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小說報渠道,嘲風報很快在汴京傳開。
報紙上一個個捷報,讓汴京城仿佛恢復了往日其樂融融。
臘月三十,臨近元旦夜。
城內到處都在忙碌,大大小小的花燈扎滿整條御道、大小戲臺建在各個巷口。(古人春節在元旦這天)
趙佶將元旦和元宵連到了一起,燈會將整整十五天,每年光耗費燈油,就要花費近百萬貫。
小民也在門窗上貼上紅符與對聯,街上再次熱鬧起來。
但部分從河北、山東過來的商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宋江明明聲勢越來越大了啊!是誰在傳播謠言?
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趙佶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
城外造紙坊,陳途安正在給大伙發紅包,每人都有一份。
每個紅包的錢雖然不多,卻讓一眾工匠和天地團成員們,感覺全身暖烘烘的。
除此以外,陳途安還給四個大工匠,發了筆獎金,每人一百貫。
張白夜等人,一起試驗出了鉛活字配比,并且第一套鉛活字已經造了出來。
經過幾次測試,發現鉛活字印出的字跡,甚至接近精雕版,可以說非常成功。
就是鉛活字容易氧化,平時不用需要保存在油脂里,每次取用比較麻煩,但也遠超現有泥活字。
等過萬元旦,第一批鉛活字的小說報就能出現在市面上。
發完銀子,陳途安回到住處,換上一身干凈衣物,就要去赴李師師宴了。
兩天前,高衙內高堯康又尋到他,說是李師師邀請他,一起飲酒守歲。
臘月三十那晚,陳途安正好沒什么事做,爹娘和曹蓉都沒在身邊,總不可能跟著王鑫一起,兩個大老爺們守歲。
宋人遠比想象中開放,尤其元旦到元宵這段節日,無論男女皆可秉燭夜游,通宵唱晚。
和好友一起守歲,也十分正常,不像后世還得全部老老實實等在家里。
而且他也想見見這位千古名伎,便答應今晚一起赴宴。
歷史上有兩個李師師,一個生在仁宗嘉佑年間,乃染坊王寅之女,和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人都有交集。
另一個,就是陳途安今晚要去見的了,據說和趙佶有些不清不楚的關系。
今晚赴宴之地,不在李師師的醉杏樓,而是在樊樓。
樊樓的鼎鼎大名,陳途安也早來逛過,里頭的確與眾不同,無論是裝修還是飲食、表演都堪稱一流。
但花費也是出奇的高,在一樓吃堂食,都要一貫錢,上二樓至少十貫起步。
他帶著王金倆哥們,在一樓堂食吃過一次。
樊樓最有名的菜是魚膾,也就是生魚片,陳途安怕有寄生蟲沒敢吃……
這次赴宴,陳途安自然也沒忘記帶上表兄王鑫。
樊樓共有五層,李師師定的包間在三層,一場宴會少說也要花幾百貫錢。
當然這個錢不用李師師花,自然有冤種為她掏錢。
————
夜晚,街道上各種花燈爭相點亮,看得人眼花繚亂,街道上人群接踵,很是熱鬧。
今晚的樊樓外也綁上各類花燈,陳途安進入樊樓,直奔三樓。
進到宴會廳,頓時有許多目光投向,在打量這個小少年。
實際上陳途安,在此頗有些格格不入感,在場之人年齡最小的也有二十歲。
其實通過這些李師師應援團,就能看出李師師年齡不小了,如今已有二十三歲,正處于事業下降期。
在后世這個年紀正是花樣年華,可在這個時代,對一個伎女而言,卻是最尷尬的時候。
說年齡大、卻也沒到徐娘半老的時候,但年齡實際也不小了。
李師師應援團里,陳途安也就認得高堯康。
高衙內也是個回來事的,他主動站起來,將陳途安幾人帶到他那桌,并給大家介紹道:
“諸位這是官家親封的轉世仙童,小說報主人,陳仙郎?!?
在座各位或許不知道陳途安,但陳仙郎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
這位自從九月份進京起,就一直沒消停過。
先是牽扯到太學生鬧事,繼而又弄出小說報。
據小道消息說,最近傳出假軍情的嘲風報,實際上是官家下令讓陳仙郎辦的。
眾人紛紛起身,跟陳途安介紹自己。
這些京圈二代們,最會看人下菜碟。
陳途安對他們的第一印象,居然沒有什么倨傲、紈绔感,反而一個個彬彬有禮,說話又好聽。
等陳途安和周圍人打了一圈招呼,一直端坐上首的青衣女子,這才舉起酒杯,朝陳途安遙敬道:
“師師早聞仙郎大名,卻一直未能一見,如今相見果然容貌俊秀、氣質不俗。”
陳途安早早就注意到了李師師,就相貌而言,并不如何出眾,但其身具不俗氣質。
難怪能成為趙佶的地下女友,并非一般女子。
關于李師師的結局之一,《李師師外傳》所記載:金兵貢獻汴京后,金人早問李師師之名,特地討向當官府討要李師師。
李師師寧死不受辱,選擇吞進自殺,可見其貞烈。
一伎女貞烈如此,對比趙氏皇族,是何等諷刺。
這些難辨真假的傳說,讓陳途安對李師師好奇的同時,也生出一份敬意。
他拱手道:“師師姐姐繆贊了,途安也對師師姐姐聞名已久?!?
“你既然稱我為姐姐,你我便以姐弟相稱,可過來說話?”李師師拍了拍桌面,示意他坐到她身邊。
在場眾人見此都很自然,沒有哪個腦殘這會兒跳出來,說些不著調的胡話。
顯然李師師讓他人坐到她身邊,以示優待的情況不少,畢竟她是伎子,要借此生存。
其次陳途安自身身份夠,甚至碾壓在場大部分二代、紈绔。
管你什么衙內、駙馬公主之子,都比不上正經官位,以及趙佶“寵臣”身份來得直接。
陳途安坐到李師師身旁,幽幽香氣撲面而來。
李師師素手調羹,親自為他點了杯茶,她笑問道:
“不知《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否真是仙郎家翁?可還有什么好詩詞,還請仙郎弟弟告知姐姐?!?
陳途安汗顏,此時深刻理解那句: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