先后表他為豫州牧、左將軍。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術準備逃往青州往依袁紹,曹操派劉備去截擊,袁術北上不得,嘔血而死。劉備到達下邳后,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占據徐州,自己屯于小沛。曹操令劉岱、王忠率兵征討,被劉備擊敗。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謀誅曹操,事泄被殺。曹操決定東征劉備。諸將皆說:“與您爭奪天下的人是袁紹,如今袁紹要來討戰,您卻棄之不顧,而要東征劉備,倘若袁紹乘機從背后進攻,該怎么辦呢?”曹操說:“劉備是人杰,現在不除掉他,以后一定會成為心腹大患。袁紹雖然有遠大的志向,但反應遲鈍,不會馬上出兵。”于是急速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劉備逃奔袁紹處。

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也是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一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勢力本就很大,后袁紹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實力大增,有軍隊數十萬人。袁紹以其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穩固,兵精糧足。他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志在一舉消滅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大將顏良等進兵白馬(今河南滑縣),自率大軍進屯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向曹操發動進攻,拉開了大戰的序幕。曹操的實力比袁紹弱得多,曹操所占的黃河以南地區,是殘破不堪、尚未恢復生產的四戰之地,物資儲備也不如袁紹。其總兵力大概不過幾萬人,投入前線的兵力據《武帝紀》說“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裴松之認為此數不準確,曹操的兵力不會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遠遜于袁紹卻是毫無疑問的。

袁紹大軍來攻,許都震動。曹操安慰眾將,分析了袁紹的性格缺陷:“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雖然“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在這種情況下,袁紹地盤雖大,糧草雖足,但只能是“為我奉也”。正是因為對袁紹有很深的認識,曹操才敢于在袁紹將要大軍壓境之時抽身去進攻劉備。

四月,曹操親自率兵北上解白馬之圍,他采納謀士荀攸之計,先進軍延津(今延津北一帶),做出要渡河襲擊袁軍的態勢,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轉向迅速趕往白馬。曹操軍突然殺到,袁軍措手不及,顏良被將軍關羽斬首,袁軍大敗,白馬之圍遂解。曹操救出白馬軍民,沿黃河西撤。袁紹聞知,立即命文丑、劉備渡河追趕曹操。曹操見追兵漸近,命軍士解鞍放馬,并置輜重于道。袁軍追兵大至,爭搶輜重,陣形混亂。曹操率領僅有的騎兵突然殺出,大破追兵,陣斬文丑。曹操初戰得勝,主動撤軍,繼續扼守官渡。

八月,袁紹大軍連營而進,東西數十里,依沙堆為屯,進逼官渡。曹操分兵堅守營壘,伺機而動。袁軍向曹營發動猛攻,先是作高櫓、起土山,由上向曹營中射箭,接著又挖地道,欲從地下襲擊曹營,皆被曹操以設投石機、挖掘溝壑之法破解。兩軍一攻一守,相持近二個月。久戰之下,曹操處境極為困難。

十月,袁紹從河北運來糧草萬余車,派大將淳于瓊等帶萬余人沿途護送,夜宿于離袁紹大營四十里的烏巢。這時袁紹謀士許攸因向袁紹獻偷襲許都之計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悔恨,而來投曹操,獻計讓曹操偷襲烏巢。曹操大喜,跣足出迎,之后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軍隊人銜枚,馬勒口,打著袁軍旗幟,乘夜從小路偷襲烏巢。曹操軍至烏巢,命四面放火,袁軍大亂,淳于瓊拒營死守。袁紹聞知,急忙派兵救援,曹操左右說:“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曹操大怒說:“賊在背后,乃白!”士卒都拼死力戰,因此大破袁軍,斬淳于瓊等,盡燔其糧草,袁紹派遣的援兵也戰敗而走。起初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時,令張郃、高覽率重兵圍攻曹軍營地。由于曹軍營地營壘堅固,烏巢先被攻破,張郃、高覽等人聞訊率部投曹,袁軍潰散。袁紹與其子袁譚棄軍逃回黃河以北,曹軍大獲全勝。剩余的袁軍假降,曹操將他們坑殺。曹軍前后斬首七萬余級,盡獲袁軍輜重圖書珍寶。曹操清點袁紹書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結袁紹的信,盡燒之,說:“當袁紹強大時,孤尚且不能自保,何況眾人呢!”官渡之戰后,冀州諸郡皆舉城歸順曹操。

