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馬向前身著嶄新的寶藍色緞面長衫,外罩一件深藍色織錦馬褂,頭戴一頂黑紗儒巾,腰間懸掛一塊雕工精美的玉佩,緩步走向縣衙。朝暉透過薄霧,為他周身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輝。他的父親馬忠、王氏以及孔明德、姜行義皆在身后相隨。馬忠身著粗布長衫,雖簡樸卻整潔,腰間系著一條深色布帶,面容清瘦卻透著堅毅;王氏著一襲青色布裙,頭發用一塊素色頭巾束起,眼神中滿是關切與自豪;孔明德身著一襲月白長袍,手持折扇,儒雅之氣撲面而來;姜行義則著深棕色長衫,腰間佩著一枚木制書簽,花白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眉宇間透著威嚴。一行人踏入縣衙大門時,兩側的衙役齊聲高呼:“恭迎馬舉人!”聲浪震得地面微微顫動,驚飛了衙門后院樹梢上的一群麻雀。馬向前微微頷首,眼中掠過一絲淡然的微笑。他深知,眼前的榮耀不過是個開端,真正的暴風雨正于遠方暗潮涌動。
馬向前進入縣衙大堂,縣令李弘仁早已起身相迎。這位縣令年約四旬,身形微胖,一張圓臉上掛著和煦的笑意,兩只眼睛瞇成月牙狀,透著一股精明強干之氣。他身著墨綠色官袍,腰間玉帶生光,頭戴烏紗帽,帽翅微微顫動,顯得格外莊重。李弘仁快步上前,雙手抱拳拱至鼻梁高度,朗聲道:“馬舉人,賢婿,老夫可將你盼來了。”馬向前微怔,心下疑惑,卻見縣令又道:“前些日子,你鄉試高中之訊傳來時,老夫便知你必成大器。”馬向前心下一凜,暗想自己何時成了縣令的婿。他稍作思索,想起數月前縣令曾在馬家莊與王氏閑聊提及小女待字閨中。馬向前心中豁然開朗,面上卻不動聲色,微微一笑:“大人謬贊,晚生不過是僥幸得中。令媛天姿國色,晚生尚在猶豫如何配得上。”李弘仁聽聞,眉開眼笑:“好,好,你這年輕人會說話。”
李弘仁親自為馬向前引路,穿過幽深的回廊,步入縣衙后堂的偏廳。廳內陳設古樸,墻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畫中山巒起伏,江水浩渺,筆法雄渾,氣勢磅礴。廳中已聚集了七八位士紳,他們或身著華麗的綢緞長袍,或身著樸素的布衣,但都透著一股精明之氣。馬向前定了定神,從容邁步跨過門檻。
“諸位,這位便是我縣新科舉人馬向前。”李弘仁的聲音洪亮,瞬間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高大、膀闊腰圓的中年男子,他身著深紫色錦緞長衫,頭戴黑紗幞頭,面龐方正,雙目炯炯有神,透著一股威嚴之氣。此人乃本縣大地主趙文遠,其家族在遼東根基深厚,世代為官,手握重兵。趙文遠抱拳拱手,聲音渾厚有力:“馬舉人,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英姿颯爽。”馬向前微微一笑,拱手還禮:“趙兄過譽,晚生愧不敢當。”趙文遠見馬向前年少得志,又得縣令青睞,心中不免有些嫉妒,但他城府極深,面上卻不顯分毫。
馬向前的目光在人群中掃過,最后落在一位身著青色長衫、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身上。這位男子面帶微笑,眼神中透著一股書卷氣,他正是縣內有名的儒學大師劉子涵。劉子涵早年便是舉人,因不慕官場名利,一直隱居鄉間授徒講學,培養了眾多才俊,就連馬向前的老師孔明德都曾受他指點。馬向前快步上前,躬身施禮:“晚生馬向前,見過劉老先生。”劉子涵微微一笑,點頭示意:“馬舉人,老夫已聽聞你的事跡,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馬向前正與眾人寒暄間,忽聽廳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緊接著,門被猛地推開,一個身著灰色布衣、頭戴破舊氈帽的中年男子沖了進來。此人面容憔悴,雙眼通紅,身上衣衫襤褸,滿是塵土。他徑直走向李弘仁,跪地叩頭,聲音中帶著哭腔:“大人,求您為小人做主啊!小人的田地被趙員外的人強占了,他們還打傷了小人的老娘!”
