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陳途安正在城外工坊,與幾個大匠商議如何改進鉛活字。
目前的活字印刷術,印出的小報質量太差,尤其泥活字本身使用壽命短,需要經常更換。
印刷坊一個月前造出的那批泥活字,幾乎都磨損嚴重,不堪大用了。
而且泥活字最大的缺點,其實是刻在泥上的字體,燒制成型后容易變形,導致印刷出同一篇文章,字體大小、形狀都不相同。
這個缺陷,直到元朝初年才被木活字代替。
后續明朝又發展出更耐用、耐腐蝕的銅活字,同時期歐洲則使用鉛活字。
相比銅活字,鉛活字抗氧化性差、且長時間接觸容易中鉛毒。
陳途安選擇鉛活字的原因,卻是鉛活字造價便宜。
文章中許多常用字都會重復出現,因此一套活字至少有二十萬字,用銅造能把陳途安造破產。
相反鉛活字就得便宜多了,一貫錢能買四十多斤鉛,相同的一套鉛活字,造價在七八千貫上下。
當然改良活字印刷術,還只是次要原因。
實際上,陳途安是想借這次改造活字印刷術的機會,向趙佶討來大量優質工匠。
這些專為官府皇室服務的工匠,都是站在這個時代頂端的稀有人才。
在陳途安眼中,他們中每一個都比大宋的進士珍貴得多。
這批工匠中,各行各業都有,加上之前那批,足足上百人。
陳途安這座小印刷坊,沒那么多崗位給他們。
不過不論他們有沒有活兒干,陳途安都給他們開出往日三倍以上的工錢。
他打算把這些工匠好生養著,到時候連同他們家人,一起打包帶走。
一個叫張白夜的錫匠匯報說:
“小相公,我們試了往鉛里加錫和連錫,但效果不太好,造出的活字比較容易碎。
不過已經解決了鉛活字太軟的問題,只需要改變錫和連錫的配比……”
連錫就是銻,陳途安雖然知道鉛活字中要加銻和錫,但具體配比如何,就要這些工匠去實驗了。
他對張白夜說:“張大匠放手去做就是,陳某不懂這些,有什么需求盡管跟王鑫說。”
“多謝小相公信任,我們定然全力以赴,盡快為小相公造出鉛活字!”張白夜抱拳說,幾個大匠紛紛表示認同,神色都有些激動。
這年頭工匠雖然掙錢,但地位不高,隨便哪個官都能對他們呼來喝去,因此最缺的就是尊重。
陳途安小小年紀,就是三品道官,對他們還這么客氣,不指手畫腳、胡亂摻合,工錢還給得足。
讓工匠們感受到了尊重,打心底敬服眼前這個少年東家。
沒等陳途安和工匠們再嘮兩句,現任印刷坊管事王鑫,一臉急切地跑進來說:
“七郎,外面有個中貴人,說官家召見七郎,正在外頭等著。”(宋時多將太監稱作中貴人)
————
坐上前往皇城的馬車,陳途安心中已經猜到個大概,趙佶找他估計是想引導輿論。
就在十一月初,巨寇宋江在水泊梁山舉兵造反,以三十六人為主,裹挾數萬農民、漁人,連續攻克十余縣。
地方官大都秘而不發,以免影響到自身政績,打算自己想辦法把賊剿滅,再向朝廷請功。
這也是宋朝大多數官員,面對農民起義的做法。
可這一次他們不但沒壓住,還讓宋江一伙人,打到了距離京城僅三百里的亳州。
京畿四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這也是日后,金兵能迅速圍困汴京的原因之一。
這下子可嚇壞了汴京百姓,紛紛囤積糧食、煤炭,官辦煤廠乘機抬價炒煤,一時間竟導致京中缺煤,百姓無煤可用。
京城就在腳下,趙佶再怎么糊涂,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君臣皆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前去察看,得知事情屬實。
趙佶先是采納亳州知州侯蒙的提議,打算招安宋江。
歷史上的宋江,可不是水滸傳中,那個一心想當官的軟角色。
歷史上的宋江,是個能帶領一群人,夜奔襲百里,連續在數個州縣間作案的悍匪。
宋江拒絕了招安,趙佶改派曾孝蘊率兵鎮壓。
如今眼看就要到年關,宋江從坐寇變成了流寇,曾孝蘊卻連宋江的尾巴都沒摸到。
反倒是宋江一伙人,四處流竄作案,將整個山東河北攪得一團糟,聲勢越發浩大。
汴京城上下,皆是人心惶惶,生怕宋江一個突襲殺到汴京城下。
這種惶恐不安的氛圍,讓趙佶很難辦。
他治下的太平盛世,怎么能讓一個賊寇就嚇成這樣?也太不給我這個道君皇帝面子了!
