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高考
- 重生1982當家作主
- 紅偉的筆名
- 2027字
- 2025-07-20 23:56:53
離高考還剩下最后一個星期。
張若維決定回到學校,進行最后的備考沖刺。
作為重生者,而且在重生前幾年中,剛剛過了成人高考的人,此刻面對的知識既簡單,又有點陌生。
簡單的地方在于,題目不僅比未來的高考簡單太多,甚至很多題目的難度都不如成人高考。
陌生在于,現在要背的很多東西,在未來已經不需要學習,或者觀點已經被推翻。
對于張若維來說,讓他背一些明知道未來要被推翻的知識,真的有點難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此刻的真理,在未來就變成了謬論。
當你覺得這個是錯的,內心便會抗拒接受這個觀點,大腦也會拒絕學習記憶這個知識。
張若維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去克服這種抵觸。
他認識到現在的觀點是錯的,但未來的也不一定對,因為未來的知識很有可能被更遠的未來所推翻。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享受當下,接受當下的一切。
張若維想到這里,才不再抵觸課本里的一些知識。
對于他在最后一周才返回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大多數都不太看好。
不過老師也沒有多說,而是鼓勵道:“今年回來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圍也好,明年復讀再努力。”
同學們的觀點也差不多,他們知道張若維現在也不差錢。
可以慢慢考,多考幾年,總能考個大學。
只有蘇棠知道他沒在學校的這段時間,也依然沒有放松學習。
并且在之前已經拿過幾次試卷給他做,正確率一次比一次高。
蘇棠將幾張卷子放在他桌面,用一種命令的語氣說道。
“若維同學,你把這幾張卷子做了,這些都是你缺課學的知識。”
“我們可是打賭高考誰的分數低,就答應對方一個要求,你對我那么好,不怕我分數超了你嗎?”
“我現在贏你太輕松,只是不想你輸得太難看而已。”
兩人的交談被旁邊的同學聽到了,接口道:“若維同學,你竟然敢跟蘇棠賭高考成績?”
“我能不能下注啊,我下注蘇棠贏。”
“我也下注蘇棠贏。”
同學們這些話大多數都是開玩笑,畢竟在他們看來,兩人實力相差太遠,這種打賭跟送錢沒什么區別。
張若維也同樣沒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畢竟這些窮學生也拿不出什么賭本。
自己就算贏了,也賺不了幾塊錢。以自己目前的身家,就沒必要坑老同學這點錢了。
“若維同學,我的同學錄就只有你沒寫了。”李婷婷遞來一個本子。
“差點忘了,若維同學,也幫我寫一下。”
“還有我的。”
同學們紛紛遞過自己的同學錄。
這個年代,物質生活匱乏,娛樂方面的東西就更少,同學之間的感情要比后世深厚很多。
高中的老同學,在幾十年后的聚會,依然能夠湊齊大部分人。
上一世,張若維中途輟學,沒有在同學錄上留下自己的話,也沒有參與他們的同學聚會。
這一世,似乎很多東西都改變了。
……
一周的時間過得非常快,馬上就要參加高考。
張若維記得馬云便是今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可惜他數學只考了1分,未能被錄取。
之后他又復讀了兩次,才終于考上杭州師范學院。
而小馬此時應該還在讀小學或者初中,離考上深大還要六七年的時間。
雖然早期很多老板沒什么學歷,但未來能夠真正引領時代的人,至少也有個大學學歷。
這也是為什么張若維堅持讀個大學。
一方面是為了圓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抬高自身的履歷。
1982年7月7日。
此時正值夏季,天熱非常炎熱。
可能也正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后世的高考才改為6月7日。
上午考的是語文。
考試的題目總體還算比較簡單,張若維在這一個科目的把握還是非常大的,順利地答完了整張試卷。
下午考的是地理。
由于地理需要背的東西比較多,雖然比別人多了大半輩子的生活積累,但考起試來依然沒有太大把握。
第二天上午考的是數學。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馬云只在這張試卷中拿了1分。
不過數學是張若維比較擅長的科目,算是比較輕松地拿下來。
下午考的是政治。
又是一個依靠背誦的科目。不過這科對張若維來說,比地理容易一些。
第三天上午考歷史,下午考英語。
歷史知識并不算太難,下午的英語對張若維來說,更是手拿把攥。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這個年代高考英語分數占比太低,未能在這一個科目拉開太大的分數。
高考結束,張若維從考場走出來。
如果是后世,考場外必定圍滿了前來陪考的家長。
但在這個年代,家長們并不太重視高考,只有寥寥幾個家長等候在外面。
在這個年代的家長看來,參考高考的孩子早已經是大人了。
不少人已經結婚生子,再回來參加高考。
作為一個大人,自然沒有必要陪同。
張若維走出考場時,看到蘇棠正站在門口。
“你那么快出來了?”
“等你對答案呢。”蘇棠笑著問,“數學最后三道題,你算出來的結果是什么?”
“有什么好對的,等結果出來就知道了。”
張若維可不想因為這個影響自己接下來一個月的心情。
“想估算一下你能不能贏我嘛。”
“贏你不是很簡單的事嗎?”張若維轉身看著蘇棠,認真道,“這段時間真的很感謝你對我的幫助。”
“我,也沒怎么幫你。”
蘇棠沒想到張若維會突然那么認真地道謝,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但她很快便又抬起頭,“你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我已經訂了去省城的火車票,三天之后就出發。”
“啊,這么……突然。”蘇棠沒想到他剛考完試便要離開。
“嗯,早就計劃好的事情了,如果不是為了高考,我也不會等到現在。”
“那你,會給我寫信嗎?”
沒有手機和家庭電話的年代,兩個青年男女的分開,可能就成了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