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國家錢不夠用了
- 知否:從宥陽縣令到獨霸天下
- 捋虎須
- 2119字
- 2025-07-12 15:32:52
狄圣說,國家現在人口一兩億之多,比太祖朝多了幾十倍不止,可稅收卻半點沒多。
什么原因?
那肯定是有人偷稅漏稅,搞走私犯罪啊!
現在國家養兵一百多萬,比太祖時期膨脹了七八倍以上,軍費緊張的不得了。
再這么下去,國家財政就的崩潰了,面對這個事,他作為臣子不得不憂心忡忡。
楚元良安靜聽著,他知道這些都不是正經話,他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縣官罷了,如此宏大敘事和他說得著嗎?
真相應該在后頭。
果不其然,狄圣話鋒一轉,嘆息道:“據老夫所知,并非是國家不富,皆因有些蛀蟲作祟,偷稅漏稅不說,還搞起了走私的勾當,尤其這鹽課行當,更是重災區……”
“再這么下去,國家危矣啊!”
知道這應該就是正經事了。
楚元良當即開口:“大相公所說的蛀蟲,是指什么?”
“此處并沒外人,老夫可以多說幾句。”狄圣提醒道:“但出我之口,入君之耳,切莫外傳了。”
“那是自然。”楚元良點頭。
感覺氣氛都變的有些神秘起來了。
狄圣那歲月沉淀的臉上泛起些恨意:“王世平王知州,涉案嫌疑很大,據老夫所知,江南許多案子都與他有關。”
“鹽課這塊更是牽扯極深……只是此公乃是前王太師之子,在朝中勢力甚大,故而老夫多次想要徹查此事,皆是沒能查出個端倪來。”
原來老經略相公也關注到王世平了!
“您老怎么會查不出來?”楚元良有點不懂了!
王太師再怎么厲害,那也是前太師啊,能和現在的權貴比?
狄圣有些無奈:“王家的背景實力,或許已超出許多同僚的想象,老夫查不出來并不稀奇。”
這王家勢力如此可怕嗎?
若真的是這樣,自己得罪了王世平,那豈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大相公想讓我做什么?”楚元良意識到這事的嚴重性,索性直奔主題,看看自己對這個老經略相公來說,到底能夠發揮出多大的價值。
對于他的敏銳,老經略相公很是欣賞:“縣令敢對抗王家,這非常讓人欣慰。”
“只是本路鹽課之事,牽扯甚大,若想徹查,恐怕將會有性命之憂,不知縣令是否還有膽量去大鬧一場?”
這就是價值嗎?
并沒有讓老經略相公等太久。
楚元良的回答很是干脆:“為國鋤奸,乃是我輩義不容辭之事,何懼之有?”
“只不過我人微言輕,恐怕就算是有心鋤奸,也是力有不逮。”
狄圣欣慰點頭:“此事容易。老夫給你個試淮南東路安撫使司勾當公事,即可協理辦案,屆時本路三司皆可為你所用。”
路級三司:
轉運使司,主管本路財富運轉和審計,主官為轉運使;
提點刑獄司,主管本路刑獄復合與監察,主官為提點刑獄公事;
提舉常平廣惠倉司,主管倉儲以及市場調控,主官為提舉常平廣惠公事;
提舉常平茶鹽司,同上,主官為提舉常平茶鹽司公事!
而這個‘試淮南東路安撫使司勾當公事’,相當于狄圣手下的秘書,‘試’就是暫代之意,任務完成就卸任。
若有了這層身份,楚元良在這淮南東路地界,就相當于可以橫著走了。
什么王世平、什么盛紘,通通一邊去!
一旦若是有鐵證落在手里,當即就能法辦了他!
雖說這有點被老經略相公當槍使了的感覺,但好歹有這么一層護身符護著,比赤手空拳是強多了。
何況人在官場,哪有什么選擇余地,今天不接受老經略相公的栽培,明天這王世平就有可能找到機會,讓他全家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在古代官場可不是說笑話。
“謝大相公栽培,下官一定不辱使命,將這淮南東路鹽課查個水落石出,打擊偷稅漏稅,消滅走私行為,以充國庫之實,富國強兵!”
楚元良那擲地有聲的播音腔,頓時震驚了現場三人。
狄圣連連撫須而笑:“好,好,當真是棟梁之材,此事若成,老夫必親自給官家上表,為縣令表功!”
“此乃為國盡忠罷了,生死都可置之度外,功名利祿能如何!”楚元良來了感覺,再度瘋狂安利幾人。
狄圣似乎已經很久都沒有遇到過這等妙人了,激動的站了起來,雙手捧起一盞酒來:“請縣令滿飲此盞!”
“謝邀!”楚元良將手中滿溢著酒漿的鷓鴣斑盞舉起,“請了!”,當即是仰頭一飲而盡!
“壯哉!”狄圣此番也是忍不住來了熱血感覺,陪著干了一盞。
狄風受到觸動,大笑著賠了一大盞!
連公孫先生也是頗為感慨的以茶代酒,敬了楚元良一杯。
畢竟這種要命的差事,真不是誰都有膽量去干的啊!
……
回城路上。
兩匹馬慢悠悠的行進在這山間小路上,背后是全副武裝的一隊禁軍。
楚元良連喝了三大盞,雖說這酒的度數不高,卻也有些眩暈。
被這山間清風一吹,才是漸漸的精神了幾分。
與他同行的自然是公孫先生。
這次開封府派遣他過來查案,又在老經略相公處得知了更多情況,當即決定協同楚元良,調查這淮南東路鹽科大案。
而在此案調查個水落石出之前,兩人可能要經常在一起辦公,交流,故而楚元良也是給公孫先生一行人安排了住處,就在楚府旁邊。
公孫先生看他酒意散去了七八分,這才開了口:“這次陸統制率兵攻打宥陽縣城一案,與老經略相公囑托的淮南東路鹽科一案,事態復雜,千頭萬緒,但不知縣尊要從何查起?”
“素聞公孫先生才智無雙,乃是包大人身邊第一謀士,辦案數量眾多,想來是必有高見,不妨為我指點迷津。”楚元良笑了笑道。
文化人最好臉面,如今兩人才剛剛結識,還是要盡快搞熟關系才好。
公孫先生果然是不自覺流露出愉快表情,但仍是顯得不動神色,沉穩至極:“學生初到宥陽,許多情況并未掌握,還是縣尊說說為好。”
楚元良暗暗點頭,這公孫先生果然機謹的很啊,不顯山不露水,也不自恃身份,果然是讓人舒服的很了。
既然被問到,那他不可能不回應,當即簡單理了理思路,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