在客觀上說,官渡之戰中的曹操處于劣勢,但由于他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于聽取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采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于贏得了勝利。此戰之后,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七、一統北方

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曹操揚兵于黃河邊,擊破袁紹在倉亭的駐軍。袁紹在官渡之敗后,收合部隊,平定了反叛的諸郡縣。九月,曹操回到許縣。又南征在汝南的劉備、龔都,劉備投奔劉表,龔都等人皆逃散。

建安七年(202年)正月,曹操駐軍譙縣。又到達浚儀縣,治理睢陽渠,又派使者祭祀已故的太尉橋玄。然后,曹操進軍官渡。

五月,袁紹病死,袁紹之子袁尚繼位,袁譚屯兵黎陽。九月,曹操親自北征,大戰于黎陽,袁譚、袁尚多次戰敗。

建安八年(203年)三月,曹操大破黎陽,袁譚、袁尚逃回鄴城。四月,曹操進軍鄴城。五月,曹操引軍退還,留賈信守黎陽。不久后,曹操引兵向南,征討劉表,袁譚、袁尚反目成仇,互相攻擊,袁譚不敵袁尚,敗走平原,遣辛毗向曹操乞降求救。當時諸將都懷疑有詐,只有荀攸勸曹操答應袁譚,曹操說:“我攻打呂布之時,劉表沒有侵犯我方;官渡之戰時,他又不肯幫助袁紹。這只是個自守的賊子,應該等到以后再來對付他。而袁譚、袁尚狡猾,我正應該趁北方混亂時發動攻擊。就算袁譚挾詐,不肯真心屈服我軍,但我擊破袁尚,奪取他的地盤,對我軍也更加有利。”于是再次北上,袁尚聞訊也退回鄴城。當時,袁尚部將呂曠、呂翔背叛袁尚,率眾投降曹操,曹操封兩人為列侯。袁譚私自刻將軍印綬,交給呂曠兩人,呂曠把將軍印送給曹操,曹操說:“我自然知道袁譚會耍些小聰明。他想讓我攻擊袁尚,然后趁機略民聚眾,自以為破袁尚后,實力足以自強,可趁我軍疲敝來與我抗衡。但擊破袁尚后,我的勢力更加強盛,哪可能會疲敝,讓他有機可乘呢?”曹操為了讓袁譚暫時安心,還和袁譚結親,讓自己的兒子曹整娶袁譚的女兒。

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率兵渡過黃河,截斷淇水,引入白溝,作為運糧的通道。二月,袁尚再次出兵攻打袁譚,曹操趁機進軍鄴城。當時蘇由、審配鎮守鄴城,曹操進軍到洹水時,蘇由投降。曹操到達鄴城外,做土山、地道。當時武安長尹楷屯毛城,通上黨糧道。四月,曹操留曹洪攻打鄴城,親自擊破尹楷。又擊破邯鄲的沮鵠。易陽令韓范、涉長梁岐皆舉縣投降。五月,曹操毀土山、地道,作圍塹,決漳水灌城,城中餓死者過半。七月,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為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縣)。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綬節鉞招降鄴城守軍,城中斗志崩潰。八月,審配的侄子審榮打開東城門,曹操軍一舉攻破鄴城,擒殺審配。之后,曹操哭祭袁紹墓,慰勞袁紹妻子,將袁紹的家人和寶物都還給了袁家,并賜給他們雜繒絮,供養他們家。從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冀州的鄴城,政令軍隊此后皆從此出,而許縣則只留些許官吏。

九月,曹操下令:“河北遭受袁氏之難,不用再上繳今年租賦!”又嚴厲打壓豪強兼并,百姓喜悅。曹操領冀州牧,并上表讓還兗州牧。當初,曹操圍攻鄴城時,袁譚趁機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又擊破故安的袁尚敗軍,兼并其眾。曹操寫信給袁譚,責備他負約,與他斷絕婚姻,將他的女兒送回,然后進兵。十二月,曹操進入平原,略定諸縣。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平定。當初袁尚兵敗后,投奔幽州刺史袁熙。此月,幽州大將焦觸、張南起兵反袁氏,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焦觸自稱幽州刺史,舉郡縣歸附曹操。四月,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其部眾十余萬人投降曹操。故安人趙犢、霍奴起兵,殺死幽州刺史,三郡烏桓又圍攻鮮于輔于獷平。八月,曹操率兵北征,斬殺趙犢,又渡河救援獷平,烏桓奔走出塞。

