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籌備工作得到了批準
- 超時空銀行古代綜合事業部
- 坐山老雕
- 4007字
- 2025-08-09 22:49:47
“小黎,你還真做官了?”錢董從總行過來,一路坐了高鐵來開封,然后就看到了剛回來的黎風。
沒辦法,回到開封這邊來,他是被蔡京盯著的,換衣服都沒時間。
于是就穿著官服,戴著官帽回來的。
而且還是新鮮出爐的從六品開封府推官,這身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緋色官服。
就是影視劇里經常能夠看到的那種形象,一般梁山好漢看到的狗官和好官,都穿這個顏色。
紫色衣服的,倒是比較少見,太師那身行頭,有的人穿的就掉色,有的看著太新鮮。
“沒辦法,這是官家所賜,又不得不受?!?
黎風看了看自己這身官服,倒也不覺得尷尬。
“這樣倒是不錯,可以看出來,你很受宋朝皇帝的信任。”
“不過這官身,也是雙刃劍?!?
雖說因為這個,大宋的那些言官,想砍他腦袋,還要經過第一個步驟,先要追毀出身。
但實際上,又不得不接,畢竟他的職位不高,也沒法拒絕大宋皇帝授予官身。
更要緊的是,這宋朝皇帝的旨意也不是從郵件里來的,也沒有提前透露風聲,哪怕黎風日常出去見到中下級官員,甚至是見到了高俅時也沒有透出風來。
要知道因為這個球,兩個人聊的是很投緣的,加上他又是蘇學士夾了推薦信介紹來的,有點消息,高俅還是能夠透露給黎風的。
最后的結果是,沒有什么消息。
甚至在開封府的熟人,也是過后來給他祝賀的。
高俅更是幫他找了裁縫,買了布料。
“還別說,這身衣服是不錯,比現在演員穿的戲服好多了。小黎,上朝你用去么?”
“領導,我那個推官職務,是籌建銀行的時候,往來兩邊辦事方便授予的,只怕在銀行開業,能夠發行通寶以前,都是個臨時工。上朝肯定沒我份,大概也就開封府有我的事情?!?
一般來說,是“度支判官”,或者“度支推官”,黎風的職務和錢有關系,又沒有先例,于是就這樣授官。
“這樣也好,你做了官的話,總是有些好處的。不過也得說明,你的職務和行里是綁定的,要是有一天因為什么調離,你這身官服也就不能穿了,只能收起來。”
“領導,我當然知道?!?
“這會兒我也正好問問你,在宋朝那邊怎么樣?”
“還好,我們的開業地點,蔡尚書給了四個地方備選,一個是祆教寺廟的對面,兩個在宮城的南門,一個在潘樓。要是拿出來東京夢華錄的話,我倒是覺得放在潘樓更為合適?!?
“為什么是潘樓呢?”
“倒也簡單,您想啊,潘樓那一帶本來就有大量商號,也是開封府商品交易,銀錢兌換一個比較發達的去處,又在宮城東南,就是距離開封府衙門遠了些。當然,我也不用到開封府尹那里去?!?
事實上也不用,因為權知開封府事的謝文瓘,年紀太大了,已經80了,這段時間還因為他作為大宋官方代表團去給遼道宗致哀,換了遼國人的衣服,結果被彈劾,一時間還有些麻煩。
加上他年輕的時候,給呂公著寫過信,還給神宗上書的時候反對過變法,因此也有點危險。
但回來以后,黎風可以拿著手機或者電腦來搜索了,搜索引擎能夠幫助他解決問題。
甚至都不用去請教專家,謝文瓘這個老倌也不是太重要的人物,也只會在詞條里出現。
他是僥幸被宋徽宗從黨人名單里摘了出去,但是不久也卒于外地任上。
而且開封府公堂坐的那個人,就是包大人也才一年零三個月,這KPI得多高啊。
現在涉及到的事情,也有很多。
黎風回來以后,時間也很緊迫,他就這樣穿著大宋的官服上了車,難免會引起圍觀。
而且還要坐著高鐵去總行,想想蘇學士和他四個仆人,最近正到湖北游歷,日程也接近結束。
來了個大宋官員,看起來也不算奇怪。
黎風甚至路上還被拍攝了,這要是涉及到保密,麻煩還不小。
好在他頭發不長不短,散開以后還不夠長,這樣也不容易引起太多的文官。
容易被好事群眾誤以為又是個COSER,之前那個四川話版本的“唐老師”,說話文鄒鄒的,一不小心還上過熱搜。
現在這個呢,反而好解釋一些。
黎風他就是現代人!
