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觀潮思國】

潮頭拍岸接蒼旻,萬里江山氣象新。

春暖天如鏡,風來花念人。

斷橋石上苔痕古,赤縣心中浩氣真。

莫嘆流光容易逝,江河入海是歸塵。

賞析:

《觀潮思國》賞析

這首詩以“觀潮”起興,融景、史、情、理于一體,借自然之壯闊與古跡之滄桑,抒發對家國的深沉情懷,字里行間藏著對時光與永恒的哲思。

開篇:以景破題,立起山河氣象

首聯“潮頭拍岸接蒼旻,萬里江山氣象新”以磅礴筆觸勾勒壯闊之景。“潮頭拍岸”寫錢塘潮的洶涌氣勢,“接蒼旻”(蒼旻指蒼天)將潮水的力量與天地相連,視野宏大;“萬里江山氣象新”由眼前潮景拓展至整個華夏大地,“氣象新”既寫春日山河的生機,更暗喻時代變遷中家國的蓬勃朝氣,開篇便立起“思國”的壯闊基調。

承轉:融情入景,藏溫柔于壯闊

頷聯“春暖天如鏡,風來花念人”是指定句,亦是全詩的溫柔轉折。前句“春暖天如鏡”以“鏡”喻晴空,寫春日的澄澈寧靜,與首聯的“潮頭拍岸”形成剛柔對比;后句“風來花念人”以擬人化手法寫花,春風吹花如“念人”,既呼應“春暖”的生機,更暗將“花”與“人”(游子、國人)相連——花念人,亦是人念家、念國,將個人情感悄悄融入自然之景,為后文“赤縣心中浩氣”埋下伏筆。

遞進:古跡勾連,融史于情

頸聯“斷橋石上苔痕古,赤縣心中浩氣真”以具體景點深化情感。“斷橋”直指杭州西湖斷橋,既是著名古跡,又因“白蛇傳”等傳說承載著民間記憶;“苔痕古”寫斷橋歷經歲月的滄桑痕跡,暗喻家國歷史的厚重。“赤縣”是中國的古稱,“赤縣心中浩氣真”則由古跡的“古”轉入內心的“真”——斷橋的苔痕見證時光,而每個國人心中對家國的“浩氣”(正氣、志氣)卻歷久彌真,將歷史的滄桑與當代的愛國情懷緊密相連,讓“思國”有了具體的情感落點。

收尾:以理結情,悟永恒之道

尾聯“莫嘆流光容易逝,江河入海是歸塵”以哲理收束全詩。“莫嘆流光容易逝”回應“苔痕古”的時光感,勸慰不必悲嘆歲月流逝;“江河入海是歸塵”則以自然規律作喻:江河奔流入海,看似“歸塵”(歸于天地),實則是涓流匯入洪流,成就大海的永恒。這正是詩中的核心哲理:個體如江河,時光如流水,不必畏懼歲月短暫,唯有將個人生命與家國命運相融,如江河歸海般匯入時代洪流,生命與情懷才能超越“流光”,獲得真正的價值與永恒。

整體:景、情、史、理的交融

全詩以“觀潮”為線索,從自然之景(潮、天、花)到人文之跡(斷橋),從個人之情(花念人)到家國之思(赤縣浩氣),最終升華為哲理之悟(江河歸海)。景點“斷橋”的滄桑與“赤縣浩氣”的真摯相映,自然意象的剛柔與情感的深淺交織,讓“愛國”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藏在潮聲、苔痕、花香與江河中的具體感動,余味悠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绵竹市| 耒阳市| 乌鲁木齐市| 综艺| 丘北县| 田阳县| 灌南县| 航空| 霍山县| 徐闻县| 桐乡市| 南投市| 万载县| 龙胜| 广安市| 清镇市| 慈溪市| 蓝山县| 肃宁县| 紫阳县| 辉县市| 曲阳县| 林西县| 噶尔县| 秀山| 临夏县| 承德县| 黄石市| 祥云县| 玉环县| 台江县| 罗甸县| 贡嘎县| 开平市| 明光市| 黄冈市| 龙泉市| 绥中县| 孝昌县|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