當初,袁紹令其外甥高干領并州。曹操攻破鄴城后,高干投降了曹操,仍然被任命為并州刺史。而曹操討伐烏丸之時,高干舉州反曹操,捉拿上黨太守,舉兵守壺口關。曹操遣樂進、李典討伐高干,高干退守壺關城。

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曹操攻打高干,高干留別將守城,自己逃入匈奴,向單于求救,單于不從。曹操圍壺關前后三月,最終城陷。高干逃向荊州,在途中被上洛都尉王琰捕殺。又東征淳于,遣樂進、李典擊破海賊管承。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回到鄴城,大封功臣二十多人,皆為列侯,其余依次受封。

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余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一直很好,并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

五月,曹操親率大軍到達無終(今河北玉田)。時正雨季,道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曹操從無終人田疇之議,改從一條久已斷絕,但“尚有微徑可尋”的路線進軍。在田疇的引導下,曹操大軍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塹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烏桓老巢柳城(今遼寧朝陽南)。

八月,曹軍進至離柳城不足二百里時,烏桓才發現,于是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騎兵迎擊。二軍相遇,時烏桓軍軍勢甚盛,而曹軍則是“車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唯獨張遼力勸曹操迎戰。曹操登高瞭望,見烏桓軍雖多,但陣勢尚未擺好,遂命將自己的持麾授予張遼暫用。張遼指揮先鋒部隊,乘烏桓軍陣稍動之機,向烏桓軍發動猛攻。烏桓軍大敗,死者被野。烏桓單于蹋頓也被臨陣斬殺。曹軍在白狼山之戰中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余萬。

袁尚等人逃奔割據平州的公孫康。這時,有人勸曹操乘勢進擊公孫康,曹操說:“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也。”遂率軍還師。不久,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熙,并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諸將不明所以,曹操說:“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十一月,曹操行至易水,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于那樓率其部下名王來賀。

八、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自任漢朝丞相。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鋒轉而南向。七月,進軍南征荊州牧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

曹操進軍江陵后,下令荊州官民,“與之更始”,同時封降服者十五人為侯,任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益州牧劉璋也遣使向曹操致敬,并開始接受征役,派兵充實曹軍。

這時,官渡之戰后投奔劉表的劉備屯駐于樊城(今湖北襄樊),聽說劉琮投降,便率軍向江陵(今屬湖北)撤退。江陵為荊州重鎮,存有大量軍用物資。曹操聽說,怕江陵落入劉備之手,遂親率五千騎兵從襄陽(今湖北襄樊)疾馳三百里,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大破其軍,隨后進占江陵。

曹操在擊潰劉備后,乘勢想一舉鯨吞江東。孫劉兩軍在魯肅和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結成聯盟,孫權命都督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的兩萬人馬組成聯軍抵抗曹操。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磯山)與孫、劉聯軍接戰不利,暫駐軍于烏林(今湖北洪湖東北),周瑜等人在南岸,雙方隔江對峙。周瑜用詐降之計,命大將黃蓋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船頭釘上大釘,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里之處時,各船一齊點火,然后借助風勢,直向曹軍沖去,曹軍大敗,舟船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撤回江陵。撤軍北還。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攻取南郡,孫權借南郡予劉備,孫劉聯盟進一步得到鞏固。為防范孫權,曹操強制內遷淮南的民眾,引發江淮十余萬戶百姓驚慌,使其盡皆渡江歸附孫權。同時,為穩定內部,曹操下令“死者家無基業不能自存者,縣官勿絕廩,長吏存恤撫循”。同年還親臨合肥,設置了揚州郡縣的長吏,修治芍陂屯田。年底回到譙。

赤壁之戰后,天下三分的局勢已經奠定。自此以后,曹操雖時有征伐,但主要精力用在經營曹氏勢力之上。

九、平定涼州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曹操下《求賢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目的是盡量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同年冬,修建銅雀臺。