馬向前心下一緊,這趙員外十有八九便是趙文遠。他暗中觀察趙文遠的反應,只見趙文遠面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恢復了平靜。馬向前不動聲色,決定先聽聽這男子的訴求。
李弘仁眉頭微皺,顯然對這突然闖入的男子感到不悅。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你且細細道來,到底是何人強占了你的田地?”那男子抬起頭,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大人,小人名叫張大勇,家住城外三十里鋪。上月,趙員外的人帶了一伙打手,強行闖入小人家中,說是要征收田賦。小人說今年收成不好,實在拿不出錢,他們二話不說就把小人的田契搶走,還放火燒了小人的茅屋。小人娘為了護著田契,被他們打傷,現在還躺在家里起不來。”說著,張大勇從懷里掏出一份破舊的田契,雙手顫抖著遞給李弘仁。
李弘仁接過田契,展開一看,面色愈發陰沉。他轉身看向趙文遠:“趙員外,這是怎么回事?”趙文遠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大人,這不過是個誤會。張大勇的田賦已經拖欠了三年,按照大明律法,我們有權收回他的田地。”李弘仁聽后,沉吟不語。趙文遠補充道:“大人,若我們對這些刁民一味姑息,那其他佃戶也會有樣學樣,到時田賦難收,受影響的可是全縣的財政。”李弘仁點了點頭,似乎認可了趙文遠的說法。
馬向前見狀,心中不平。他深知趙文遠這類鄉紳地主慣用此等手段欺壓百姓。他決定不能再沉默下去,否則今日張大勇,明日就可能是其他百姓,馬家莊的流民們也難以幸免。他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張大勇身側,輕聲問道:“張大哥,你田契上寫的賦稅額度是多少?可曾有過官府的減稅批文?”張大勇愣了一下,見馬向前一臉真誠,遂從懷中掏出一份皺巴巴的稅單:“公子,這就是小人的稅單,每年的田賦是三斗糧,可今年收成不好,小人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馬向前接過稅單,仔細查看,只見上面的字跡清晰,數額明確。
馬向前心念一轉,他想起孔明德曾提及趙文遠家族在征收田賦時常會私自提高稅率,從中漁利。再結合張大勇的訴說,馬向前已大致猜到了事情原委。但僅憑張大勇一己之言,難以讓趙文遠心服。他需要更有力的證據。于是他對張大勇說:“張大哥,你先去外面等一下。”張大勇點了點頭,起身走到廳外。
馬向前轉身面向趙文遠,語氣平和卻透著一絲堅定:“趙兄,據張大哥所言,他的田賦額度似乎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晚生建議,請縣令大人派衙役前往張大哥家中核實田賦賬目,再做定奪。”趙文遠心中一驚,他沒想到馬向前會公然質疑自己,但他面色不變,冷笑道:“馬舉人,你這是在質疑趙某的為人嗎?”馬向前微微一笑:“趙兄誤會了,晚生只是希望此事能水落石出,給張大哥一個公道。”趙文遠心中暗怒,卻也不便在眾人面前發作,只能勉強點頭同意。
李弘仁聽聞馬向前的建議,覺得有理,便吩咐手下:“來人,帶張大勇去核實田賦賬目,務必查明真相。”衙役們領命而去,廳內一片寂靜。趙文遠盯著馬向前,眼神中透著幾分陰鷙。馬向前毫不示弱,與他對視。
孔明德見狀,在一旁輕聲提醒:“公子,趙家在縣里勢力龐大,你需謹慎行事。”馬向前微微一笑:“先生放心,晚生自有分寸。”他心中明白,與趙文遠這樣的地頭蛇硬碰硬,絕非上策。但他也深知,若今日不為張大勇討回公道,那馬家莊的百姓們也會對他的承諾產生懷疑。
姜行義也在一旁暗自觀察,他走到馬向前身邊,低聲道:“公子,趙文遠這人狡猾得很,單憑田賦賬目,未必能揪出他的把柄。我倒是有條線索,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馬向前心中一動:“先生有何線索?”姜行義附耳低語幾句,馬向前聽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不多時,衙役們帶著張大勇返回廳內。為首衙役向李弘仁稟報道:“大人,經核實,張大勇家的田賦賬目確實存在異常。據他鄰里做證,張大勇今年的田賦被趙家私自從三斗提高到五斗,且無任何官府批文。”李弘仁聽后,面色一沉,看向趙文遠:“趙員外,你對此有何解釋?”趙文遠心中大震,他沒想到馬向前動作如此迅速,竟已查出端倪。但他很快鎮定下來,皮笑肉不笑道:“大人,這定是張大勇串通鄰里誣陷趙某。趙家向來依規辦事,怎會做這等不光彩之事?”
馬向前聽聞,心中冷笑。他從懷中取出一本小冊子,正是姜行義給他的趙家近年來的田賦征收記錄。這記錄是姜行義早年在趙家當賬房先生時偷偷謄抄的,上面詳細記載了趙家如何暗中提高田賦、盤剝佃戶的行徑。馬向前翻開冊子,指著其中一頁對李弘仁道:“大人,此乃趙家田賦征收記錄,上面清楚記載著張大勇今年的田賦被私提至五斗,且無任何官府批文。”趙文遠見狀,瞳孔驟縮,情急之下,他猛地拍案而起:“馬向前,你血口噴人!”
