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櫻花樹下》的成功已經證明宮崎樹的筆力沒有問題,足以稱為一流作家。而一流的作家只要抓對題材,選中了社會關心的熱點、痛點,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如果宮崎樹沖擊直木賞的作品是這樣的內核……
‘處女作就因為母女題材引發熱議,被攻擊有侮辱女性的嫌疑。第二本書就開始關注女性受壓迫的現象……’
‘這小子還真是個熱點鬼才。’
菊池新心中嘆服,眉頭舒展開來,緩緩說道:“稿子我很看好。”
宮崎樹臉上依舊掛著那副人畜無害的笑,毫不遮掩地說道:“那稿費的事?”
“漲!都可以漲!”菊池新沒有猶豫,干脆利落地拍了板,“從現在起,你的稿費從千字五萬円漲到千字六萬円?!?
“連帶《嫌疑人》?”
“連帶《嫌疑人》!”
這已經是屬于最頂流的作家才能拿到的稿費了。
宮崎樹眼下在社會上的討論度,就相當于是在給《周刊文春》打廣告。每一期的《櫻花樹下》引發的熱議,間接帶動《周刊文春》的銷量提升。
這點稿費漲幅,早就被無形的流量紅利彌補,甚至賺了回來。
橫豎不虧。
還能把宮崎樹的心牢牢拴在文藝春秋社。
“宮崎桑的新作,寫得很好嗎?”中山和音按捺不住好奇,趁著菊池新松口的間隙問了一句。
菊池新臉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笑容,沒直接回答,而是先拿起那疊新稿塞進身邊復印機,復印了一份,這才把原稿推推到中山和音面前:“比《櫻花樹下》寫得有深度?!?
“中山編輯,這稿子放你那邊。后續的工作你再跟進一下。”菊池新叮囑道。
“行?!?
“對了?!彼鋈幌肫鹨患?,抬眼對菊池新說,“小說版面正好有一部短篇小說剛完結,原本還得再征兩篇稿子補位。不過現在宮崎桑的《櫻花樹下》后續章節和新書稿都在這了,不如把那部分版面全給他?”
她接著說出具體方案:“從下周開始,《櫻花樹下》每期連載三章內容,這樣一個月內就能把剩下的部分全部刊發完。然后是新書稿刊載的事,總編你看……”
“四章吧?!?
“???”
“下周連續刊載四章,空出來的兩個版面全部給他。等宮崎桑的專題采訪做完,下下周開始再按照三章的標準進行刊載,然后趁著‘宮崎樹’這個名字熱度最高的時候,在下周宣布《嫌疑人X的獻身》開始連載……”
菊池新當即拍板,選擇了熱度最高的打法。
“宮崎老師,這樣一來,我們《周刊文春》小說板塊的四部小說版面份額,你一個人兩部作品就占了三部,可還滿意?”
老師都喊上了,單從年齡的角度來說,有點調侃捧殺的味道。
拿到錢,宮崎樹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中國有句古話,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會拿出最專注的精力,把《嫌疑人》寫好,不辜負編輯部的信任。”
“小小年紀……你這是看了多少書?連中華文化都這么了解?”他搖搖頭,把話題拉回來,“算了,不說這個。這部《嫌疑人》,你計劃寫多少字?”
“大約十五萬……”
“行,帶著稿費單去財務那邊領錢吧,我這邊和中山編輯還有事情要談,就不留你了?!?
“是!多謝菊池總編、中山編輯。”宮崎樹拿著菊池新簽下的稿費單,美滋滋地出了門。
這次,他帶來的《櫻花樹下》七章合計七萬字,外加《嫌疑人》第一章八千字,按照剛提上來的千字六萬円算,稿費總和就是……
最簡單的算術,最極致的享受!
總和——
四百六十八萬円!
“啊,又有錢了,距離港區高檔公寓又近了一步?!彼皖^看著稿費單上的數字與自己心中的數字對上了,就連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宮崎樹離開后,很快就到街邊的公共電話亭,掏出名片撥通了天海陽人的電話。
“摩西摩西……”
……
……
總編辦公室的談話還在繼續……
“總編,你這還有什么事嗎?”
“咳!”菊池新故作嚴肅地輕咳一聲,“中山編輯,這宮崎樹呢,是你一手發掘出來的作者對吧?!?
中山和音一頭霧水:“是,怎么了嗎?”
“按照原計劃,接下來兩三天內選一天,會安排專人用設計好的問題專訪宮崎樹,再讓專業攝影拍些照片一起見刊。”
“誒,是這樣沒錯,怎么了嗎?”
怎么能讓采訪的問題更爆,拍攝的細節,這些應該是專門的娛樂板塊編輯和菊池新探討的問題。中山和音也樂意幫襯一把宮崎樹這個自己發掘的作者,但術業有專攻,她一個小說編輯作者,在這一塊好像沒什么能插手的。
“本來是打算讓社內的女主持采訪的,但我剛想到個更好的點子……”菊池新緩緩開口,道出真正目的,“中山編輯,你侄女去年應該拿了日本唱片大獎最佳新人獎吧?叫做……美穗,對吧?”
“要不你幫忙問問,她愿不愿意來接手這個采訪?”
“???”
中山和音表情錯愕,美穗是她侄女的事不算秘密,社里資歷老些、關系好的同事都知道。但她沒料到,總編會主動邀美穗來做采訪。
她下意識開口回絕:“總編,這是不是不太合適?”
“我倒覺得很合適?!本粘匦律眢w微微前傾,耐心分析起來,“美穗小姐的長相、儀態,比起社內專門的女主持更加出色。更重要的是,她是當紅的歌手、影星,自帶粉絲基礎,個人影響力遠非普通主持人能比……”
“你想,當紅最佳新人歌手與新晉暢銷作家跨界聯動,光是這個噱頭就能吸引來大量關注。不管是對宮崎樹提升個人名氣,還是對美穗小姐拓展事業維度,都是雙贏的事。”
“我們《文春》的讀者就吃這一套。本身娛樂板塊就有大量受眾基礎,現在打破圈子的壁壘,讓不同領域的名人產生交集,說不定下一期的銷量,能打破我們《文春》的銷售記錄也說不定!”
中山和音張了張嘴,一時間竟找不到反駁的話。
這專業的事還真就得專業的人來辦……
聽菊池新這么一通分析。
好像讓美穗來給宮崎樹做采訪,再合適不過了。