至于到了總行,趙行看了他也哭笑不得。
“小黎,你要是在大宋做官了,還算不算銀行的人???”
“這也只是權且之計,行長?!?
“你在那邊有身份,我們派人的話,級別就要比你高。但是現在這些行長,也沒幾個愿意去的。我問過老陸,他那邊走不開,老錢在這邊的事情也走不開,而且你級別太高了。小黎一個業務經理就已經是從六品的紅衣官了,還有魚袋,我們派去的行長,該是個什么身份?下面的員工又要怎么安排?”
李行看了看趙行,又看看穿著大宋官服的黎風。
“要不這樣,我們再選個比小黎大一些的業務骨干去那邊?!?
“不能用女將,我們的女同志有不少業務出色的,這一次也沒法帶上。小黎他沾了會打交道的光,在這邊不靈,到了那邊居然特別靈?!?
趙行這話說的,倒是有些奇怪,不過也對,黎風在原來的分行是個出色的業務骨干,開拓能力很強,摳的也特別細。
“趙行,那可要找個字寫的好的,別一出手到那邊去,人家說我們連字都寫不好。小黎的楷書還說的過去,練行書了么?看看這個。”
李行指了指墻上掛的行書墨寶,黎風看了看,好家伙,蘇學士大概是來參觀過,還賦詩一首。
可以說在行長的會客室擺著,公家的,那是無價之寶,雖然是新的,但手法是老的。
“這要是老的,比黃魯直的天價字還要貴?!?
當然了,潤筆也不是沒給,而且蘇學士他也適應了納稅,也沒人找他的問題。
行里面涉及到的事情就多了,就蘇學士這個吸金的能力,那是寫了一路的,雖然說他后來也不好意思要了。
“得派個比小黎年紀大的,會應酬的,文化水平說得過去,字也要寫得好,能和那邊的人交流的?!?
“老李,不好找啊。就是讓我去,人家怕是也因為我姓趙,來上一句?!?
趙行說的意思其實也簡單,那就是“你也配姓趙?”,又不像是錢董和杭州的陸行各自有家譜當證據。
這個籌備組呢,下面涉及到的部門,人員派遣也都要選好了,最后要派出24個人。
當地還有大宋的吏員和基層官員可以充任,要考慮到北宋的京東路這里,考明經科的人多,而且還有些不太重要的崗位,總是要用當地人。
銀行本身在那邊的開封府分行,和大宋的官府,還有趙官家,可是要涉及到股權問題的。
要皇帝同意,這樣才能夠在對面開業,大宋的戶部和刑部,大概還要沒事兒來視察一圈。
這里就有錢要進入官家的內帑,有錢要進入大宋的國庫,還有錢是銀行的利潤。
精算的事情,事業部這邊是有人管的。
傅行長他兼任事業部的負責人,還帶著一批人在那里干呢。
他這可是發揮余熱,順道還把交割業務的新人給派過來了。
完顏部的本部,就是阿骨打這里出現的業務還是要他管,因為阿骨打只信他。
但別的部落,經過阿骨打介紹來的,那就要交給新人來做了。
黎風和接手自己手上活計的那位,還是提到了不少事情的。
雖然阿骨打是絕對的優質客戶,而且還錢也積極。
但是別的部落,那就要好好審查,不要鬧出來什么問題。
有事情的話,可以去找阿骨打協調。
阿骨打雖然是戰斗力爆表,但是他平日里對于干架興趣并不大,不惹他的話,他也還會當好鄰居。
如果遇到賴賬的,可以請他幫忙。
生女真這片也就他認這個,要是介紹好了,或許還有些作用。
總體就是謹慎,不要鬧出來什么問題。
而且后續阿骨打確實也介紹了附近幾個大小部落,他們也有用處,帶來的產品也是各種珍貴藥材,到了現代價值也會很高。