馬向前卻不為所動,冷靜道:“趙兄,事實勝于雄辯。大人,晚生建議拘趙員外回衙門徹查此事。”李弘仁見證據確鑿,且又有馬向前這位新科舉人的力證,便也不再猶豫:“來人,將趙文遠押回衙門,待查明真相后再作處置!”衙役們應聲而上,將趙文遠押了下去。趙文遠臨走時,惡狠狠地瞪了馬向前一眼,眼中滿是怨毒。
廳內眾人見馬向前初次登場便展現了如此膽識與智慧,紛紛投來欽佩目光。劉子涵先生緩步走到馬向前身側,輕撫長須,贊許道:“馬舉人,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老夫觀你言行舉止,必能在這官場中闖出一番天地。”馬向前謙遜道:“晚生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還望諸位前輩多多指教。”
李弘仁親自為馬向前引路,穿過幽深的回廊,步入縣衙后堂的偏廳。廳內陳設古樸,墻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畫中山巒起伏,江水浩渺,筆法雄渾,氣勢磅礴。廳中已聚集了七八位士紳,他們或身著華麗的綢緞長袍,或身著樸素的布衣,但都透著一股精明之氣。馬向前定了定神,從容邁步跨過門檻。
“諸位,這位便是我縣新科舉人馬向前。”李弘仁的聲音洪亮,瞬間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高大、膀闊腰圓的中年男子,他身著深紫色錦緞長衫,頭戴黑紗幞頭,面龐方正,雙目炯炯有神,透著一股威嚴之氣。此人乃本縣大地主趙文遠,其家族在遼東根基深厚,世代為官,手握重兵。趙文遠抱拳拱手,聲音渾厚有力:“馬舉人,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英姿颯爽。”馬向前微微一笑,拱手還禮:“趙兄過譽,晚生愧不敢當。”趙文遠見馬向前年少得志,又得縣令青睞,心中不免有些嫉妒,但他城府極深,面上卻不顯分毫。
馬向前的目光在人群中掃過,最后落在一位身著青色長衫、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身上。這位男子面帶微笑,眼神中透著一股書卷氣,他正是縣內有名的儒學大師劉子涵。劉子涵早年便是舉人,因不慕官場名利,一直隱居鄉間授徒講學,培養了眾多才俊,就連馬向前的老師孔明德都曾受他指點。馬向前快步上前,躬身施禮:“晚生馬向前,見過劉老先生。”劉子涵微微一笑,點頭示意:“馬舉人,老夫已聽聞你的事跡,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馬向前正與眾人寒暄間,忽聽廳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緊接著,門被猛地推開,一個身著灰色布衣、頭戴破舊氈帽的中年男子沖了進來。此人面容憔悴,雙眼通紅,身上衣衫襤褸,滿是塵土。他徑直走向李弘仁,跪地叩頭,聲音中帶著哭腔:“大人,求您為小人做主啊!小人的田地被趙員外的人強占了,他們還打傷了小人的老娘!”
馬向前心下一緊,這趙員外十有八九便是趙文遠。他暗中觀察趙文遠的反應,只見趙文遠面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恢復了平靜。馬向前不動聲色,決定先聽聽這男子的訴求。
李弘仁眉頭微皺,顯然對這突然闖入的男子感到不悅。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你且細細道來,到底是何人強占了你的田地?”那男子抬起頭,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大人,小人名叫張大勇,家住城外三十里鋪。上月,趙員外的人帶了一伙打手,強行闖入小人家中,說是要征收田賦。小人說今年收成不好,實在拿不出錢,他們二話不說就把小人的田契搶走,還放火燒了小人的茅屋。小人娘為了護著田契,被他們打傷,現在還躺在家里起不來。”說著,張大勇從懷里掏出一份破舊的田契,雙手顫抖著遞給李弘仁。
李弘仁接過田契,展開一看,面色愈發陰沉。他轉身看向趙文遠:“趙員外,這是怎么回事?”趙文遠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大人,這不過是個誤會。張大勇的田賦已經拖欠了三年,按照大明律法,我們有權收回他的田地。”李弘仁聽后,沉吟不語。趙文遠補充道:“大人,若我們對這些刁民一味姑息,那其他佃戶也會有樣學樣,到時田賦難收,受影響的可是全縣的財政。”李弘仁點了點頭,似乎認可了趙文遠的說法。
馬向前見狀,心中不平。他深知趙文遠這類鄉紳地主慣用此等手段欺壓百姓。他決定不能再沉默下去,否則今日張大勇,明日就可能是其他百姓,馬家莊的流民們也難以幸免。他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張大勇身側,輕聲問道:“張大哥,你田契上寫的賦稅額度是多少?可曾有過官府的減稅批文?”張大勇愣了一下,見馬向前一臉真誠,遂從懷中掏出一份皺巴巴的稅單:“公子,這就是小人的稅單,每年的田賦是三斗糧,可今年收成不好,小人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馬向前接過稅單,仔細查看,只見上面的字跡清晰,數額明確。
馬向前心念一轉,他想起孔明德曾提及趙文遠家族在征收田賦時常會私自提高稅率,從中漁利。再結合張大勇的訴說,馬向前已大致猜到了事情原委。但僅憑張大勇一己之言,難以讓趙文遠心服。他需要更有力的證據。于是他對張大勇說:“張大哥,你先去外面等一下。”張大勇點了點頭,起身走到廳外。
馬向前轉身面向趙文遠,語氣平和卻透著一絲堅定:“趙兄,據張大哥所言,他的田賦額度似乎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晚生建議,請縣令大人派衙役前往張大哥家中核實田賦賬目,再做定奪。”趙文遠心中一驚,他沒想到馬向前會公然質疑自己,但他面色不變,冷笑道:“馬舉人,你這是在質疑趙某的為人嗎?”馬向前微微一笑:“趙兄誤會了,晚生只是希望此事能水落石出,給張大哥一個公道。”趙文遠心中暗怒,卻也不便在眾人面前發作,只能勉強點頭同意。
李弘仁聽聞馬向前的建議,覺得有理,便吩咐手下:“來人,帶張大勇去核實田賦賬目,務必查明真相。”衙役們領命而去,廳內一片寂靜。趙文遠盯著馬向前,眼神中透著幾分陰鷙。馬向前毫不示弱,與他對視。
孔明德見狀,在一旁輕聲提醒:“公子,趙家在縣里勢力龐大,你需謹慎行事。”馬向前微微一笑:“先生放心,晚生自有分寸。”他心中明白,與趙文遠這樣的地頭蛇硬碰硬,絕非上策。但他也深知,若今日不為張大勇討回公道,那馬家莊的百姓們也會對他的承諾產生懷疑。
姜行義也在一旁暗自觀察,他走到馬向前身邊,低聲道:“公子,趙文遠這人狡猾得很,單憑田賦賬目,未必能揪出他的把柄。我倒是有條線索,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馬向前心中一動:“先生有何線索?”姜行義附耳低語幾句,馬向前聽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不多時,衙役們帶著張大勇返回廳內。為首衙役向李弘仁稟報道:“大人,經核實,張大勇家的田賦賬目確實存在異常。據他鄰里做證,張大勇今年的田賦被趙家私自從三斗提高到五斗,且無任何官府批文。”李弘仁聽后,面色一沉,看向趙文遠:“趙員外,你對此有何解釋?”趙文遠心中大震,他沒想到馬向前動作如此迅速,竟已查出端倪。但他很快鎮定下來,皮笑肉不笑道:“大人,這定是張大勇串通鄰里誣陷趙某。趙家向來依規辦事,怎會做這等不光彩之事?”
