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岐王大纛:亂世起東南

南下的路途,艱辛遠超想象。

脫離了相對“安全”的御駕大隊,李珍這支小小的隊伍立刻暴露在叛軍散騎、潰兵土匪和饑餓流民的威脅之下。他們晝伏夜出,專揀偏僻小路,如同驚弓之鳥。陳武的傷勢在顛簸中反復,高燒不退,全靠阿吉和幾名親衛輪流背負、照顧。王妃崔氏的馬車早已舍棄,她換上粗布衣裙,與健婦們一起步行,臉上沾滿塵土,昔日王府的雍容華貴蕩然無存,唯有一雙眼睛在困頓中愈發沉靜堅韌。

沿途所見,滿目瘡痍。村莊化為焦土,良田荒蕪,餓殍枕藉。流民如同遷徙的蟻群,麻木地向著傳說中“安全”的南方蠕動,不時爆發爭搶食物和水源的慘劇。偶爾遭遇小股叛軍斥候或土匪,李珍便親自率領還能戰斗的衛士斷后,依靠灌鋼兵刃的犀利和百工院傳授的小隊配合戰術,浴血廝殺,方能險險脫身。每一次戰斗,都有人倒下,隊伍不斷減員。

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是李珍手中那份越來越沉重的“密詔”,更是他口中描繪的南方——揚州,那個有著秘密基地、錢糧船隊和一線生機的地方!

歷經近一個月的艱難跋涉,當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的隊伍終于望見揚州城巍峨的輪廓,以及城外運河上如林的檣帆時,所有人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他們沒有直接進城。李珍按照記憶中的聯絡方式,派人帶著王府特制的信物(一塊刻有特殊云紋的灌鋼小牌),秘密前往運河碼頭附近的“廣源米行”。

等待的時間仿佛格外漫長。就在眾人心中忐忑不安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見一隊精悍的騎士簇擁著一名身著錦袍、風塵仆仆卻眼神精明的中年文士疾馳而來。來人正是揚州據點總管——柳成!

“王爺!真的是您!”柳成滾鞍下馬,沖到李珍面前,激動得聲音發顫,納頭便拜,“屬下柳成,叩見王爺!天可憐見,王爺平安抵達!趙總管前日飛鴿傳書,言王爺已南下,屬下便日夜派人守在碼頭和要道,今日終于盼到了!”他身后那些騎士,正是柳成秘密控制的精銳護衛隊。

看到柳成和他身后那些精悍干練、裝備整齊的護衛,一路的艱辛、犧牲和提心吊膽,仿佛都找到了宣泄的出口。陳武掙扎著挺直腰背,阿吉等人更是激動得眼眶發紅。王妃崔氏看著眼前這位精明強干的屬下,再看向自己形容枯槁卻目光灼灼的丈夫,心中百感交集。

“柳成!辛苦你了!”李珍扶起柳成,聲音帶著長途跋涉后的沙啞,卻充滿了力量,“起來說話!揚州情況如何?瓜洲倉、太湖塢可安好?”

“王爺放心!”柳成迅速匯報,條理清晰,“揚州城尚在朝廷手中,但刺史膽小怕事,城內人心惶惶。‘廣源米行’生意興隆,是城內最大糧商之一,正好掩護!瓜洲倉糧食充足,足夠萬人食用一年!太湖塢已建成,隱蔽安全,有小型船隊常駐!船把頭‘浪里蛟’周通及其手下數十名精通水性的好漢,已被屬下收服,忠誠可靠!蜀中趙總管那邊,張翰先生、魯大師傅及其弟子,還有部分物資,已分批安全抵達‘浣花別業’!”

“好!好!好!”李珍連道三聲好,胸中激蕩。多年的布局,終于在這亂世之中顯露出強大的根基!

“立刻去太湖塢!”李珍果斷下令。

在柳成的安排下,隊伍換乘早已準備好的快船,沿著密布的水網,悄無聲息地駛入煙波浩渺的太湖深處。當那座林木蔥郁、三面環水、一面筑有堅固土石圍墻和瞭望塔的湖心島——太湖塢出現在眼前時,所有人都被震撼了。這儼然是一座固若金湯的水上堡壘!

更令人激動的是,碼頭上,早已等候著一群人!為首兩人,正是從蜀中日夜兼程趕來的張翰和魯大!他們身后,是熟悉的技術班底和部分提前抵達的王府核心人員!

“王爺!”

“殿下!”

張翰和魯大搶步上前,看到李珍等人風塵仆仆、傷痕累累的模樣,尤其是看到重傷未愈卻堅持站立的陳武,兩人眼圈瞬間紅了,聲音哽咽。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李珍用力拍著兩人的肩膀,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而激動的面孔,心中充滿了久違的暖意。技術核心在,種子就在!

來不及更多寒暄,李珍立刻在塢堡中心最大的廳堂召開了抵達后的第一次核心會議。柳成、張翰、魯大、陳武(被攙扶著)、阿吉、王妃崔氏(作為后勤和文書負責人列席)全部在場。

李珍站在主位,身后懸掛著一幅巨大的江淮地圖。他目光如電,掃視眾人,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

“諸位!長安淪陷,兩京蒙塵,胡騎肆虐,山河破碎!然,天不亡我大唐!吾等歷經劫難,終抵江淮!此地,乃我大唐財賦命脈,漕運咽喉!更是我等多年苦心經營之根基所在!今日,便是吾等奮起抗敵,挽狂瀾于既倒之時!”

