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跟紹榮連干了三杯酒,然后滿懷著感慨嘆息說:
“我等起事至今已經十年了,真的難得有機會跟老兄弟們一起喝酒了……”
紹榮聽著朱元璋這句話,也想起了以前在一起的老上司和老下屬,還有自己的哥哥們。
不過紹榮臉上卻沒有什么變化,反而故意試探朱元璋:
“上位何出此言?”
在朱元璋看來,紹榮這句反問的真正意思是:
你把我叫來想干什么?到底是不是想收拾我?給個準話吧。
朱元璋回答紹榮明面上的問題,非常認真的解釋自己為什么感慨嘆息。
但對于紹榮的真正疑問,朱元璋卻顧左右而言他了:
“過幾日,等將士們休整一段時間,我準備再次親征陳友諒。
“爭取能夠一鼓作氣,徹底拿下湖廣和江西各地。
“所以最近的這些天,我就想和以前的老兄弟們聚一聚,好好的喝喝酒,說說話。”
人一旦失了銳氣,就會傾向于茍安一時,所以紹榮非常意外的反問:
“上位從江西歸來還不到十日吧,為何如此著急再征陳友諒,不多在應天休息幾個月嗎?
“而且一旦察罕攻破了益都,很可能會約張士誠一起圍攻安豐和應天吧。”
朱元璋輕輕搖頭,提起酒壺給紹榮倒了一杯酒,同時給紹榮分析現在和未來的局勢:
“根據北方送來的情報,察罕手下諸將并不和睦,不時爆發爭斗。
“察罕與元庭關系也并不和睦,察罕正支持元太子與孛羅帖木兒在元庭爭權。
“所以察罕無法將全部精力用于戰事,益都的將士們正是因此還能夠繼續堅持守城。
“至少到今年冬天之前,益都暫時是無虞的,察罕也因此無力南顧。
“在益都將士拖住察罕的這段時間,我們必須盡快消滅陳友諒,剪除后方最大的威脅。
“然后才能回過頭來,全力迎戰察罕,保護安豐,救援益都,爭奪天下。
“若我們現在就貪圖安逸,在應天稍微休息幾個月。
“那不但浪費了益都將士爭取的時間,也會讓陳友諒也再次緩過氣來。
“那等到益都城破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四面皆敵了。
“屆時,察罕和張士誠很可能會聯手攻安豐,我們就必須率大軍主力前去救。
“應天的防衛必然空虛,陳友諒必然趁機偷襲。
“一旦應天失守,救援安豐的戰斗就算成功了也守不住,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我現在必須去消滅陳友諒,未來才能有一線生機。
“而我們一旦剪除了陳友諒這個后方的大威脅,張士誠和方國珍之流不過是土雞瓦狗。
“再滅掉張士誠和方國珍,我們就真正有了逐鹿中原的機會。
“恰好察罕屬下諸將不睦,還與孛羅帖木兒、張良弼等人爭權,元帝與太子也在爭權。
“我們有機會將他們各個擊破,進而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重建秩序。
“等到大業成功之時,我們都能安享太平,名留青史。
“但是現在一旦放松,那未來就全部成為夢幻泡影,隨時可能破碎消散。
“接下來這一年,能決定我們未來是坐天下,還是被元庭抓起來,送到大都千刀萬剮!”
紹榮也算是有勇有謀了,只是現在的壓力巨大,有些失了銳氣。
朱元璋這樣分析下來,紹榮也能迅速明白現在的局勢,也能立刻抓到其中的重點。
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也絕對不是內斗的時候。
必須盡快消滅陳友諒這個后方的大威脅,擺脫可能出現的四面皆敵的惡劣局面。
但紹榮也非常擔憂,現在能短期內迅速消滅陳友諒嗎?
不過紹榮也很快想起來,朱元璋這兩天發的那封公函,提到的浙東方面的那些異事。
紹榮看著紅巾軍頹敗,對于這種預知未來的事情,比普通人更加好奇。
所以想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紹榮就試探著反問朱元璋:
“敢問上位,益都如何能夠堅守到今年冬天,這是小公子之言嗎?”
