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何實現伴侶間真正的團結與支持
我在大學當教授的時候教的是神經心理學。學生們會由這門課學到大腦的各個部分如何控制人類的行為。我讓學生們觀察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大腦,再問他們是否注意到兩者之間的差異。學生們普遍能夠指出它們的差別,即男性的大腦要比女性的大,褶皺也更多。
隨后我會繼續剖析這兩個大腦的結構,學生們會發現,兩個大腦不僅表面不同,內部也不同。雖然女性大腦體積偏小,但連接兩個腦半球的纖維帶,即胼胝體(corpus callosum)要比男性的大得多。女性大腦兩半球的互聯區域更大,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女性在做決策時會比男性考慮得更多。
而在男性大腦中,頂下小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的占比更大,左腦尤其如此。這個區域與數學能力有關,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頂下小葉尤其大。這樣的差異會不會就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數學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原因?
還有顳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和額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這是兩個與語言能力相關的部分,它們在女性大腦中占比更大。而這會不會導致在出現問題時,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溝通?
女性大腦的頂區(parietal region)更厚一些,有人認為,這樣的厚度抑制了女性心理旋轉(mental rotation)(2)的能力,而男性在理解空間關系方面則更具優勢。
除以上這些肉眼可見的差異之外,男女大腦間還有更多生化層面的區別。例如,催產素是一種在壓力下釋放的、具有鎮靜作用的激素,而女性大腦中的雌激素和男性大腦中的睪酮對催產素的分泌有著不同影響。雌激素能強化催產素的作用,睪酮則相反。有人認為,這種差異導致女性在壓力狀態下傾向于照顧自己和子女,男性則往往會產生戰斗-逃跑反應。
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差異究竟如何影響行為尚存在爭議,但兩者間存在明顯區別,這點毋庸置疑。我們不僅能在男性和女性的身體上看到區別,也能從他們的大腦和思維方式上看到不同。
多年的心理咨詢經驗使我相信,如果男性和女性能夠尊重雙方之間的差異,他們就更能在人生中做出明智的決定。反之,如果這些差異得不到關注,夫妻就很可能陷入糾結,甚至發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