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合江縣衙后堂燈火通明。
于景安伏案批閱縣試試卷,案頭堆滿了卷宗。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伸手去拿下一份試卷。
這些卷子,都是謄錄過的,即防止作弊,由胥吏照著考生的卷子再抄寫一遍,
他作為主考,拿到手里的卷子,已經過了幾道手。
先是分卷,由兩到四人各領一房,負責初批試卷,主考不直接參與初閱,僅負責統籌。初閱用“○”(優)、“△”(中)、“×”(劣)標記試卷優劣。
然后還有復閱與合校,最后才交到主考手中,也就是于景安手中。
“德者,立身之基;鄰者,同道之證...”
“德之所存,雖初若孤立,然同道者自會景從...”
于景安的眉頭漸漸舒展。這破題、承題、起講,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引經據典恰到好處。更難得的是字里行間透出的那股正氣。
“昔孔子周游列國,厄于陳蔡,絕糧七日...”
破題精準,承題自然,八股對仗工整,引證恰當,尤其是這'德不孤必有鄰'一題,竟將孔圣厄于陳蔡之事用得如此貼切,既顯學識,又合圣人之道。
“此卷當為案首!,你們以為如何?“于景安看向幾名同考官。
眾人起身行禮:“我等附議。”
“揭糊名!”
于景安一聲令下,眾人開始把所有的試卷揭開糊名,而方才那一份,率先被念了出來:“玄字叁號...姜驚鵲!”
果然,于景安笑了。
“拿來本卷我看。”
同考官找出姜驚鵲的所有原本試卷,于景安看去,館閣體字跡方正圓潤,筆畫間架結構嚴謹如刀刻,又進步了。
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涌上心頭,于景安此刻就如喝了醉酒,熏熏然的爽感,讓他忽然有了去做教諭的沖動。
回想八年前自己的沖動布政,堅持八年的風鳴村,自己開始對姜驚鵲狡詐、忘恩負義的認知,后來這少年不斷刷新自己產生的意外,心中不禁唏噓。
“案首?“
后宅中徐氏驚呼,隨即壓低聲音,“老爺,這...會不會有人說閑話?畢竟他與咱們來往過密...”
于景安正色道:“科舉取士,唯才是舉。姜驚鵲此卷,放在哪一縣都當得起案首。我于景安行事光明磊落,豈會因私廢公?即使是我兒子,我于景安行得正,立的端……”
徐氏聽完,面色忽然低落下來,輕聲道:“老爺,要不納一房妾吧。”
于景安豁然起身:“你,你何出此言啊,無子是命,莫要再說!”
“老爺~”
徐氏還要再勸,于景安起身把她抱在了懷中。
鳳鳴村的夜晚格外寧靜。
姜驚鵲坐在自家小院的石凳上,仰望滿天星斗。縣試已過去七日,明日便是放榜之日。
“三娃,真能過嗎?”張氏從屋內走出,手里拿著一件新縫制的棉袍,“明日穿這個去縣里。”
姜驚鵲接過棉袍,笑道:“阿娘放心,兒子有把握。”
“你阿爺這幾日總沒事就往祠堂跑,回家也不說話。”張氏嘆了口氣,“他嘴上不說,心里著急。”
姜驚鵲握緊母親粗糙的手:“明日便見分曉。”
合江縣城人頭攢動。天剛蒙蒙亮,縣衙前就已擠滿了等待看榜的考生和家屬。
姜驚鵲在姜百年和姜云起的陪同下,站在人群外圍,他今日穿著母親新做的棉袍,頭發梳得一絲不茍,顯得格外精神。
“鵲娃子,緊張嗎?”姜百年握著拐杖的手,有些發白。
姜驚鵲笑了:“阿爺,你緊張了。”
姜百年繃緊的臉,擠出個笑:“沒,沒。”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騷動。只見一隊衙役捧著大紅榜文從縣衙走出,人群立刻如潮水般涌上前去。
“讓一讓!讓一讓!“
榜文被貼在縣衙外墻,陽光下那鮮紅的紙面格外醒目。姜驚鵲定睛看去,只見榜首赫然寫著:
“合江縣嘉靖三年縣試案首:鳳鳴村姜驚鵲。”
“案首!案首!案首!”
姜百年臉上忽然滾滾濁淚如雨般落下,嘴唇哆嗦著,無法再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八年前自己的沖動,導致八年的煎熬,天知道他是怎么過來的。
這個有道德潔癖的老爺子,忍受了比常人更難以想象的心路坎坷。
姜云起忽然唱道。
“穿青衿、穿靴襪,戴方巾,考中秀才萬民追。”
……
“除邪祟、護鄉鄰、參政事,不是官來有官威。”
“士農工商排座次,獨有一士壓百席。”
清脆的童音響起,周圍觀榜之人,不由得跟著念誦,雖然不是秀才,但對于登榜的感觸,引發了眾人的共鳴,第二遍誦完。
忽然有人高聲道:“酸愚村終于出人才了!”
“哪里還能叫酸愚村,本就應是風鳴。”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姜驚鵲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向眾人還禮。這一刻,他忽然想起兩老兒辯日自囚的場景,那天黑牢的惡臭,張懷禮的算計。
“姜驚鵲!“
一個清脆的女聲從人群中傳來。姜驚鵲回頭,只見青璃穿著一身靛藍苗服,站在不遠處。陽光照在她精致的臉龐上,那雙杏眼亮得驚人。
“你...你怎么來了?”姜驚鵲有些意外。
青璃抿了抿嘴:“聽說今日放榜,來看看。”她頓了頓,聲音低了幾分,“恭喜你。”
姜驚鵲正要說話,又一陣喧嘩傳來。只見縣衙大門敞開,于景安身著官服走了出來。
“合江縣嘉靖三年縣試案首姜驚鵲上前!”衙役高聲宣布。
人群自動分開一條路。姜驚鵲整了整衣冠,穩步走向縣衙臺階。他能感覺到無數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羨慕,有嫉妒,更多的是驚嘆。
于景安看著這個曾經在自己面前耍滑頭的少年,如今昂首挺胸走來,心中百感交集。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姜驚鵲,爾以弱冠之年,文章錦繡,字跡工整,深得圣人之道。今取爾為合江縣縣試案首,望爾再接再厲,不負所學!”
姜驚鵲深深一揖:“學生謹記教誨。”
于景安點點頭,從袖中取出一卷紅綢包裹的書冊:“此乃本官珍藏的《四書章句集注》,今贈與你,望你勤學不輟。”
姜驚鵲雙手接過,再次行禮。
鳳鳴村沸騰了。
消息像長了翅膀,比姜驚鵲他們回村的速度還快。當三人走到村口時,全村老少已經聚集在那里等候。
“案首回來了!”有人高喊。
青家寨的人也來了。青江、青絕擠在人群最前面,興奮地揮舞著手臂。
張氏沖上前,一把抱住兒子,哭得像個孩子。姜驚陽站在一旁,黝黑的臉上滿是自豪。
“敏行!”秦信的嗓門從人群后方傳來,“我就知道你小子行!”
張道言擠到前面,興奮地大喊:“我就知道鵲叔能行!”
歡笑聲、祝賀聲此起彼伏,姜驚鵲被眾人簇擁著向姜家祠堂走去,清掃的祠堂張懷禮在門口愣了愣。
低頭而走,背影佝僂。
鳳鳴村的一個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