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新視野’。”劉星宇的聲音不高,卻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帶著奇異的穿透力,清晰地落在每個人的耳中。
“‘新視野’?”小雅眨眨眼,重復了一遍,帶著點疑惑,“聽著……挺大氣的,可為啥是它?比‘劉星宇團隊’好在哪兒?”
電磁爐的紅光在廉價鴛鴦鍋底倔強地亮著,廉價紅油翻滾出嗆人的辛辣,混合著牛羊肉卷的油脂香,霸道地填滿了A307這間嶄新的辦公室。冰鎮汽水瓶外凝結的水珠滾落,在臨時拼湊的舊桌面上洇開深色的圓斑。窗外,QT大學的夜色溫柔沉降,窗內卻是饕餮戰場。筷子在紅白翻滾的湯浪中短兵相接,撈起滾燙的戰利品,蘸料,入口,燙得齜牙咧嘴卻又心滿意足。大壯額頭的汗珠在燈光下晶亮,蘇琳被辣得微微吸氣,小雅則鼓著腮幫子,像只藏食的松鼠。
最后一片肥牛消失在紅湯深處,幾顆孤零零的魚丸在清湯里沉浮。飽足的慵懶感像溫熱的潮水,漫過筋疲力盡又興奮不已的四肢。小雅滿足地打了個小小的嗝,身體向后靠在吱呀作響的舊椅背上,目光掃過這間被他們親手擦亮、此刻彌漫著濃烈人間煙火氣的“宮殿”。落地窗外,校園路燈的光暈在夜色里暈染開一小片一小片溫柔的暖黃。她的視線最終落回劉星宇臉上,帶著吃飽喝足后特有的、天馬行空的好奇。
“喂,劉老板,”她用汽水瓶輕輕敲了敲桌面,發出清脆的聲響,“咱為啥叫新視野啊?這名字聽起來并不比“劉星宇創業團隊”好到哪里去啊,”她身體微微前傾,眼睛亮晶晶的,“辦公室有了,獎金揣兜里了,團購券也賣著,然后呢?咱們到底要弄個啥?”
問題像一顆投入平靜水面的石子。房間里火鍋余溫的喧囂似乎瞬間安靜了幾分。大壯正拿著漏勺在湯底里打撈最后的遺珠,聞言動作一滯,一顆魚丸“噗通”掉回鍋里。蘇琳也放下筷子,抽出紙巾輕輕擦拭著被辣得微紅的唇角,清澈的目光安靜地投向劉星宇,帶著無聲的詢問。劉星宇嘴里還慢悠悠嚼著一片藕,此刻也停了下來。
是啊。名號是旗幟,是方向。這間彌漫著火鍋味的屋子,這五萬塊滾燙的啟動金,是起點,而非終點。他緩緩咽下食物,目光沒有立刻聚焦在伙伴們臉上,而是越過桌上杯盤狼藉的戰場,投向窗外那片沉沉的、點綴著稀疏星子的夜空。目光似乎穿透了校園的燈火,投向更遙遠、更幽深的所在。那里,是海的方向,也曾是漂流瓶啟航的地方,更是……人類目光所能及與不能及的盡頭。
劉星宇的嘴角微微揚起,那笑容里沒有了平日的狡黠或篤定,反而沉淀下一種近乎虔誠的向往。他拿起手邊那瓶只剩下淺淺底子的汽水,擰開蓋子,將最后一點深褐色的液體,小心地倒在桌布上一塊相對干凈的空白處。深色的水漬迅速洇開。
“因為,”他用指尖蘸著那微涼的汽水,在桌布上開始勾勒一個極其簡陋、卻帶著某種象征意義的輪廓——一個拖著長長尾焰、沖向未知的飛行器,“有個孤獨的旅者,名字就叫‘新視野號’。”
他的指尖在濕漉漉的桌布上移動,留下深色的痕跡。
“2006年1月,一個寒冷的清晨,在美國的卡納維拉爾角,一枚巨大的火箭掙脫地心引力,呼嘯著沖上云霄。它攜帶的,就是‘新視野號’探測器。”劉星宇的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種講述史詩般的莊重,“它的目標,是太陽系邊緣,一顆人類知之甚少、冰冷而神秘的星球——冥王星。”
大壯忘了撈他的魚丸,蘇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小雅更是屏住了呼吸。火鍋殘留的熱氣還在裊裊升騰,但這間小小的辦公室里,氣氛卻陡然變得不同。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成了故事深邃的背景幕布。
“想象一下,”劉星宇的指尖劃過濕漉漉的“飛行軌跡”,“它像一顆沉默的子彈,以每秒十幾公里的速度,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虛空中,孤獨地飛馳。沒有回頭路。它的旅程,單程,就是九年半!整整九年半,在人類幾乎無法想象的廣袤與死寂中穿行。”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對那浩瀚時空的敬畏,“沒有補給站,沒有修理廠。它攜帶的每一份能量、每一個指令,都必須在發射前就精確設定。它要穿越小行星帶,要借助木星的引力彈弓加速……每一步,都如同在萬丈深淵上走鋼絲。”
小雅下意識地抱緊了雙臂,仿佛能感受到那深空刺骨的寒冷。大壯張著嘴,喃喃道:“九年半……就一個人……不,一個機器……在那么黑的地方?”
“對,孤獨,但并非空手而去。”劉星宇的指尖在“探測器”旁邊點了點,洇開一小片深色,“它攜帶著人類的‘名片’——刻著地球在銀河系中位置的金屬板,還有地球上各種聲音的唱片……甚至,裝載著發現冥王星的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的一部分骨灰。它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機器,它是人類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具象化!它像一個最勇敢、最執著的訪客,跨越難以想象的時空阻隔,去叩響太陽系邊疆那扇冰冷的大門,只為了替地球上仰望星空的人們,問出那幾個最古老、也最本質的問題——”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伙伴們被故事攫住心神的臉龐,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要到哪里去?”