于是趙佶找到了陳途安,要繼續給自己的太平盛世,刷上一層白灰,好好粉飾一下。
————
皇宮暖閣內,小黃門剛拉開厚重簾子,陳途安遠遠聽到趙佶標志性笑聲。
以及幾道好似有人捏住喉結,發出的公鴨嗓音,正唉唉哦哦唱著什么。
陳途安感慨,他每次見趙佶,對方似乎都在玩新項目,真是為禍害天下而殫精竭慮啊。
朝里走去,就見一處戲臺上,蔡京之子蔡攸打扮成婦人模樣,正和梁師成、李邦彥扮做的男子拉拉扯扯、嬉笑打鬧,口中不時唱出幾句淫詞。
逗的臺下的趙佶哈哈大笑,幾個妃子也肩頭抖動、吟笑嫣嫣。
趙佶旁邊坐著一個與趙佶形似的青年,正是鄆王趙楷。
陳途安對這貨印象頗深,歷史上唯一一個“狀元”皇子。
說沒有內幕是絕不可能的,這家伙參加科舉時還不到十七歲,簡直是把所有考生當傻子看。
他四叔陳舉孝去年進京趕考后,之所以心灰意冷回鄉娶妻生子,就是跟這件事有關……科舉,連明面上的公平都不演了。
可見這荒唐操作,對天下士子打擊有多大。
“拜見官家,拜見圣人。”陳途安上去拜道。
“嗯,你來的正好,一起看罷。”趙佶頭也沒回地擺擺手說。
而后沉浸于藝術中,無法自拔了,甚至還親自上臺,給蔡攸幾人進行動作指導。
一旁的鄭皇后,倒是很和善,招來一個小黃門抬了把椅子來,賜座給陳途安。
“多謝圣人。”陳途安真心拜謝,他對厭惡趙佶,卻對鄭皇后多有好感。
歷史上鄭皇后主掌后宮,行為儉樸,且請求嚴禁家中有人做官,才能在金人攻破汴京后,才得以保全鄭家。
而鄭居中和鄭皇后所在鄭氏,其實沒太大關系,只是祖上同宗。
鄭皇后出自小門小戶,她見過大宋底層百姓過著怎樣的生活。
等入宮后再見到趙佶和朝中大臣,奢靡無度的樣子,其實隱隱對大宋將來有所預感,可她無力改變這些。
等趙佶嗨皮完,這才說起正事,他臉上帶著幾分不屑道:
“宋江賊寇,已經被朝廷大軍圍困,不久將會全殲三十六流賊。
這些情報你拿去潤色一下,在嘲風報上發表開。”
說著他臉上笑容逐漸收斂,向守在一旁的李彥看去。
李彥立即心領神會,將一張娟紙交給陳途安。
陳途安接過一瞧,就見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軍情捷報。
他能肯定,這些捷報都是假的。
因為上面寫到,宋江已經被大軍堵在青州。
可陳途安知道,宋江這會兒正應該在各州縣間來回橫跳,啪啪打朝廷軍隊的臉。
即使是陳途安,這次也屬實驚呆了。
趙佶這是要假傳軍情,還是皇帝下場親自假傳軍情,只為粉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