建安十六年(211年)正月,曹操的三個兒子被封為縣侯,世子曹丕成為五官中郎將,設置官屬,為丞相副。太原人商曜以大陵起兵,曹操遣夏侯淵、徐晃將其擊破。

三月,曹操遣司隸校尉鐘繇討伐漢中(治南鄭,今陜西漢中東)張魯,并令夏侯淵等出兵河東,與鐘繇會合。西征漢中要經過關中,關中諸侯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一時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將曹仁討伐他們,馬超等人屯據潼關,曹操對諸將說:“關西兵勇敢強悍,你們堅守不得與他們交戰。”

七月,曹操率大軍親征關中。八月,曹操到達戰場,與馬超的軍隊隔著潼關對峙。曹操拖住馬超的部隊,暗中派徐晃、朱靈等將乘天黑渡過蒲阪津,占領河西,安營扎寨。閏八月,曹操在潼關北面強渡黃河,渡了一半,馬超趕來,猛攻曹軍船只。校尉丁斐見情況危急,放出大批牛馬引誘賊兵,敵軍爭搶牛馬,隊形大亂,曹操才得以渡過黃河,沿河邊向南修筑通道。敵軍敗退,占據渭口抵抗,曹操多設疑兵,暗中用船將部隊送入渭水,架設浮橋,乘夜分兵在渭水南岸扎營。敵軍于夜間偷襲曹營,曹操派伏兵將他們擊敗。馬超等人駐守渭南,派人送信,以割讓黃河以西為條件求和,曹操不許。九月,進軍渡渭水,馬超等人多次挑戰,曹操并不應戰;馬超等人再三請求割地,并讓自己的兒子做人質求和,曹操聽從賈詡之計,假意答應。韓遂請求與曹操會面,曹操與韓遂的父親同一年被舉為孝廉,又與韓遂是平輩,因此兩人馬靠馬在陣前談了很長時間,不談軍事,只敘朋友舊事,說到高興處,二人拍手大笑。會見結束后,馬超問韓遂:“曹公說了些什么?”韓遂回答:“沒說什么。”于是馬超等人對他產生了猜疑。后來曹操又和韓遂等人陣前見面,眾將勸道:“您和敵人見面交談,不可大意,可設木行馬防備敵軍。”曹操照辦。兩軍見面,敵將都在馬上向曹操行禮,秦、胡士兵都來看曹操,前后數層。曹操大笑著對他們說:“你們想看曹公嗎?他也是個人,沒有四只眼睛、兩張嘴,只是多了點智慧而已!”胡人前前后后擠上來看。曹操又列五千鐵騎為十重陣,鎧甲精光耀日,敵軍更加震恐。過了幾天,曹操又給韓遂寫了封信,上面故意涂改許多地方,假裝成是韓遂改的,馬超等人因此對韓遂越來越懷疑。于是曹操與他們約定日期會戰,先用輕兵挑戰敵軍,打了很長時間后,曹操派出精銳騎兵夾攻,大敗關中聯軍。韓遂、馬超敗走涼州,楊秋則逃回安定,曹軍陣斬成宜和李堪等叛將,關中自此平定。

戰后,諸將問曹操:“當初,賊軍守衛潼關,渭水以北沒有防守之兵,我們不從河東出去攻打馮翊,反而在潼關與敵兵對峙,拖延許久才北渡黃河,這是為何?”曹操說:“賊兵占據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賊兵必將帶兵守住各渡口,則我軍不能渡到河西;因此我以重兵逼近潼關,賊兵全力來守南邊,西河的防備空虛,因此徐晃、朱靈二將才能輕易攻取西河。然后我帶大軍北渡,賊兵不敢與我們爭奪西河,是因為有二將的軍隊。連起戰車,樹起柵欄,做通道向南前進,既是創造了敵軍不能取勝的條件,同時又向敵人示弱。渡過渭水后深溝固壘,敵軍挑戰不應,是為了使敵軍驕傲自大;所以敵軍不造營壘只求割地講和。我順著他們的意思答應下來,之所以依著他們的意圖,是為了使他們安心而毫無防備,然后蓄精養銳,一旦出擊,就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兵之道,本來不能墨守成規,只求一種方法。”當初,敵軍每到一支部隊,曹操就面露喜色,戰后眾將問他高興的原因,曹操回答:“關中地域遼闊,如果賊軍各自依險阻抵抗,征伐他們,沒有一二年的時間不能平定。如今都聚集于此,雖然人數眾多,但都彼此不和,沒有統一的主帥。這樣,消滅敵人容易成功,我所以高興。”