窗外的夜色似乎更沉了。辦公室里只有電磁爐低沉的嗡鳴和劉星宇帶著回響的聲音。蘇琳懷中的《理想國》似乎變得格外沉重,書頁間仿佛翻涌起人類對自身存在永恒的叩問。大壯和小雅完全沉浸在那個遙遠而壯闊的故事里,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疲憊。
“20XX年7月14日,”劉星宇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指尖在桌布上用力一點,仿佛按下了那個歷史性的快門,“在歷經近十年的漫長跋涉和無數次生死考驗后,‘新視野號’終于成功飛掠冥王星!它最近的時候,距離那顆神秘的星球表面,只有12500公里!它睜開了‘眼睛’,拼命地看,拼命地拍,然后,將它看到的一切——那顆心形冰原(斯普特尼克平原),那些高聳的水冰山,那稀薄卻真實存在的大氣層……所有這些顛覆認知的景象,轉化成微弱的信號,穿越48億公里的冰冷虛空,用了四個半小時,才終于傳回地球!”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自己也經歷了那場漫長而驚心動魄的數據傳輸。
“當第一張清晰的冥王星照片出現在NASA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時,整個大廳沸騰了!哭泣,擁抱,歡呼!人類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太陽系這位遙遠鄰居的真容!它不再是望遠鏡里那個模糊的小光點,它是一個活生生的、復雜而美麗的世界!‘新視野號’的發現,徹底改寫了教科書!它證明了,在太陽系荒涼的邊疆,也存在著令人驚嘆的奇跡!”
劉星宇的聲音激昂起來,眼中閃爍著星辰般的光芒。他蘸著最后一點汽水,在桌布上那個簡陋的探測器圖形旁邊,用力畫了一個大大的、不規則的圓圈,代表那顆遙遠星球上震撼世界的心形冰原。
“這就是‘新視野’!”他猛地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小雅,也看向大壯和蘇琳,聲音里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它代表什么?代表人類最本真、最寶貴的好奇心!代表明知前路漫長艱險、充滿未知,甚至可能永遠沒有歸途,也依然要出發、要去探索的勇氣!代表用行動去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要到哪里去’這終極叩問的執著!”
他指向窗外QT大學沉靜的夜空,又用力點了點桌布上那片被汽水洇濕、象征冥王星的深色印記:
“我們做的,或許很小,只是校園里一個信息平臺。但內核,是一樣的!我們也要做‘新視野’!打破信息壁壘,消除溝通鴻溝,連接起散落在校園各個角落的需求、資源、才華和溫度!讓有用的信息不再被淹沒,讓溫暖的幫助不再無處安放,讓每一個像我、像你、像他一樣的學生,都能借助這個平臺,看到更廣闊的校園圖景,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方小小的校園宇宙里,開啟屬于我們自己的‘新視野’!去發現那些未被看見的連接,去探索那些未被滿足的可能,去回答我們自己的‘我是誰’、‘我要成為誰’!”
話音落下,房間里陷入一片奇異的寂靜。火鍋的余溫還在,電磁爐低鳴依舊,但空氣卻仿佛被點燃了。大壯早已忘了那幾顆可憐的魚丸,他雙眼放光,拳頭緊握,胸膛劇烈起伏,仿佛下一秒就要沖出這房間,去征服屬于他們的星辰大海。小雅怔怔地看著桌布上那片濕漉漉的、象征心形冰原的深色印記,又看看劉星宇眼中那灼熱得幾乎要燃燒起來的火焰,嘴巴微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覺得一股滾燙的熱流從心底直沖頭頂。蘇琳靜靜地坐在那里,懷抱著那本深藍色的《理想國》,鏡片后的眼眸異常明亮,如同倒映著星河的深潭。她輕輕撫摸著書脊,仿佛觸摸到了劉星宇話語中那跨越時空、連接起深空探索與校園生活的精神脈搏。
窗外,QT大學的燈火在夜色中溫柔地呼吸。更遠處,人類肉眼無法企及的深空里,“新視野號”探測器早已掠過冥王星,繼續向著太陽系外更幽暗、更寒冷的柯伊伯帶深處孤獨前行,像一個永恒的哨兵,承載著地球文明的問候與好奇,永不回頭。
而在QT大學創業大廈A307室,在廉價火鍋的余香和汽水洇開的藍圖之上,四個年輕人沉默著。無需言語,一種比火鍋熱氣更灼熱、比汽水氣泡更升騰的力量,在彼此交匯的目光中無聲地激蕩、共鳴。新視野——這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它是一道劃破平庸夜空的閃光,一個面向未知、充滿無限可能的莊嚴起點。
劉星宇拿起桌上僅剩的半杯汽水,高高舉起。金黃色的液體在燈光下蕩漾著細碎的光。大壯、小雅、蘇琳幾乎同時端起了自己的杯子,汽水、茶水、甚至還有小雅杯底一點紅油湯,都無所謂了。
四只杯子,承載著不同的液體,承載著相同的滾燙心跳,在彌漫著火鍋辛辣與星辰夢想的空氣中,清脆地碰在一起。
“為了新視野!”
“為了新視野!”
聲音不大,卻帶著穿透墻壁的力量,如同深空探測器啟動引擎時那聲沉默的轟鳴。杯沿相撞的脆響,是新視野號工作室啟航的汽笛,尖銳地刺破了夜的沉寂,宣告一場微小卻注定不凡的旅程,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