馬向前聽聞,心中冷笑。他從懷中取出一本小冊子,正是姜行義給他的趙家近年來的田賦征收記錄。這記錄是姜行義早年在趙家當賬房先生時偷偷謄抄的,上面詳細記載了趙家如何暗中提高田賦、盤剝佃戶的行徑。馬向前翻開冊子,指著其中一頁對李弘仁道:“大人,此乃趙家田賦征收記錄,上面清楚記載著張大勇今年的田賦被私提至五斗,且無任何官府批文。”趙文遠見狀,瞳孔驟縮,情急之下,他猛地拍案而起:“馬向前,你血口噴人!”
馬向前卻不為所動,冷靜道:“趙兄,事實勝于雄辯。大人,晚生建議拘趙員外回衙門徹查此事。”李弘仁見證據確鑿,且又有馬向前這位新科舉人的力證,便也不再猶豫:“來人,將趙文遠押回衙門,待查明真相后再作處置!”衙役們應聲而上,將趙文遠押了下去。趙文遠臨走時,惡狠狠地瞪了馬向前一眼,眼中滿是怨毒。
廳內眾人見馬向前初次登場便展現了如此膽識與智慧,紛紛投來欽佩目光。劉子涵先生緩步走到馬向前身側,輕撫長須,贊許道:“馬舉人,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老夫觀你言行舉止,必能在這官場中闖出一番天地。”馬向前謙遜道:“晚生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還望諸位前輩多多指教。”
李弘仁親自為馬向前引路,穿過幽深的回廊,步入縣衙后堂的偏廳。廳內陳設古樸,墻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畫中山巒起伏,江水浩渺,筆法雄渾,氣勢磅礴。廳中已聚集了七八位士紳,他們或身著華麗的綢緞長袍,或身著樸素的布衣,但都透著一股精明之氣。馬向前定了定神,從容邁步跨過門檻。
“諸位,這位便是我縣新科舉人馬向前。”李弘仁的聲音洪亮,瞬間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高大、膀闊腰圓的中年男子,他身著深紫色錦緞長衫,頭戴黑紗幞頭,面龐方正,雙目炯炯有神,透著一股威嚴之氣。此人乃本縣大地主趙文遠,其家族在遼東根基深厚,世代為官,手握重兵。趙文遠抱拳拱手,聲音渾厚有力:“馬舉人,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英姿颯爽。”馬向前微微一笑,拱手還禮:“趙兄過譽,晚生愧不敢當。”趙文遠見馬向前年少得志,又得縣令青睞,心中不免有些嫉妒,但他城府極深,面上卻不顯分毫。
馬向前的目光在人群中掃過,最后落在一位身著青色長衫、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身上。這位男子面帶微笑,眼神中透著一股書卷氣,他正是縣內有名的儒學大師劉子涵。劉子涵早年便是舉人,因不慕官場名利,一直隱居鄉間授徒講學,培養了眾多才俊,就連馬向前的老師孔明德都曾受他指點。馬向前快步上前,躬身施禮:“晚生馬向前,見過劉老先生。”劉子涵微微一笑,點頭示意:“馬舉人,老夫已聽聞你的事跡,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馬向前正與眾人寒暄間,忽聽廳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緊接著,門被猛地推開,一個身著灰色布衣、頭戴破舊氈帽的中年男子沖了進來。此人面容憔悴,雙眼通紅,身上衣衫襤褸,滿是塵土。他徑直走向李弘仁,跪地叩頭,聲音中帶著哭腔:“大人,求您為小人做主啊!小人的田地被趙員外的人強占了,他們還打傷了小人的老娘!”