朱元璋自己喝了半杯酒:
“是的,益都的陳元帥本來能守到今年冬天。
“如果我們再提供一些幫助和提醒,他們應該能守的更久。”
紹榮聽了這話,心中莫名的稍微有點安心,同時也更加的心癢難耐了:
“上位,那關于大宋的將來,關于咱們的將來如何?您有沒有讓小公子給看過?”
朱元璋也不隱瞞,直接說了未來的事情:
“如果沒有我兒所泄天機,我們能在五年內陸續掃平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
“然后繼續北伐中原,收復燕云十六州。
“元庭內外將領、官員內斗不休,都會被我們各個擊破。
“元庭氣數已盡,我們兵至河北的時候,元帝就會倉皇北逃,遁入草原。
“但是益都和安豐,卻都來不及救援了。
“因為我們自己已經四面皆敵,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勉強自保。
“有了這些天機,我們順勢而為,進展只會更快。
“若是今年能滅了陳友諒,那明年就能剿滅張士誠,后年就能北伐中原了。
“關鍵是若能提前消滅陳友諒,就有機會救下安豐和益都。”
紹榮聽到這里大喜過望:
“這都是真的!最多五年甚至三年,就有機會掃平天下?這可真的太好了!”
朱元璋看著紹榮的反應,就知道他的心氣已經恢復了一些。
人失去銳氣,失去進取的心氣,往往是因為面對巨大的壓力,面對惡劣的局勢,找不到勝利的可能性,找不到突破當前局勢的希望。
現在有了突破的機會,有了勝利的希望,而且似乎就近在眼前。
那自然也能再次打起精神了。
但是朱元璋卻在這個時候,故意打擊和警告紹榮:
“我那小兒也提到了老六你。”
紹榮小名紹六,熟人之間也會叫他老六。
紹榮頓時再次緊張起來,以至于有點結巴起來了:
“小公子……說了什么?”
紹榮現在的心態如何,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如果那些心思都被小公子看透了,那自己未來可就麻煩了。
朱元璋輕輕嘆息著說:
“老六你起事多年,身邊的舊識接連離去。
“又因為長期在外征戰,身心俱疲。
“現在已經開始有了退意。”
紹榮聽著這短短幾句話,渾身瞬間打了個激靈。
感覺自己心里的想法,已經完全被朱元璋那個小兒子看透了。
其實朱五并不知道紹榮的想法。
是朱元璋根據朱五的判斷,結合他自己對紹榮的了解,自己分析出來的這些事情。
紹榮有點控制不住情緒,下意識的想要站起來辯解:
“上位我沒有……”
朱元璋伸手按住了紹榮的肩膀:
“不用跟我解釋什么,我明白你心中的苦悶。
“想我自己,幼時有堂兄弟八個,此時已經只剩下我自己。
“我七個哥哥的子嗣,只留下了文正一個。
“現在我們也確實幾乎四面皆敵了,你會有想要全身而退的想法很正常。
“不過我希望,你這個老兄弟,能陪我再干一場。
“隨我一起去滅了陳友諒,歸來之后你就安心留在應天,開始含飴弄孫樂享晚年吧。
“滅了陳友諒,你的功勞就足夠換個國公之位了,等我得了天下就給你。”
紹榮聽朱元璋說起家人的情況,自己心中積蓄的苦悶也難以遏制了。
聽到朱元璋明確給他的國公承諾,心中的憂慮也基本消散了。
紹榮瞪大了眼睛,微微咧著嘴巴,拍著胸脯大聲說:
“上位放心,不滅陳友諒,我誓不歸家。
“而且,此后也不用讓我留在應天,我現在還沒有到養老的時候。
“我希望能隨上位北伐中原,收復燕云!”
朱元璋笑著說:
“老六你不用這么緊張,也不用為了臉面在這里說大話。
“只要不是在出征的途中,你隨時可以直接退下來。
“你已經做的足夠多了,不需要再強撐了……”
紹榮這次強行站起來,對著朱元璋拱手說:
“屬下已經知錯,請上位莫再折辱。”
朱元璋也擺正了心態站起來,扶住了紹榮的胳膊:
“我只是不希望你繼續消沉,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才故意激將。
“老六既然醒悟,那就隨我出征,平定亂世。”
紹榮立刻抱拳拱手:
“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