十月,曹操進軍包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恢復他的爵位,讓他留在這里安撫民人。

曹操撤回后,命夏侯淵督眾將繼續西征。夏侯淵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使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十、位極人臣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回到鄴城。漢獻帝準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起兵南征孫權,號稱步騎四十萬。次年(213年)正月,曹軍進至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其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御曹軍。兩軍相持月余,曹操的水軍作戰失利。由于春雨瓢潑、江水上漲,曹操見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

三月,復《禹貢》九州。天下十四州并為九州,此時的冀州擁有三十多個郡。

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于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七月,曹操建魏國社稷宗廟,又在魏國內設置尚書、侍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一作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此時,曹操名義雖非天子,但實際已經有天子之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王太子。

十一、相爭漢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于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四月,曹操自陳倉出散關,到河池。氐王竇茂恃險不服。五月,曹操擊破竇茂;西平、金城諸將斬下韓遂的首級,將其獻給曹操。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陜西勉縣西北)。張魯的弟弟張衛與將領楊昂據守陽平關,橫山筑城十余里,曹操不能攻克,引軍撤還。張衛的軍隊守備松懈,結果高祚軍在夜間迷路闖入敵營,敵軍退散。曹操也趁機攻擊張衛,張衛連夜逃走。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奔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九月,巴七姓夷王樸胡、賨邑侯杜濩舉巴夷、賨民來附,曹操以兩人為太守、封列侯。十月,曹操設置名號侯至五大夫,與舊列侯、關內侯凡六等,以賞軍功。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為曹操所有。十二月,曹操回軍,留夏侯淵屯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軍攻破居巢,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諾重新結為姻親。

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后,劉備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曹軍多次擊退劉備軍猛烈攻勢。四月,烏桓的無臣氐與鮮卑的軻比能聯合侵擾邊塞,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大破烏桓鮮卑聯軍。七月,曹操親率大軍西征劉備。九月,曹操坐鎮長安,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局。十月,宛城守將侯音起兵反曹,劫掠吏民,保守宛城。曹操令曹仁圍攻宛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仁斬殺侯音。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軍于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黃忠斬殺,曹軍戰敗。之后,曹操親率大軍來奪漢中,但是劉備堅壁不出,曹軍與劉備軍相距數月,無利,遂放棄漢中。

十二、襄樊會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親率大軍從漢中撤往長安。劉備大將關羽趁著襄、樊兵力空虛之際,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漢水流域因為天降暴雨而發生了“漢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災害,關羽趁機乘大船進攻,擒于禁,斬龐德,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池被水淹沒,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九月,相國西曹掾魏諷謀襲鄴城,事泄被殺,相國鐘繇也受牽連被免官。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孫權因關羽處其上游,不愿意讓關羽勢力發展,且他早有攻取荊州之心,于是聯結曹操,準備以大將呂蒙偷襲荊州要地江陵。曹操接到書信后,將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繼續堅守,自己進至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臨近指揮,又派兵十二營增援徐晃,命他反擊關羽。經過惡戰,關羽敗走。不久,呂蒙偷襲江陵得手。關羽撤往益州,途中為孫權軍擒殺。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到洛陽。至此,襄樊戰役結束。

十三、壯士暮年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后,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并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這個小兒想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嘛!”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說:“如果天命在我,我做周文王足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同月庚子日(3月15日),病逝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謚號為武王。他臨死前留下《遺令》。根據曹操的遺囑,他于二月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鄴城西郊的高陵。曹操死后,其子曹丕襲封丞相、魏王官爵。

黃初元年十月辛未日(220年12月11日),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改漢為魏,于同年十一月癸酉日(12月13日)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金川县| 麻阳| 长汀县| 耿马| 买车| 庆阳市| 玛纳斯县| 博湖县| 泰和县| 盐山县| 南昌市| 安仁县| 鄯善县| 大冶市| 松江区| 宣威市| 莱芜市| 朔州市| 雷山县| 苏尼特右旗| 台湾省| 闽侯县| 宣城市| 丽水市| 离岛区| 金坛市| 桂阳县| 专栏| 长治市| 吴桥县| 定南县| 平远县| 马边| 高阳县| 霍州市| 高碑店市| 甘南县| 土默特右旗| 崇仁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