馬向前心下一緊,這趙員外十有八九便是趙文遠。他暗中觀察趙文遠的反應,只見趙文遠面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恢復了平靜。馬向前不動聲色,決定先聽聽這男子的訴求。
李弘仁眉頭微皺,顯然對這突然闖入的男子感到不悅。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你且細細道來,到底是何人強占了你的田地?”那男子抬起頭,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大人,小人名叫張大勇,家住城外三十里鋪。上月,趙員外的人帶了一伙打手,強行闖入小人家中,說是要征收田賦。小人說今年收成不好,實在拿不出錢,他們二話不說就把小人的田契搶走,還放火燒了小人的茅屋。小人娘為了護著田契,被他們打傷,現在還躺在家里起不來。”說著,張大勇從懷里掏出一份破舊的田契,雙手顫抖著遞給李弘仁。
李弘仁接過田契,展開一看,面色愈發陰沉。他轉身看向趙文遠:“趙員外,這是怎么回事?”趙文遠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大人,這不過是個誤會。張大勇的田賦已經拖欠了三年,按照大明律法,我們有權收回他的田地。”李弘仁聽后,沉吟不語。趙文遠補充道:“大人,若我們對這些刁民一味姑息,那其他佃戶也會有樣學樣,到時田賦難收,受影響的可是全縣的財政。”李弘仁點了點頭,似乎認可了趙文遠的說法。
馬向前見狀,心中不平。他深知趙文遠這類鄉紳地主慣用此等手段欺壓百姓。他決定不能再沉默下去,否則今日張大勇,明日就可能是其他百姓,馬家莊的流民們也難以幸免。他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張大勇身側,輕聲問道:“張大哥,你田契上寫的賦稅額度是多少?可曾有過官府的減稅批文?”張大勇愣了一下,見馬向前一臉真誠,遂從懷中掏出一份皺巴巴的稅單:“公子,這就是小人的稅單,每年的田賦是三斗糧,可今年收成不好,小人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馬向前接過稅單,仔細查看,只見上面的字跡清晰,數額明確。
馬向前心念一轉,他想起孔明德曾提及趙文遠家族在征收田賦時常會私自提高稅率,從中漁利。再結合張大勇的訴說,馬向前已大致猜到了事情原委。但僅憑張大勇一己之言,難以讓趙文遠心服。他需要更有力的證據。于是他對張大勇說:“張大哥,你先去外面等一下。”張大勇點了點頭,起身走到廳外。
馬向前轉身面向趙文遠,語氣平和卻透著一絲堅定:“趙兄,據張大哥所言,他的田賦額度似乎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晚生建議,請縣令大人派衙役前往張大哥家中核實田賦賬目,再做定奪。”趙文遠心中一驚,他沒想到馬向前會公然質疑自己,但他面色不變,冷笑道:“馬舉人,你這是在質疑趙某的為人嗎?”馬向前微微一笑:“趙兄誤會了,晚生只是希望此事能水落石出,給張大哥一個公道。”趙文遠心中暗怒,卻也不便在眾人面前發作,只能勉強點頭同意。
李弘仁聽聞馬向前的建議,覺得有理,便吩咐手下:“來人,帶張大勇去核實田賦賬目,務必查明真相。”衙役們領命而去,廳內一片寂靜。趙文遠盯著馬向前,眼神中透著幾分陰鷙。馬向前毫不示弱,與他對視。
孔明德見狀,在一旁輕聲提醒:“公子,趙家在縣里勢力龐大,你需謹慎行事。”馬向前微微一笑:“先生放心,晚生自有分寸。”他心中明白,與趙文遠這樣的地頭蛇硬碰硬,絕非上策。但他也深知,若今日不為張大勇討回公道,那馬家莊的百姓們也會對他的承諾產生懷疑。
姜行義也在一旁暗自觀察,他走到馬向前身邊,低聲道:“公子,趙文遠這人狡猾得很,單憑田賦賬目,未必能揪出他的把柄。我倒是有條線索,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馬向前心中一動:“先生有何線索?”姜行義附耳低語幾句,馬向前聽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不多時,衙役們帶著張大勇返回廳內。為首衙役向李弘仁稟報道:“大人,經核實,張大勇家的田賦賬目確實存在異常。據他鄰里做證,張大勇今年的田賦被趙家私自從三斗提高到五斗,且無任何官府批文。”李弘仁聽后,面色一沉,看向趙文遠:“趙員外,你對此有何解釋?”趙文遠心中大震,他沒想到馬向前動作如此迅速,竟已查出端倪。但他很快鎮定下來,皮笑肉不笑道:“大人,這定是張大勇串通鄰里誣陷趙某。趙家向來依規辦事,怎會做這等不光彩之事?”
馬向前聽聞,心中冷笑。他從懷中取出一本小冊子,正是姜行義給他的趙家近年來的田賦征收記錄。這記錄是姜行義早年在趙家當賬房先生時偷偷謄抄的,上面詳細記載了趙家如何暗中提高田賦、盤剝佃戶的行徑。馬向前翻開冊子,指著其中一頁對李弘仁道:“大人,此乃趙家田賦征收記錄,上面清楚記載著張大勇今年的田賦被私提至五斗,且無任何官府批文。”趙文遠見狀,瞳孔驟縮,情急之下,他猛地拍案而起:“馬向前,你血口噴人!”
