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感覺自己的頭皮一陣發麻。不是幻覺,這聲音太過清晰,太過真實,不像是他自己的思緒。他甚至能感覺到一種不屬于自己的“意識”的存在,就在他的思維邊緣徘徊。
“你……你是誰?你在哪里?”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盡管雙腿已經有些發軟。他走到窗邊,拉開窗簾,看向外面。街道上依舊車水馬龍,行人匆匆,一切都和往常一樣,沒有任何異常。
“我在你無法理解的維度和位置觀察著你,”那個聲音回答,“你可以稱我們為‘織網者’。”
“織網者?外星人?”陳默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心臟狂跳。科幻小說和電影里的情節,竟然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太不可思議了。
“可以這么理解,”織網者的聲音依舊平靜,“我們來自遙遠的星系。”
“你們……你們來地球干什么?”陳默的聲音帶著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難以抑制的好奇。
“我們在尋找能量來源,”織網者沒有隱瞞,“你們的恒星,太陽,是一個潛在的目標。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這個星系的情況,包括它的智慧居民。”
能量來源?陳默想起了以前看過的科幻設定,難道是……戴森球?這個念頭讓他更加震驚。“你們要建造戴森球?”
“這是一種可能的能量收集方式,”織網者確認道,“但這取決于我們對這里的評估。”
陳默感到一陣眩暈。如果外星人真的要在太陽系建造戴森球,那對地球意味著什么?毀滅?還是被奴役?他不敢想下去。
“你不必擔心,”織網者似乎察覺到了他的恐懼,“目前,你們的文明等級和地球的資源,對我們的‘開發’計劃影響有限。我們的接觸,更多是出于觀察和信息收集的目的。”
“觀察我?為什么是我?”陳默不解地問。他自認平平無奇,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到,怎么會被外星人選中?
“你的生活模式和意識波動符合我們對‘典型樣本’的篩選標準,”織網者解釋道,“隨機性和普遍性是我們選擇的依據。”
陳默消化著這些信息,心情復雜到了極點。恐懼、好奇、興奮、還有一絲荒謬感交織在一起。他看著自己這間狹小的出租屋,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觀正在被顛覆。
“你……你們想從我這里知道什么?”他定了定神,問道。反正事情已經發生了,害怕也沒用,不如問問清楚。
“關于你們的文明,你們的思想,你們對世界的認知,”織網者回答,“我們已經通過電磁信號獲取了大量的信息,但直接與個體意識接觸,能讓我們獲得更‘鮮活’的樣本。”
“那……你想知道什么,就問吧。”陳默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顯得鎮定一些。
織網者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整理問題。然后,它問道:“你們人類,如何理解‘存在’的意義?”
這個問題太大了,陳默一時語塞。存在的意義?他從未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每天為了生活奔波,哪里有時間想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我……我不知道。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樣吧。有人為了家庭,有人為了理想,有人為了賺錢……可能就是活著本身?”
“很‘務實’的回答,”織網者評價道,“這符合我們對你們現階段文明特征的觀察。更多關注個體和群體的生存繁衍,而非更宏觀的宇宙層面。”
陳默有些不好意思,但也覺得理所當然。“我們還在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努力,宇宙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
“確實,”織網者表示認同,“以你們目前的科技水平和認知范圍,宇宙的大部分對你們而言都是未知和不可觸及的。那么,你是否思考過,除了你們所感知的這個世界,是否存在其他的‘世界’?”
陳默一愣,隨即想到了一個概念:“你是說……平行宇宙?”
“看來你們的理論物理學已經觸及到了這個領域,”織網者的聲音里似乎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興趣,“那么,你對平行宇宙有什么理解?”
“我……我只是看過一些科普文章和科幻小說,”陳默老實回答,“大概就是說,可能存在很多和我們這個宇宙類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宇宙。比如,因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可能性,而分裂出不同的世界線。”
“這是一種通俗的理解,”織網者說,“但遠未觸及本質。你們的科學家提出的‘多世界詮釋’,在某種程度上接近了真相,但受制于你們的觀測手段和理論框架,理解還很粗淺。”
陳默來了興趣,忘記了最初的恐懼:“那……在你們看來,平行宇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