他猛地抽出腰間那柄飽飲胡虜之血的灌鋼橫刀,刀鋒在燭光下閃爍著凜冽寒光,重重頓在地圖上揚州的位置!

“吾,嗣岐王李珍!奉陛下馬嵬密詔!”他取出那份精心偽造的“詔書”,高高舉起,聲音如同洪鐘,響徹廳堂,“總制江淮諸軍事,兼領山南東道采訪處置等使!便宜行事,招募義勇,保境安民,斷賊糧道,相機策應王師!”

“此乃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自即日起,以‘太湖塢’為核心,以瓜洲倉為后盾,以王府秘庫財貨為資,**正式組建‘岐王軍’!**”

“陳武!”

“末將在!”陳武強忍傷痛,挺直身軀。

“命你為岐王軍都指揮使!統轄所有戰兵!以王府舊部、柳成護衛隊為骨干,收攏沿途潰散之忠勇官軍、府兵,招募敢戰義勇!按南山別苑所訓軍制,嚴明紀律,加緊操練!首要目標:肅清太湖周邊及運河沿線小股叛軍與匪患,保障漕運水道暢通!”

“末將領命!”陳武眼中燃燒著復仇與重建的火焰。

“張翰!”

“屬下在!”

“命你為軍司馬,掌軍需、營造、工器!整合百工院力量,在太湖塢設立工坊,全力恢復神臂弩、灌鋼兵器、火藥(掌心雷)生產!改良戰船!建立高效后勤補給線!”

“屬下遵命!”張翰目光灼灼,終于能在實戰中檢驗他的心血。

“魯大!”

“俺在!”

“命你為匠作監,專司督造!神臂弩、灌鋼刀、掌心雷,我要最快速度、最大產量!質量若有差池,唯你是問!”

“王爺放心!俺魯大把命押上!保證讓兄弟們用上最好的家伙!”魯大拍著胸脯,聲如洪鐘。

“柳成!”

“屬下在!”

“命你為轉運使,掌情報、財賦、漕運!利用‘廣源米行’、‘錦云莊’網絡,監控江淮叛軍動向,打通各路關節,確保糧秣物資轉運無虞!聯絡周通,整合船隊,控制關鍵水道!”

“屬下必不負王爺重托!”柳成信心滿滿。

“王妃崔氏!”

崔氏微微一怔,隨即肅然起身:“妾身在。”

“命你掌軍中文書、撫恤、醫護及流民安置!設立醫護營,救治傷員。收攏流亡百姓,以工代賑,開墾荒地,恢復生產,穩固后方!”

“妾身……領命!”崔氏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她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戰場。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達,一個以軍事為核心,涵蓋生產、后勤、情報、民生的戰時體系雛形,在太湖塢迅速搭建起來!多年的秘密積累,在這一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組織力量!

次日清晨,朝陽初升,金色的光芒灑滿太湖萬頃碧波。

在太湖塢最高的瞭望塔上,一面巨大的旗幟在萬眾矚目下冉冉升起!旗幟以明黃色為底,象征著宗室親王的無上尊貴。旗面正中,一條由灌鋼絲線繡成的、氣勢磅礴的玄色蛟龍盤踞其上,龍首昂揚,怒視北方,爪牙鋒利,仿佛要撕裂蒼穹!蛟龍下方,是兩個鐵畫銀鉤、飽含殺伐之氣的朱紅大字——

**“岐王”!**

晨風中,岐王大纛獵獵作響!如同沉睡的巨龍睜開了雙眼,向烽煙四起的神州大地,發出了震天的咆哮!

“岐王!岐王!岐王!”

瞭望塔下,所有匯聚于此的王府舊部、新募勇士、工匠、船工、乃至收攏的流民,無不熱血沸騰,振臂高呼!聲浪如同驚雷,在太湖上空滾滾回蕩,傳向遠方!

李珍一身戎裝,腰佩橫刀,肅立于大纛之下。他望著眼前群情激昂的追隨者,望著煙波浩渺的太湖,望著廣袤的江淮大地。六年的隱忍謀劃,長安的血火,馬嵬驛的驚魂,南下的艱辛……所有的犧牲與付出,在這一刻,終于化作了手中緊握的力量和眼前這條清晰的道路!

他抽出灌鋼橫刀,刀鋒直指北方叛軍肆虐的方向,聲音如同金鐵交鳴,響徹云霄:

“諸君!亂世已至,胡騎猖獗!然,吾等既立于此,當承天命,順民心,守江淮沃土,護黎庶安康,斷賊寇糧道,復大唐河山!”

“自今日起,岐王軍——”

“**討賊!安民!復土!**”

“討賊!安民!復土!”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再次響起,直沖九霄!這是亂世中不屈的宣言,是燎原星火的第一簇烈焰!

岐王大纛之下,一個新的傳奇,在東南的烽火中,正式拉開了帷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贵南县| 徐州市| 容城县| 中山市| 任丘市| 兰州市| 晋江市| 星座| 漯河市| 宜川县| 吉木萨尔县| 新兴县| 瑞丽市| 攀枝花市| 麟游县| 宝坻区| 神农架林区| 宁强县| 谢通门县| 喜德县| 孝感市| 武鸣县| 高唐县| 高密市| 贵溪市| 永春县| 九台市| 秦皇岛市| 宁乡县| 多伦县| 沙湾县| 肇庆市| 浦江县| 寿阳县| 久治县| 张家港市| 青海省| 南川市| 淳安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