馬向前卻不為所動,冷靜道:“趙兄,事實勝于雄辯。大人,晚生建議拘趙員外回衙門徹查此事。”李弘仁見證據確鑿,且又有馬向前這位新科舉人的力證,便也不再猶豫:“來人,將趙文遠押回衙門,待查明真相后再作處置!”衙役們應聲而上,將趙文遠押了下去。趙文遠臨走時,惡狠狠地瞪了馬向前一眼,眼中滿是怨毒。
廳內眾人見馬向前初次登場便展現了如此膽識與智慧,紛紛投來欽佩目光。劉子涵先生緩步走到馬向前身側,輕撫長須,贊許道:“馬舉人,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老夫觀你言行舉止,必能在這官場中闖出一番天地。”馬向前謙遜道:“晚生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還望諸位前輩多多指教。”
隨著趙文遠被押下,整個偏廳的氣氛也隨之緩和。李弘仁再次環視眾人,微笑著開口:“今日原本是為馬舉人舉辦的鄉賢大會,卻因這意外插曲而有所延遲。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正題,共同慶祝馬舉人的鄉試高中。”
他的話語落下,廳內眾人紛紛鼓掌,氣氛逐漸熱烈起來。馬向前趁機走到張大勇身邊,輕聲說道:“張大哥,你的田地之事,我會繼續關注,確保你得到應有的公道。”張大勇感激涕零,趕忙跪下磕頭:“公子,您就是小人的再生父母啊!”馬向前連忙扶起他:“張大哥,快快請起,我們都是大明子民,理應相互扶持。”
李弘仁見狀,心中對馬向前的評價又高了幾分。他深知,馬向前不僅才華橫溢,更有體恤百姓的仁心。這樣的年輕人,正是大明官場所需要的棟梁之材。
在這場風波逐漸平息后,馬向前回到座位上,繼續與其他鄉賢交流。他發現,經過此事,眾人對他的態度愈發熱絡。許多原本只是禮貌性客套的鄉賢,如今都主動湊過來與他攀談,甚至有人提出希望與他合作,共同推動縣里的發展。
其中,一位身著月白長衫的中年文士引起了馬向前的注意。此人身材清瘦,面容白凈,眉眼間透著一股書卷氣,舉手投足間盡顯儒雅風度。他自我介紹說:“馬舉人,在下陳文舉,乃是本縣的教諭。久聞公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馬向前聽聞對方是教諭,心中一喜。教諭在縣里負責文教事務,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對于自己推行教育改革將大有裨益。
“陳教諭過譽了,晚生馬向前,對教育一事頗感興趣,還望先生日后多多指教。”馬向前拱手說道。陳文舉眼中閃過一絲欣賞:“馬舉人有此雅興,實乃本縣學子之福。不知公子對當下教育有何見解?”馬向前稍作思索,回答道:“晚生以為,當下的教育多側重于科舉應試,卻忽略了實用之學。若能在教授四書五經之余,融入一些農田水利、兵法陣法等實用知識,必能培養出更多經世致用的人才。”陳文舉聽后,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公子此言,與老夫不謀而合。近年來,老夫也在思考如何改進教育方法,讓學子們不僅能考取功名,更能為國家社稷貢獻力量。”
二人相談甚歡,馬向前趁機提出希望能參觀縣學,向陳文舉學習經驗。陳文舉欣然應允,并約定改日一同前往縣學。
與此同時,劉子涵也與其他鄉賢討論起馬向前的表現。一位身著青色長衫的老者說道:“劉兄,這馬舉人年紀輕輕,竟能在官場漩渦中如此游刃有余,實屬難得。”劉子涵微微一笑:“張兄,你有所不知。老夫曾聽孔明德提及,這馬向前其實并非本地人氏,而是從外地遷來的。他能有今日之成就,全憑自身努力與才學。”那位張老者聽后,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難怪他行事風格與其他本地士紳大不相同,原來是外來的英杰。”
在另一個角落,趙文遠的親信李管家正焦急地等待著主人的消息。當他得知趙文遠被押回衙門后,面色瞬間變得蒼白。他深知,趙文遠若是被查出問題,整個趙家在縣里的地位都將受到嚴重沖擊。李管家思忖片刻,決定去找馬向前談談,試圖以利益誘惑換取他的退讓。
李管家找到一個機會,悄悄對馬向前說道:“馬舉人,在下是趙員外的管家李忠。趙員外一時沖動,做出了不妥之事。他愿意拿出一百兩銀子,作為對張大勇的補償,只求馬舉人看在同縣的份上,網開一面。”馬向前心中冷笑,他豈能不知趙家想用銀子收買自己。但他面上卻不動聲色,故意問道:“哦?那這銀子又該如何分配呢?”李管家見馬向前似乎有回旋余地,眼中閃過一絲欣喜:“只要馬舉人肯在縣令大人面前美言幾句,這銀子自然會按馬舉人的意思辦。”