甚至通過現代物流,將來要賣到大宋這邊來,給阿骨打和附近的鄰居部落換現錢也是行的。
中間少了遼國這個中間商,大家應該都會很高興。
說完了這些事情,籌備組的人員選拔也要進行。
黎風這邊一直就穿著大宋的官服,這樣給行長和各位領導辭行。
只有錢董和他一起去,因為人家也是錢家人,族譜上可以認證,基因檢測報告也寫著。
要是找燕國大長公主,按照家里的老理兒,跪下都得叫老祖宗那種。
像是陸行長那樣,也能和陸佃去認親的,宗譜里都寫著呢。
雖然宋朝到明清之間,差了很多,族譜不少也是重修的,并不算準,但是陸家人在江東那是坐地戶,大部分都能夠有聯系,問題也不會太大。
而回見這邊,皇帝是不會出面的。
涉及到雙方要談事,出面的就是各位宰執。
說起來韓忠彥和曾布二位,雖然一直被彈劾,一直都沒被罷相,而且兩人也清楚自己罷相只是時間問題。
但這個時候,這種接待談判還是要在他們之間進行的。
錢董來了,因為是錢家人,而且黎風還介紹了,錢家在后世也是非常發達,各方面都出了不少人才,因此地位也頗高。
只不過這個地位,總是自己掙來的。
錢董在本行是工會主席兼董事會成員,過去也是負責過大區的,和朝廷官員放在一起,地位也算是相近。
不過這次來訪,黎風這邊還要回來,給趙佶和宰執打一份巨長的工作報告。
甚至讓官家也覺得,這種奏章看起來也比較方便。
雖說都是打印出來的,可是頗為清晰。
原因倒也簡單,因為黎風要加圖表,還有評估報告。
但是對于錢董要來的事情,黎風現在已經是開封府“度支推官”,雖然是在有度支推官的情況下單獨設置的臨時工,可是他也有責任上疏。
為了這事兒,他此時也沒有雇用幕僚,就全靠自己寫。
趙佶也知道他毛筆字寫的不快,而且要說的事情還特別多,于是特準他在奏章上寫的是硬筆字。
因為黎風學書法的時候,硬筆是柳體的,相對纖細一點,但是字樣看著,總還是舒服一些。
要是毛筆的,大概他就要沒事就練字,去臨摹靈飛經了。
這會兒要是能找到原本的,也是完整版本的,而不是董其昌日后抵押出去被截留缺少部分字段的那種。
官家看了奏章以后,倒是也覺得滿意。
沒想到對方還不用官方出面,銀行里居然還有錢家人。
雖說是公事公辦,但是也總是考慮到了兩邊的想法。
因此他也同意,并且要戶部去管此事。
戶部除了管錢,還要管民政。
這一次的事情,銀行的情況頗為特殊,也只能先讓戶部上了。
黎風第一次上奏,條陳寫的倒也很清楚。
而且他也費了些腦筋,提到了銀行的建設,一定要有官方審查,方能通過。
戶部還要專門派一員外郎來對接管理此事,將來有事時也好方便管理。
而趙佶的批示是,所有的事項都直接找戶部尚書。
開封府分行的籌建工作,現在也算是正式開始了。
兩邊要是都通過了驗收審查,那么就可以核準開業。
而且黎風還提到了,銀行的工作人員,籌建時總共不宜超過百人,定額當中,以官身充任者應有多少,以吏員充任者有多少,現代人要有多少,這還是要官家和宰執最后批示同意的。
黎風倒是比較奇葩,他自己是不占指標的。
因為他自己是銀行的正式員工,同時還是大宋這邊有官身,甚至還特賜同進士出身的,不需要占用一個編制。
但麻煩的也來了,他同時要被兩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