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紀委監委第七審查調查室,儼然成了紙張的海洋。近三年市立醫院所有神經外科高值耗材的招標文件、投標書、評標記錄、合同副本…堆積如山。江敘白站在白板前,白板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便簽和箭頭,勾勒著康健達及其關聯方、醫院關鍵人物、可疑資金流向的復雜網絡。空氣里只有紙張翻動和鍵盤敲擊的沙沙聲。
她的目光銳利如手術刀,反復比對著一份份厚重的招標文件。重點聚焦在技術參數部分——這是決定供應商能否入圍、最終能否中標的生死線。當她的指尖劃過2022年那份招標書的第47頁時,動作驟然停住。一種近乎本能的違和感攫住了她。
她立刻抽出2021年和2023年的同品類招標書,翻到對應的技術參數頁。三份文件并排攤開。
2021年,第47頁,“顱骨固定系統-微型鈦釘/連接片”章節下,關鍵性能指標“最小抗拉強度”要求清晰標注:≥860 MPa。旁邊附有詳細的測試標準ASTM F136。
2023年,同一位置,要求相同:≥860 MPa。
然而,2022年招標書的第47頁,“最小抗拉強度”一欄,赫然寫著:≥600 MPa!測試標準被籠統地寫為“符合國標”,具體國標號缺失。
強度要求降低了30%以上!這是一個質的差距!860 MPa是醫用植入級鈦合金的入門門檻,而600 MPa,僅僅是工業級純鈦能達到的下限!這一頁的排版、字體、頁眉頁腳格式,與其他頁碼也存在著極其細微的差別——行距略寬了0.5磅,頁腳頁碼的字體比其他頁略粗了半號。這絕不是印刷誤差,而是整頁被替換了!
江敘白的指尖點在2022年招標書第47頁的頁腳,冰冷的目光掃過白板上孫德海的名字。孫德海作為設備科主任,正是招標文件編制的具體執行者。這頁紙,就是為康健達量身定做的“后門”,為使用劣質工業鈦合金鋪平了道路!這絕非一人之力能完成,需要評標委員會的“配合”,甚至更高級別的默許。
“小陳,”江敘白頭也不抬,聲音冷冽,“立刻以‘孫德海非正常死亡案’關聯調查名義,向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出正式協查函。要求:一、調取2022年度市立醫院神經外科耗材招標項目所有評標現場的原始、完整監控錄像(重點標注評標委員會討論技術參數環節);二、調取該次評標所有七位專家成員的詳細背景資料及近三年銀行流水、通訊記錄;三、封存該次招標所有原始紙質檔案,包括作廢草稿。”
行政機器的齒輪開始高效運轉。加蓋著鮮紅紀委印章的正式函件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發出。
恒信律師事務所,沈聽瀾的辦公室彌漫著咖啡因和紙張油墨混合的氣息。她面前攤開著蘇硯提供的康健達財務穿透報告、江敘白發現的篡改招標書證據、以及林晚舟的CT偽影比對分析。這些冰冷的文件,在她眼中就是最鋒利的法律武器。
“時機到了。”沈聽瀾自語,指尖在桌面上輕輕一點。她拿起內線電話,語速快而清晰:“Amy,立刻準備兩份文件。第一份:以患者王強家屬代理律師身份,起草《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案由‘產品責任糾紛’,標的額…就按預估的醫療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上限,暫定1.2億。申請凍結康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張宇軒名下所有銀行賬戶、不動產、股權等相應價值資產。證據附件清單:1.患者病歷(含術后腦疝記錄);2.斷裂引流管實物照片及林晚舟醫生證言;3.設備科耗材檢測報告掃描件(匿名舉報來源);4.康健達上游供應商承認摻用工業鈦合金的錄音證據(蘇硯提供,技術處理變聲);5. CT偽影比對分析報告。重點強調‘情況緊急,被申請人存在轉移財產的高度可能’。”
“第二份文件,”沈聽瀾繼續,眼中寒光閃爍,“起草《關于康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及存在缺陷醫療器械的報告》,主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司,抄送省、市兩級藥監局。報告核心:1.詳述王強案中引流管斷裂、電極異常等具體缺陷表現;2.引用林晚舟醫生關于CT偽影指向材料工藝缺陷的專業分析;3.附上上游供應商承認使用工業級鈦合金的書面證詞(匿名);4.援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八十四條,明確要求立即啟動缺陷調查,評估召回風險,并對康健達相關生產資質進行重新審查!”
兩份文件,如同兩記精準的重拳。訴前保全,直擊對方命脈,凍結其賴以運轉的血液;藥監局報告,則釜底抽薪,威脅其生存的根本——生產銷售資質。沈聽瀾在律師函和報告上簽下自己凌厲的名字,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法律,就是她最擅長的戰場。
深夜的市立醫院神外值班室,彌漫著消毒水和疲憊的味道。林晚舟剛結束一臺耗時近十小時的復雜手術,脫下沉重的手術衣,感覺全身的骨頭都在呻吟。高強度專注后的虛脫感席卷而來,胃里空得發慌。
她推開值班室的門,意料之外的溫暖氣息撲面而來。一盞小小的臺燈亮著,驅散了部分黑暗。她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干凈的保溫飯盒,旁邊貼著一張小小的、嫩黃色的便利貼。
林晚舟微微一怔,走過去。保溫飯盒摸上去是溫熱的。她揭開蓋子,一股清甜的米香混合著百合的淡雅氣息飄散出來——是溫熱的百合粥,熬得恰到好處,米粒晶瑩軟糯。
她的目光落在便利貼上。上面沒有文字,只有幾筆簡練卻傳神的線條,畫著一套微型的、極其精巧的手術器械:細長的持針器、微彎的血管鉗、銳利的顯微剪…每一件都栩栩如生,透著繪制者的熟稔和用心。
這圖案…!
林晚舟的心猛地一跳,指尖瞬間冰涼。她像被燙到一樣,猛地從白大褂內側的口袋里,掏出那個她珍藏了十年、邊緣早已磨損的舊胸牌。胸牌上,除了她的名字和模糊的照片,最醒目的標志,就是一套一模一樣的、線條簡潔的微型手術器械圖案!這是當年醫院統一設計的醫生胸牌logo!那場大火之后,她再也沒見過這個圖案,以為早已消失在灰燼中。
便利貼上的圖案,和她胸牌上的,分毫不差!
是誰?程敘?
百合粥的溫熱透過飯盒傳遞到掌心,清甜的香氣縈繞在鼻尖。而便利貼上那熟悉的微型器械圖案,卻像一把冰冷的鑰匙,猝不及防地打開了塵封十年的記憶閘門。溫暖與冰冷,關切與驚疑,在此刻詭異地交織。
她下意識地看向值班室外安靜的走廊,那里空無一人。只有保溫飯盒里百合粥氤氳的熱氣,和便利貼上那套冰冷器械的線條,在昏黃的燈光下,無聲地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