馬向前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李管家,你回去告訴趙員外,此事并非銀子能解決的。張大勇的田地必須歸還,且趙家需在全縣百姓面前承認錯誤,否則休想善了。”李管家聽后,面色大變。他深知,馬向前這是要徹底扳倒趙家。他趕忙說道:“馬舉人,這條件未免太過苛刻。趙員外乃是縣里的大地主,得罪他,對你并無好處。”馬向前微微一笑:“李管家,你有所不知。我馬向前行得正坐得直,何懼趙家威脅?若趙員外真有誠意,就按我說的辦;若不然,后果自負。”李管家見談判破裂,只能悻悻離去。
隨著夜幕降臨,鄉賢大會也逐漸接近尾聲。馬向前在眾人簇擁下走出縣衙,月色如水,灑在他堅定的面龐上。他知道,今日之事僅僅是與趙家沖突的開端,未來的道路注定荊棘叢生。但他心中無畏,因為他有系統輔助,有孔明德、姜行義等良師益友,更有馬家莊百姓們的支持。他相信,只要自己堅持本心,定能在這亂世中闖出一條康莊大道。
回到馬家莊,馬向前立刻召集孔明德、姜行義、馬忠以及王氏,將今日之事詳細道來。眾人聽后,皆對他的處理方式拍手稱贊。孔明德笑道:“公子,你今日之表現,已然具備官場博弈的雛形。那趙文遠雖勢大,但只要你能聯合更多士紳百姓,定能扳倒他。”姜行義也點頭道:“公子,這趙家的底細我早有了解。他們不僅在田賦上做手腳,還私開錢莊,高利盤剝百姓。只要我們掌握充分證據,定能讓其身敗名裂。”馬向前聽后,心中更有底氣:“諸位,我們即刻籌備,一方面繼續深挖趙家罪證,另一方面,加強與陳文舉等開明士紳的合作,爭取更多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趙家的真面目必將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眾人齊聲附和,馬向前望著窗外那輪明月,心中豪情萬丈。他深知,自己已然在這場官場博弈中邁出了堅實一步,而未來,他將以更昂揚的姿態,迎接每一個挑戰,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
馬向前回到書房,系統的提示音適時響起:“宿主當前經驗值 2300點,‘政治手腕’詞條升至 8級,解鎖官場博弈精通能力;‘個人魅力’詞條升至 6級,提升他人信任度與追隨意愿。”馬向前只覺一股熱流涌入丹田,對人際交往的洞察力更上一層樓。他望著窗外繁星點點,心中涌起無盡壯志。
次日清晨,馬向前在孔明德與姜行義陪同下,前往縣學拜訪陳文舉。縣學內書聲瑯瑯,學子們身著整齊的青色儒衫,頭戴書生巾,在院中誦讀經典。陳文舉早已等候在大門口,他身著月白長衫,手持竹簡,面帶微笑:“馬舉人,老夫已恭候多時。”馬向前快步上前,拱手行禮:“晚生冒昧打擾,還望先生見諒。”陳文舉擺了擺手:“馬舉人言重了,能與賢侄切磋教育之道,乃老夫之幸。”
在陳文舉引領下,馬向前參觀了縣學的教室、藏書樓與演武場。他發現,縣學雖藏書豐富,然教學方法仍較呆板,多側重死記硬背。馬向前心中有了主意,他對陳文舉說道:“陳先生,晚生以為,可在教學中融入案例討論與實地考察,激發學子們思考興趣,培養其經世致用能力。”陳文舉聽后,眼中閃過驚喜:“此法甚妙,老夫愿與馬舉人攜手推動縣學教改。”
馬向前趁熱打鐵,提出在縣學增設實用科目,如農田水利、兵法陣法、商業管理等。陳文舉聽后,拍案叫絕:“馬舉人此議,正是當今天下所需。老夫即刻上書縣令,爭取早日推行。”馬向前心中大喜,他深知,教育改革的成功,將為他在遼東仕途奠定堅實民意基礎。
與此同時,趙文遠在衙門大牢中焦急踱步,他萬沒想到馬向前竟如此難纏。李管家再度前來匯報:“員外,那馬舉人非但不松口,反而聯合陳文舉欲改縣學教學大綱,加入諸般實用之學,這擺明是要挖我們趙家在縣里培植多年的文化影響力啊!”趙文遠聽后,面色鐵青:“這馬向前,好生毒辣!”他沉思片刻,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速送此信給城北的李都頭,讓他帶人給馬向前個難忘教訓。”李管家聞訊,心中一凜,卻也不敢多問,匆匆離去。
當夜,馬向前在書房整理縣學改革資料,門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孔明德面色凝重地闖入:“公子,趙家要動手!”馬向前心中一驚,趕忙詢問詳情。孔明德將趙家欲勾結城北地痞教訓馬向前一事和盤托出。馬向前聽后,心中怒火中燒,但面上卻異常冷靜:“先生,即刻安排護衛加強莊外巡邏,保護百姓安全。我倒要看看,這趙文遠究竟能掀起多大風浪。”孔明德點頭應諾,轉身離去。
半個時辰后,馬家莊外黑影綽綽,數十名手持棍棒的地痞在李都頭帶領下悄然逼近。他們原打算趁夜縱火,再行打砸。卻未料,莊內燈火通明,馬向前早在各要道布置好護衛。李都頭見狀,心中一慌,正欲下令撤退,卻聽馬向前聲音自莊門傳來:“李都頭,天色已晚,不請自來,可是要給咱莊子添些麻煩?”
