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輝煌時光
- 櫻花樹下:扎進時光的約定
- 波波天地
- 1588字
- 2025-07-02 17:41:10
危機過后的東峰科技,如涅槃的鳳凰般煥發出更為強勁的生命力。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杭州總部的玻璃幕墻,照在“東峰科技”那由三朵櫻花組成的LOGO上時,曾經的陰霾已徹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希望的金色光芒。
在王東峰、劉思思和柯坤的帶領下,公司憑借在危機中展現出的技術韌性與社會責任感,不僅穩固了原有的醫療 AI市場,更將業務觸角延伸至智慧教育、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研發部的辦公區里,代碼敲擊聲如同交響樂般此起彼伏,年輕的工程師們圍著巨大的顯示屏,討論著如何讓AI算法更精準地分析山區兒童的教育需求;法務部的會議室中,劉思思正帶著團隊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視頻連線,協商將東峰的智能教育系統引入非洲偏遠地區的可行性方案。
為了更好地支撐業務擴張,公司將辦公地點遷至錢塘江畔的“智慧之芯”大廈。新辦公室采用開放式設計,隨處可見的櫻花元素巧妙融入科技感十足的裝修風格中——休息區的墻壁上,用代碼二進制序列組成的櫻花樹投影隨光線變幻;茶水間的吧臺里,擺放著柯坤親自設計的“櫻花算力”咖啡機,每杯咖啡的拉花都是AI根據當日服務器運行數據生成的獨特圖案。
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頂樓的“櫻花記憶”展廳,玻璃展柜里陳列著創業初期的泡面盒、磨損的鍵盤,以及那枚見證了無數日夜的櫻花書簽,這些“古董”與旁邊實時滾動的全球業務數據屏形成了奇妙的時空對話。
在人才戰略上,東峰科技不再局限于技術崗的招聘,而是組建了跨學科的“櫻花特戰隊”。隊里既有深耕AI算法的博士,也有擅長用戶體驗的設計師,甚至還有研究社會學的專家。這種多元的人才結構,讓公司在開發“社區智能助老系統”時,不僅能通過傳感器數據監測老人健康,還能結合社會學模型分析孤獨指數,真正實現了技術與人文的融合。劉藝甜作為特戰隊的負責人,常常帶著隊員們深入社區調研,她常說:“我們寫的不是冰冷的代碼,是能讓生活變暖的程序。”
業務的全球化發展也提上了日程。東峰科技在新加坡設立了海外研發中心,吸引了來自東南亞的頂尖人才。當第一批新加坡同事來到杭州總部培訓時,看到會議室里用中、英、日三種語言標注的“櫻花精神”標語,不禁感慨:“原來科技公司也可以如此有溫度。”這種文化認同很快轉化為生產力,新加坡團隊開發的“多語種醫療翻譯AI”,成功解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醫患溝通難題,在馬來西亞醫院投入使用的第一個月,就幫助完成了300余例跨語言急救診斷。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王東峰開始思考更長遠的社會責任。他推動成立了“櫻花種子”公益基金,每年拿出營業額的2%用于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在武大櫻花節期間,基金贊助的“AI少年營”吸引了全國200名中學生參加,孩子們在柯坤的指導下,用開源代碼搭建了簡易的“櫻花病蟲害識別系統”。看著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歡呼雀躍,王東峰想起了多年前那個在櫻花樹下自卑的少年,如今他終于明白,真正的“公司壯大”,不是市值的數字游戲,而是能讓更多人因科技而受益。
深夜的辦公室里,王東峰、劉思思、柯坤圍坐在巨大的世界地圖前,討論著下一個五年計劃。地圖上用粉色圖釘標記著東峰科技的業務據點,從杭州到武漢,從新加坡到非洲,宛如散落全球的櫻花。柯坤指著南極的位置開玩笑:“要不我們去南極種棵櫻花樹?”眾人笑作一團,窗外的錢塘江波光粼粼,映照著他們眼中未滅的星火。
這時,劉思思的手機突然響起,是山區醫院的李院長發來的視頻。畫面里,孩子們正圍著東峰捐贈的 AI診斷機器人唱歌,機器人用萌萌的聲音跟著哼唱,胸前的櫻花 LOGO閃爍著溫暖的光。“王總,”李院長的聲音帶著哽咽,“謝謝你們,這個小家伙救了我們這里三個孩子的命……”
視頻掛斷后,辦公室里一片寂靜。王東峰走到窗邊,看著遠處城市的萬家燈火,每一盞燈背后都是一個需要被溫暖的故事。他知道,東峰科技的壯大之路才剛剛開始,而支撐著他們走下去的,始終是那個在櫻花樹下許下的初心——用科技作筆,以真誠為墨,在時間的畫卷上,寫下永不凋零的“櫻花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