莊門大開,馬向前身著月白長衫,負手而立,身后數十名護衛手持長槍,氣勢洶洶。李都頭面色微變,干笑道:“馬舉人說笑了,在下不過夜游至此,恰巧路過貴莊。”馬向前冷哼一聲:“夜游?這滿身殺氣,倒是游得別具一格。李都頭,你以為咱這小莊子,經得起貴客如此‘青睞’?”他轉身對護衛們下令:“搜!”護衛們如狼似虎沖向地痞群,將他們團團圍住,逐一搜身。
果不其然,從李都頭身上搜出一把短刀,從地痞身上搜出十幾根鐵棍。馬向前將證據一一陳列,冷笑連連:“李都頭,這些可都是能讓人丟命的玩意兒。按大明律,私自帶兇器聚眾鬧事,可非同小可。”他轉身對孔明德道:“先生,煩請您做證,將這些人押送官府,讓縣令大人評評理。”孔明德會意,立刻帶人將地痞們捆綁起來。
李都頭見勢不妙,趕忙求情:“馬舉人,好漢饒人,這事兒能私了不?趙員外有的是銀子,保準讓您滿意。”馬向前眼中寒光一閃:“趙文遠既然這么疼愛你們,那你們就去衙門里好好陪陪他吧。”說罷,他一揮手,護衛們將地痞們押上馬車,連夜送往縣城。
翌日清晨,縣衙外人群沸騰。百姓們扶老攜幼,爭相目睹趙家惡霸被懲治的場景。馬向前身著寶藍長衫,頭戴儒巾,與孔明德、姜行義并肩而立。李弘仁面色鐵青,在大堂上踱步。趙文遠被衙役押至堂中,身著破損的錦緞長衫,頭發散亂,跪在地上,面色陰沉。
李弘仁將桌上證據一摔,厲聲質問:“趙文遠,你指使李都頭帶人夜襲馬舉人住所,還私藏兇器,可有此事?”趙文遠咬牙切齒,卻無從抵賴:“大人,趙某知罪。”李弘仁冷哼一聲:“帶地痞人等上堂對質!”衙役們應聲將地痞們帶了上來。李都頭在堂上對趙文遠的指使供認不諱,地痞們也紛紛做證。
證據確鑿,李弘仁當堂宣判:“趙文遠私藏兇器、指使他人行兇、強占田地、私自提高田賦,數罪并罰,杖責八十,革去員外身份,田產充公,流放三千里!”趙文遠聽聞判決,癱倒在地,面如死灰。堂下百姓們歡呼雀躍,聲浪震天。
馬向前望著堂下歡慶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這一勝仗背后,是系統詞條的深度賦能、恩師的悉心指導與百姓的支持。他望向孔明德與姜行義,三人相視一笑,皆知這場勝利只是開始。
趙文遠被押出縣衙時,恰逢張大勇帶著家人前來磕頭謝恩。張大勇熱淚盈眶:“公子,您不僅救回了小人的田地,還為全縣百姓除了一害,小人愿世世代代為公子祈福!”馬向前親手扶起張大勇:“張大哥,你我皆是大明百姓,理應守望相助。往后你家若需幫襯,盡管來找我。”張大勇感激涕零,連連點頭。
隨著趙文遠被流放,馬向前在遼東的聲望如日中天。百姓們奔走相告,將他視若救星。縣令李弘仁對他的態度也愈發客氣,時常邀他共商縣務。馬向前趁機提出在全縣推行教育改革,增設實用科目。李弘仁深受觸動,當堂應允,并任命馬向前為縣學教改監修。
馬向前在孔明德與姜行義協助下,迅速制定出一套詳細的教改方案。他們決定從縣學入手,先在部分班級試點新教學方法。陳文舉對馬向前的方案大加贊賞,立刻組織教師培訓,確保改革順利推行。
“諸位先生,此次教改旨在培養經世致用之才。”馬向前在培訓會上說道,“我們不僅要求學子熟背四書五經,更要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于現實。”他拿起桌上的一本《農書》,翻開其中水利章節,“例如,教授《農書》時,可結合本地水文情況,讓學子們設計灌溉方案,既鞏固知識,又培養實踐能力。”
陳文舉補充道:“馬舉人還建議定期組織學子實地考察,如參觀農田、走訪作坊,讓書本知識與實際生產相結合。”臺下教師們紛紛點頭,有年輕教師提問:“馬舉人,這新法雖好,但部分家長恐認為偏離科舉正途,不肯讓孩子參與,該如何是好?”
馬向前早有預料:“我們可在試點班級設立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異者,以此吸引家長關注;同時,定期舉辦家長會,展示學子學習成果,讓家長看到新法的優勢。”陳文舉贊同道:“此法可行,我即刻安排實施。”
數月后,縣學教改成果斐然。學子們不僅在科舉考試中表現優異,更在農田水利設計、商業經營策劃等方面展現出驚人天賦。馬家莊附近的百姓們紛紛稱贊:“這新學法真管用,孩子們懂事早,見識也廣。”
馬向前在教改之余,著手處理趙文遠遺留的田地問題。他決定將部分田產按原畝數返還給張大勇等受害佃戶,其余則通過公開招租方式分配給其他百姓。他還引入系統建議的“土地輪作”與“精細耕作”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張大哥,這些種子是新引進的高產抗病品種,按這說明試種,收成保準比往年好。”馬向前將一袋稻種遞給張大勇。張大勇接過種子,眼中滿是期待:“公子,有您在,小人堅信這日子定會越來越好。”馬向前拍了拍他肩膀:“大家齊心協力,這好日子就在前頭。”
馬向前深知,要讓百姓真正受益,還需建立長效機制。他在姜行義建議下,成立縣內首個“農事合作社”,由農戶自愿聯合,共享農具、技術與市場信息。他親自編寫農事指南,分發給社員。系統提示:“宿主當前‘經濟管理’詞條等級 7,解鎖農業合作社運營精髓,預計可提升產量 25%。”馬向前依系統建議,設置合作社管理層與分紅機制,確保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